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姐姐給我吐槽,她真的是養(yǎng)了一個“白眼狼”,從她家女兒出生,姐姐一直親自喂奶、換尿布,到牙牙學(xué)語的時候,每天都教寶寶喊媽媽,誰知道她第一聲叫的竟然是爸爸,這件事可把姐姐郁悶壞了,這哪是貼心小棉襖,分明就是“小黑襖”。那么,關(guān)于寶寶出生后是先喊爸爸還是先喊媽媽?這其實有講究的,看完之后,寶爸就偷著樂吧!
寶寶先喊出爸爸媽媽其實是和發(fā)音有很大的關(guān)系,喊出爸爸,由于b這個音比較好讀,并且發(fā)音不需要氣流震動聲帶,寶寶很容易就能把這個音喊出來,喊出媽媽時,由于m這個音,讀的時候需要帶鼻音的,寶寶發(fā)出這個音會很費勁。所以,寶媽也不要因為寶寶沒有先喊自己而苦惱了,你家寶寶也是很愛你的。
大多數(shù)女性有了寶寶之后,會在家陪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候,生活的重擔就落在寶爸身上了,寶爸在家的時間會比較短,為了不讓孩子忘記,寶媽就會在寶寶身邊“爸爸、爸爸......”的教他,耳濡目染,再加上爸爸這個音比較好讀,寶寶自然先會喊爸爸。
先喊誰和智商沒有關(guān)系
老一輩人常說,孩子出生后,先喊爸爸的比較聰明,先喊媽媽的比較體貼,這完全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因為大對數(shù)的孩子出生后,最先喊的就是爸爸,家長把這當一個玩笑話聽聽就行了,千萬別當真。孩子的智商除了先天的遺傳,還有后天父母的培養(yǎng),想讓自家寶寶更加聰明的話,家長還不如在寶寶日常生活上多上點心。
一般來講,寶寶在5、6個月的時候,就會喊爸爸媽媽了,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無法對號入座,明白意思最少也得9個月。寶寶開始牙牙學(xué)語時,父母要引導(dǎo)他們多去說些話,隨便發(fā)音或者讓他們自己亂喊也行,這樣不但有助于以后能更好的說話,還能開發(fā)寶寶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