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是為有關各方提供可以用來作決策的信息。具體說,使用財務報表的主體有三類:
(1)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
(2)公司的現有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
(3)公司的債權人。
財務報表分析的功能有三點:
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公司的償債能力、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流動資金是否充足作出判斷。
通過分析損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狀況、經營效率,對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持續發展能力作出判斷。
通過分析財務狀況變動表,了解公司營運資金管理能力,判斷公司合理運用資金的能力以及支持日常周轉的資金來源是否充分并且有可持續性。
2.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水平分析、共同比報表分析三種。財務比率是指企業報表中有重要或內在聯系的指標間所形成的比率。在這里,必須注意:在運用比率分析方法進行分析時,在某一特定比率中涉及的各項目之間必須有聯系。把互不相聯的兩個財務數據放在一起所計算出來的比率無任何意義。
水平分析有時又可以被稱為趨勢分析,它是最簡單的一種分析方法。具體分析方法為:將某特定企業連續若干會計年度的報表資料在不同年度間進行橫向對比,確定不同年度間的差異額或差異率,以分析企業各報表項目的變動情況及變動趨勢。共同比報表分析方法具體地說:只對當期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作縱向分析而不司橫跨幾年進行分析。
3.財務報表分析的要點:
財務分析的對象是財務報表,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和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從這三種表中應著重分析以下四項主要內容:
(1)公司的獲利能力。公司利潤的高低、利潤額的增長速度是其有無活力、管理效能優劣的標志。作為投資者,購買股票時,當然首先是考慮選擇利潤豐厚的公司進行投資。所以,分析財務報表,先要著重分析公司當期投入資本的收益性。
(2)公司的償還能力。目的在于確保投資的安全。具體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分析其短期償債能力,看其有無能力償還到期債務,這一點須從分析、檢查公司資金流動狀況來下判斷;二是分析其長期償債能力的強弱。這一點是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中不同權益項目之間的關系、權益與收益之間的關系,以及權益與資產之間的關系來進行檢測的。
(3)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即進行成長性分析,這是投資者選購股票進行長期投資最為關注的重要問題。
(4)公司的經營效率。主要是分析財務報表中各項資金周轉速度的快慢,以檢測股票發行公司各項資金的利用效果和經營效率。
(2)總資產報酬率:用于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獲利的能力。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3)資本收益率:是指企業運用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計算公式: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
(4)資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計算公式: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資本保值增值率=100%,為資本保值;資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為資本增值。
(5)資產負債率:用于衡量企業負債水平高低情況。計算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6)流動比率:衡量企業在某一時點償付即將到期債務的能力,又稱短期償債能力比率。計算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在某一時點運用隨時可變現資產償付到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補充。計算公式: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7)應收帳款周轉率:也稱收帳比率,用于衡量企業應收帳款周轉快慢。計算公式:應收帳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帳款余額×100%賒銷凈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退回、折讓、折扣。由于企業賒銷資料作為商業機密不對外公布,所以,應收帳款周轉率一般用賒銷和現銷總額,即銷售凈收入。平均應收帳款余額=(期初應收帳款余額+期末應收帳款余額)÷2
(8)存貨周轉率:用于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存貨資產的周轉次數,反映企業購、產、銷平衡的效率的一種尺度。計算公式: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成本×100%平均存貨成本=(起初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2
(9)社會貢獻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為國家或社會創造或支付價值的能力。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10)社會積累率:衡量企業社會貢獻總額中多少用于上交國家財政。計算公式: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