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黍與高粱的區別
粟[sù],又名稷[jì],俗稱谷子;其籽粒去皮后叫小米。
黍[shǔ],俗稱糜[méi]子;分粘與不粘兩種,粘的稱黍子或粘糜子,不粘的稱為糜子;籽粒去皮后叫黃米。
成語“黃粱美夢”中的“粱”,非指高粱,而是指粟(稷)中的佳品。《爾雅義疏》:“梁,好粟也”。
元代王禎的《農書》謂:“蜀黍一名‘高梁’,一名蜀秫,以種來自蜀,形類黍,故有諸名?!闭f明高梁首先種植于我國西南地區,至元,才開始在北方種植;在東北的大量種植,則更是近百來年的事。
黍屬散穗,粟屬攢穗。黍粒大于粟粒。(如圖)高粱播種的時間在清明前后,屬于春播作物,而黍和粟則屬于秋播作物,播種時間在小暑前后。
粟與黍屬于旱作谷物,適宜于瘠薄農田種植。播種前,只要能下一場透雨即能生根發芽,播種后長期干旱少雨,也能照樣能成熟。這也是北方旱作農業區七八千年來長期普遍種植的主要原因。高粱在拔節和抽穗期則分別需要一次灌溉,否則不絕收也會歉收,在干旱缺水的北方丘陵地區是不怎么適宜種植的。另高粱生長期150天,粟與黍為110天,相差一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