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開放 容融共進”是澄海實驗小學人的教育執念,是實小人傾心于此的辦學理念。
自辦學以來,學校秉承“嚴 全 特 勤 實”的校訓,實施“以養成教育為奠基石,以興趣特長為突破口,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團隊建設為源動力”的辦學策略,著力構建多元化課程體系,特色化日益彰顯。
2007年,澄海實驗小學大膽而深入進行改革,積極發展校本課程,三駕齊驅打造特色項目:基礎認知——特色項目進課堂,每天十五分鐘的經典誦讀、每周一刻鐘的習字、圍棋、書法、直笛、葫蘆絲、巴烏進課堂的教學嘗試;興趣普及——特色項目活動課時化,項目框架分為藝術類、體育類、學科類、科技類,共開設70左右個興趣特長班,一、二年級于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二節開展活動,三至六年級于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二節開展活動,全體學生以自愿選擇為原則,全員參與;特長拔尖——社團活動課程化,學校成立合唱團、舞蹈隊、文學社、機器人教育、燈謎、民樂社、足球隊等二十幾個學生社團,于每周星期一、三上午第四節進行活動。
學校的多元化課程建設,實小人的愿景是:夯實基礎課程,興趣普及發展,使之學生全面發展中人人都能擁有一種基本特長,人人都能露一手。有特殊技能的學生能得到延伸訓練,使之技能日臻完善,該出手時就出手!
學校力求從課程框架建設上、層次階梯上、項目設置上、評價體系上體現多元化理念。可以說,多元化特色課程的構建,促進了教師人才觀、學生觀的改變。80%以上教師承擔省市十一五、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多個項目、多個活動參加省、市、區比賽屢獲殊榮。在這樣的課程文化氛圍中學習活動,孩子們充分得到個性發展,靈動成長!
有了一定的開展研究,2016年10月12日,澄海實驗小學接受了區教育局創建特色學校評估小組的評審。當天下午,區教育局領導蔡沛勤局長和其他幾位領導聽取了王秋喜校長的《構建多元化課程,促進師生和諧發展》的評估報告,并參觀了學校興趣活動課堂,蔡局長在肯定學校在多元化課程特色學校的創建工作的同時,也提出改進意見和今后的發展方向。感謝區局評估小組的改革方向指引!星期三當天下午,還有普寧市流沙東街道新壇小學的同行們蒞校參觀交流。
澄海實驗小學在教育教學路上,改革步伐有時會蹣跚,但從不會缺席。實小人樸實但卻獨特:
多元開放 容融共進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澄海實驗小學 王少娜)
10月11日上午,澄海區教育局蔡沛勤副局長帶領區特色學校建設工作評估小組專家一行6人,在東里鎮教育指導組陳偉主任及陳偉聰等領導的陪同下,到澄海東里小學進行檢查評估。
首先由學校張旭龍校長作題為《本真開導心智,和樂成就人生》的自評報告。報告全面地介紹了學校特色創建的發展過程:在教育專家的指導下,校長帶領著全體教師一起追問歷史,思考明天,經過了“本真”教育的實踐,到“和·趣”文化的變遷之后,最終發現了“和樂”這最能體現東里小學個性的文化。“和樂文化”是東里小學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標和最高境界。從2012年開始,學校注重從文化的角度考量學生、教師及學校這“三位一體”的發展,遵循“本真教育,和樂人生”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實踐本真教育,追求“和樂人生”的教育理想。歷經四年多的探索與實踐、積淀與凝練,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和樂”為核心的七個方面的學校文化建設,即:和諧怡樂的校園文化、和美樂見的課程文化、和氣樂趣的課堂文化、和慧悅樂的教師團隊、和睦樂觀的學生群體、和愛快樂的素質活動、和洽共樂的家校合作,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達到學校的育人功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極大地提升了學校的文化品位。使得澄海區的基礎教育這棵長青之樹再添新綠,又多了幾分色彩,多了幾分蕊香,多了累累碩果……
接著評估組專家們察看了學校的校園環境文化,還分別與教師、學生代表座談,通過問卷,了解特色教育的落實情況。最后是查閱資料,與學校領導談話,深入了解情況。檢查組各位領導、專家對學校在“和樂文化”特色建設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對東里小學進一步推進特色發展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寶貴的建議。
此次評估對東里小學管理各項工作精細化具有重大意義,在東里小學這片教育熱土上,“和樂”學校文化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的解讀還有待進一步豐富和深化,而我們的行動更需要堅定和奮發。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和樂文化”正在成為全校上下的共識,永遠溫暖著東小師生的心靈,永遠激勵著東小師生執著的腳步,永攀高峰,始終向前!
(東里小學 張映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