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精美作品編號2012042604
《不規劃人生,就被人生規劃》
長年置身人力資源行業,感受著招聘形勢起起伏伏,職場動態不斷變化。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觸到的職場人或準職場人,不少都對職業發展有著困惑:有人心憂求職;有人為擇業糾結;有人想逃離北上廣;有人為跳槽動搖……不管是哪一種困惑,無非是選擇和被選擇的問題。人需要為自己負責,想要有選擇的自由,就必需具備選擇的底力。人生亦是如此。
在此,且不談人生中的其他方面,只談職業生涯。生活中有太多因素影響著個人選擇的自由:就業大環境、CPI、家庭、社會觀念……如果不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通過努力達成目標,就會反過來被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用一句話來總結:你不規劃人生,就被人生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要乘早
人要花半輩子與工作打交道,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十分重要。從學生時代起,就應該留心開始為職業生涯做準備。
曾經聽一位HR朋友抱怨,在招聘工作時面試到一些畢業生,手握本科學歷,卻連基本的溝通都有問題,不敢和面試官對視、不敢大聲回答問題,令HR頗為頭痛。而不少畢業生觀念上自視甚高,對工作挑挑揀揀,完全不了解就業市場和自身情況的匹配程度,也成為就業的一大阻礙。
畢業生需要做的是客觀評價自己的特長和能力,了解自己在競爭市場上處于怎樣的水平。多方搜集資料,找機會與HR、在職人士溝通,了解招聘市場大勢、了解什么類型的企業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了解哪些行業或公司缺人、了解特定的崗位具體是做怎樣的工作,用這些信息與自身的情況匹配,再做職業規劃。做到"知市場"和"知己",就可以避免出現眼高于頂,或是求職兩眼一抹黑的情況。
做職業規劃無非考慮三個重點:性格、興趣、能力。
我認為性格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不同性格的人適應于不同的行業和位置,一個自由、獨立、充滿創造性的人如果當基層公務員,一定活得渾身難受;把一個安靜、內向、敏感的人放在銷售位置,想必也容易心理崩潰。是外向還是內向,是偏向感性思維還是理性思維,性格在職業選擇中相當重要。想要了解自身性格與職業的匹配,可以通過專業機構進行相關的測試,獲取專業的建議,有助于找到合適的工作。
興趣,與性格有一定的相關度。
面對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會投入更多精力,更容易把工作做好。問題在于,畢業生往往缺乏工作經驗,對自己究竟適合什么行業、什么崗位沒有清晰的認識。我在與一些職場新人溝通時,時有聽到這樣的話;"原本是因為喜歡才選擇這份工作,結果做了才發覺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這又要回到之前的建議,要先了解市場、了解行業,不能光憑想象做出選擇。還有一種情況也可能發生:求職時對該職業并沒有興趣,但在工作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興趣。做職業規劃時考慮到興趣因素時,可以提醒自己:興趣是可以被培養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