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圖中所示的四條晨昏線中,符合題意的是(
2.石塘鎮迎來2011年1月1日的第一道曙光,北京
時間可能為
回答3~4題。
3.據圖中所示信息判斷,與當日最接近的節氣是
4.該日
下面甲為“我國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乙為“沿甲圖中某剖面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5—6題。
7.考察小組得出的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8.由圖示信息判斷,研究性學習小組所在的學校可能位于
右為“全球海洋和陸地上不同緯度的降
水量和蒸發量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
9.表示陸地降水量的曲線序號是(
10.影響全球陸地和海洋各緯度帶水平衡(降水量減去蒸發量)的根本因素是(
11.此次凍雨現象的出現(
12.受這次凍雨影響較大的國民經濟部門是(
右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題。
13.造成圖中大陸西岸南北降水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14.甲附近陸地自然帶的類型是(
當前,我國人口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為了摸清全國人口狀況,自2010年11月1日起,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組織進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據此回答15—16題。
比,盡管投入人力多,但統計難度大
的主要原因是(
讀右圖,回答17—18題。
17.影響圖中城市向外擴展(如圖中箭頭所示)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18.對圖中城市功能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下為“江南丘陵某縣農村生活用能構成圖”及“該縣農村秸稈利用方式比例圖”。讀圖,回答19—20題。
20.經過調整,該縣把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主要用于發展農區畜牧業,這有利于
右為“我國北方某濱海城鎮及附近地區
土地利用變化示意圖”,其中甲是“1956年
土地利用狀況示意圖”,乙是“2006年土地
利用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21—23題.
21.2006年與1956年相比,該地區面積在
減少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22.50年來,城鎮附近地區的大氣、水等質量有所下降,原因是一些工廠布局不合理,其中包括
23.為了實現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在國土整治中要重點注意①保護環境,加強煙塵和污水的處理②保護耕地,嚴格控制非農業建筑用地③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大力發展工業④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滿足城市發展需要
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許多特大城市都很注
重地面軌道交通和地下軌道交通(地鐵)的建設。
右為“地面軌道交通對房地產的正負影響示意圖”。
讀圖,回答24~25題。
24.城市地面軌道交通對沿線房地產的正負影響分別是
25.應用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城市地鐵規劃時,最適合作為基準圖件的是
第Ⅱ卷
注意事項:
【必做部分】
(2)在生產發展的同時,許多地區地表植被退化嚴重,C地區尤為突出。簡析由當地農業生產方式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2分)
(3)圖中B區域是我國21世紀建設的重要能源基地。下為該“能源基地某產業鏈示意圖”,填出 D處的工業部門,并簡要說明此產業鏈體現出的可持續發展思想。(3分)
(4)2010年11月27日l9時12分,國家實施“西電東送”重點項目之一的——“寧東直流輸電工程”向我省正式送電。簡要分析變“輸煤”為“輸電”,對我省的能源開發利用有何益處?(3分)
(5)寧夏回族自治區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嘗試對南部山區部分群眾整體移民搬遷到北部有灌溉條件的平原地區,這種移民方式被稱為“吊莊移民”,至今已取得顯著效益。簡要分析“吊莊移民”對移出區的有利之處。(2分)
28.(10分)有傳媒說:“山東是中國的縮影。”山東的經濟發展對全國來說舉足輕重。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
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批復《山東半島
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標志著山東省擁
有了兩個國家級經濟發展戰略規劃。
材料二
(2)濟南、青島、煙臺、淄博、濰坊、威海、東營、日照等8個設區城市及其下屬的22個縣級市構成了山東半島城市群,有望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之后的全國第三大城市群。簡要分析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發展尚滯后于珠三角、長三角等城市群的社會經濟原因。(3分)
(3)山東是我國著名的“溫帶水果之鄉”。我省的城市化進程今后將不斷加快,對水果生產是否有利?簡要說明理由。(2分)
(4)請你從“黃”、“藍”兩個戰略中任選一個,簡述其發展的突出區位優勢。(3分)
29.(8分)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圓滿落幕。世博會的成功舉辦為上海今后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在圖示意上海市“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建設的六大重點項目。
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1)所有項目中,用地價格最高的應是
(2)船舶工業基地布局在圖中位置其有利條件是什么?(2分)
(3)上海石油化學工業區布局在金山衛,有利的區位因素是什么?(2分)
(4)上海世博會的副主題之一是“城市與鄉村的互動”。上海市郊在蔬菜、花卉、乳肉禽蛋、糧食等生產方面,最不適宜布局的是什么生產?理由是什么?(3分)
【選做部分】
據統計,我國
現有水土流失總面積達356萬平方千米
(含風蝕),已占到國土面積的37.1%。
水土流失不但加劇了我國人地矛盾,加劇
洪澇災害,而且還成為我國最大的環境公
害之一。
讀“中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和水土保持重點
治理區分布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指出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分布的特征,并從地形、氣候、經濟發展特點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產生的原因。(6分)
(2)簡要分析水土流失導致洪澇災害加劇的原因。(4分)
31.(10分)【旅游地理】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建設成為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的旅游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將會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