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家】系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看,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血壓的確是開始增高,甚至超過高血壓診斷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是,老年人和年輕人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都是140/90mmHg(美國AHA更改為130/80mmHg),不存在單獨為老年人設立的高血壓標準。最后,由于老年人的血壓高具有其特殊性,如更容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舒張壓更低容易導致心臟等臟器灌注不足等特點,其血壓控制目標值較中青年人更寬松一些。
年齡本身就是高血壓的一個易患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血壓也開始逐漸增高,甚至以前認為老年人血壓160mmHg也是正常的血壓。但是循證醫學發現,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是老年人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如果不控制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會明顯增加,所以目前任何高血壓指南定義的高血壓都沒有把老年人高血壓診斷標準單獨列出來,老年人和年輕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都是一樣的,都是140/90mmHg(美國AHA是130/80mmHg)。但是老年人由于體位性低血壓多、血管調節機制差、不能耐受等多種原因,自身合并心腦血管多種疾病較多,用藥比較特殊,對血壓控制需要達到的目標值倒是確實和年輕人不一樣,具體用藥更要謹慎,具體《2017版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是這樣建議的:
1、要從小劑量開始用藥,平穩降壓;慎重選藥,嚴密觀察;多藥聯合,逐步達標;因人而異,個體化治療;監測立位血壓,避免低血壓;重視家庭自測血壓及24h血壓監測。
2、≥65歲老年人推薦血壓控制目標<150 0="" mmhg,若能夠耐受可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對于收縮壓140~149="">
3、高血壓合并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老年患者,采取個體化、分級達標的治療策略:首先將血壓降低至<150 0=""><140 0="">
4、年齡<><130 0=""><150 0=""><140 0="">
5、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不應過快過度降低血壓,如能耐受可降至<140 0="">
6、對于伴有缺血性心臟病的老年高血壓患者,舒張壓低于60 mmHg時應在密切監測下逐步達到收縮壓目標。
7、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同時合并多種疾病,存在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和(或)靶器官損害,多數患者需聯合使用兩種或以上降壓藥才能達到降壓目標。應根據患者的個體特征、并存的臨床疾病及合并用藥情況合理選擇降壓藥物,同時評估并干預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
總之,老年人血壓偏高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但也應控制,只是控制目標要個性化原則,用藥及劑量要慎重,注意監測血壓,防止低血壓及灌注不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