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搞好初三思品課的復習備考工作,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在積極思考與關注的問題,而大家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也都會有一整套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和探尋出的一些比較行之有效的做法和老師們分享
一、要關注開卷考試的命題特點。
開卷考試中很多是開放性的主觀性試題,它要求學生做題不是簡單的對號入座,而是要對試題所需要的或提供的信息,能夠自己采集、選擇、加工和處理。在面向全體學生,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強調能力立意,體現試題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并重視對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的考查,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它的設問較為寬泛,往往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思維和答題空間。還經常選擇社會現實生活中的時政熱點與教學內容中相關知識點的交叉點作為載體,緊扣交叉點命題,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從而為學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答問題提供了可能。
二、聯系中考說明,扎實做好課本知識的“過關”復習。
1、緊扣《中考說明》。
它在我們的復習中扮演著指向標的角色,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等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所以要引導學生學會挖掘中考說明中所透露出的各種信息,深入理解其各個層次的內涵和要求,按照不同動詞的指向來聯系課本相關知識進行復習。還要格外留意其中有無較之以往有變化的或新增加的考點,以便在基本面上不致出錯。
2、把基礎知識墊扎實。
學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學科基礎知識,它們是能力的載體。離開了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要注意處理好基礎知識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把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墊扎實,做到能夠仔細分辨和準確、牢固地掌握,以便循序漸進、合乎規律地來鍛煉和提升其他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在考試中,有個別題目其實是能夠直接在書上找到依據甚至是答案的。雖然相當多的試題答案不可能在書上原封不動地找到,需要動一番腦筋,但如果沒有對基礎知識的準確掌握,也是不可能做出正確解答的。更何況考試有時間的限制,如果把相當的時間花在沒有指向性地翻書去查找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即壓根不知道該往哪本書、哪一部分翻,顯然就是非常不明智的。
3、要注意對課本相關知識做整合。
只滿足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是很不夠的,在此基礎上必須適時地對課本相關知識予以整理和整合,既有助于深入理解相關內容,還有助于提升所需能力,也益于養成“勤于動腦、動手”的良好習慣。
4、重視教材知識與時政熱點的結合。
把時政熱點與教材知識相結合,考查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知識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已顯著成為開卷命題的一個特點。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找到切合口,即將理論知識與現實事件掛起鉤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這就要求:首先,要關注和準確地把握、理解階段內的國內外及省內時政熱點;其次,要找準它們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要點盡量多樣,不局限于某一節、某一課或某一本書;最后,緊扣教材,對時政熱點盡量做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和思考。當然,“哪些問題是熱點問題”,需要具備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素養才能比較準確地做出判斷,但圈定的范圍不宜太大,否則會“過猶不及”。
三、注意不斷提高各項應試技巧。
1、審題要到位。
許多學生不能取得理想分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審題時出現了偏差,答非所問,且答題缺乏技巧,可見審題是關鍵。
其一,要仔細、正確地審明題意。認真閱讀背景材料,看懂題目,準確把握試題所要求回答的是屬于“是什么”、“為什么”、還是“怎么樣”的問題。
其二,要多向思維找原理?;貧w教材,認真思考試題所要求回答的問題涉及到課本中所學的哪些知識?課本中又是怎樣具體論述的?透露出的信息和觀點有哪些?等等。
其三,選取最佳知識點。要進一步對題目中所涉及到的問題做仔細比較和分析,確定最符合題意、最能反映題旨的論述角度。要明確“題在書外,理在書中”,不要以為有的題沒見過,就自認為不會做,心里先發了“虛”,甚至放棄,這是考試的大忌。
其四,組織答案。要按照題目要求確定答題思路,遵循一定的邏輯層次,準確完整地組織答案。為此應做到:①正確使用學科術語,語言表述規范、準確。②層次清楚,順序合理。如解答“如何做”一類的題目時,可從國家、社會、學校、自己等角度去組織答案;解答依法維權、解決糾紛的方法和途徑等題目時,答案應與合理解決問題的途徑、順序相一致,按照由簡到繁、由情到法的順序,即首先選擇協商解決,再到
“消協”或行政部門等投訴,最后再起訴到法院。③書寫整潔,不隨意亂涂、亂改和亂寫,能夠給人以視覺上的舒心感。④能夠反映出對待考試慎重和認真的態度等。
2、所持的政治立場、觀點一定要正確,切記不要犯原則性的錯誤。
3、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時政熱點問題,答案盡量能多元化、層次化,體現創新性。
4、涂機讀答題卡時要細心、規范,不要一題多涂或涂錯位等,畢竟“世上
無后悔藥”。
5、注意掌控好時間,不要“前松后緊”,等等。
看來,搞好初三開卷復習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重視基礎、培養能力、聯系實際、掌握方法、體現創新等,成績的取得是多項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用心﹢細心﹢技巧會讓我們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