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鄉愁四韻》而被稱為“鄉愁詩人”的余光中,于昨天在臺灣高雄醫院病逝,享年89歲。余光中先生,他帶著他的鄉愁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余光中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他從事文學創作超過半個世紀,一首《鄉愁》在全球華人世界引發共鳴。梁實秋曾評價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今天帶大家看看他的代表作《鄉愁》及其生前手跡,以此來深深地緬懷余光中先生!
《鄉愁》詩稿
致友人信札
致友人信札
余光中手稿
余光中詩稿
繼高陽之遺風
愁緒萬千,魂兮歸來。
昔時飄零,道盡鄉愁。
斯人已去,音容宛存。
游子安息,先生好走。
最后,
用歐陽修的《再至汝陰》
來緬懷余光中先生。
黃栗留鳴桑椹美,紫櫻桃熟麥風涼。
朱輪昔愧無遺愛,白首重來似故鄉。
來源:美學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