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花在民間經常被老百姓用來當作冬蟲夏草的代用品,“大補品”,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沖著這個名聲,上山采摘食用,然而這也有風險。最近幾天,一條題為“千萬別亂吃金蟬花,縉云已有多人中毒”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瘋傳開來,消息稱自己有親友吃了金蟬花后出現腹痛、頭暈、嘔吐的現象。
昨天,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求證,微信里的內容確有其事,這讓當地食用過該植物的很多人為之后怕。
縉云出現多例食用金蟬花中毒者
記者經過打探,聯系上了麗水縉云縣五云鎮的一位中毒病人麻女士。麻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年49歲,中毒是發生在23日晚上。
“當天晚飯時間,我拿了4株金蟬花,跟雞一起放在高壓鍋里燒。”麻女士回憶,當天晚飯全家人都吃了雞肉、喝了雞湯,唯獨自己中毒了,問題應該出在金蟬花上。
“他們都沒吃金蟬花,只有我自己吃了3株。”麻女士告訴記者,大概兩三個小時之后,她就出現頭暈、嘔吐的現象,于是立即趕到了醫院。
“連續掛了十多個小時的吊瓶,花了1000多塊錢。”麻女士苦笑道,雖然已經過去兩天,但仍沒有完全康復,全身還是有氣無力的,而這些金蟬花,還是自己去竹林挖來的。
記者從縉云多家醫院了解到,近幾天以來,醫院確實出現了一些中毒的病人,他們聲稱中毒之前都曾食用過金蟬花。
許多人上竹林挖金蟬花
金蟬花是一種蟲菌組合體,是我國三大蟲生真菌(金蟬花、冬蟲夏草及僵蠶)之一。
高山毛竹園是生長金蟬花的最佳環境,而端午前后,正是金蟬花“出土”的季節。因此,近段時間,一股搶挖金蟬花的風潮在縉云縣出現。
縉云縣大源鎮林偉東就是參與挖金蟬花的村民之一。他告訴記者,從端午節左右開始,他和自己的妻子幾乎每天都上竹林挖金蟬花,兩個人一天大概能挖兩百來株。
目前在縉云市場上,一株金蟬花能賣3元錢,200株就是600元錢的收入,而且買的人很多,不愁銷路,這對當地的農民來說,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很多人都是一百株、五百株買去的,不怕賣不掉。”林偉東告訴記者,關于金蟬花的吃法,一般是拿來泡茶、泡酒,或者和雞鴨放一起煲湯喝。
食用金蟬花千萬要謹慎
蟬花俗稱大蟲草,屬于蟲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經發現的530多種蟲草中,金蟬花、冬蟲夏草僅僅是其中的兩種。因其與冬蟲夏草一樣同屬蟲菌復合體,它們的菌種均為擬青霉菌株,且含有相近的化學成分,所以常被人當作冬蟲夏草的代用品。
蟬花的形成過程是蟬的幼蟲在蟬羽化前被蟲草菌感染、寄生,當氣候環境適宜時,吸收蟲體的營養轉化成菌絲體,最終蟲體被菌絲體完全占據而只剩下一個軀殼。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蟬花是柳蟬或鳴蟬感染真菌而形成所謂的“金蟬花”,醫藥界稱之為“類金蟬花”、“類蟬花”、奇異蟲草或蜂毒蟲草等。從外表形態觀察和苦竹蟬金蟬花相似,但實際暗藏危機。類蟬花里面的菌絲體五花八門,有的是霉變導致的,吃下后會導致腹瀉、致癌,有的甚至是大黃蜂感染而長成的,服下后人會麻痹、抽搐等產生惡性不良反應,甚至引發中毒。 記者 黃小賓 實習生 邱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