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缺盆穴(1)
'漏氣'。不知道練功的朋友聽沒聽說過這個詞,所謂漏氣就是在練功的過程中,原本真氣充盈的丹田,在你一覺醒來之后,真氣莫名其妙地變少了,開始根本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但這種現象出現的次數多了之后,我感覺到這事很嚴重,如果照此下去,我豈不是白辛苦一場?可這異乎尋常的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修練過程中的確存在真氣溢散現象, 比如收功不到位,真氣沒有完全回歸丹田,又如在真氣運行的時候,有留在了經脈中等情況,都會出現真氣溢散。
真氣沒回歸丹田的量如過大,在上焦會引起心胸煩悶,在中焦則肝火上揚,脾胃不舒,口干口苦。在下焦則小腹鼓脹,久揉不化,大便結燥,小便赤灼。如 真氣留在經脈中呢?在真散發的過程中,根據經脈的五行屬性,通過眼晴見到顏色表現出來。
如氣留在肝經, 肝開竅于目,五行方位中屬東方,東方甲乙木,其色青。古人說:青出于藍于青于藍。因此,就有可能看到青色線藍色。如流入手少陰心經,練功的人會看到紅色,流入足太陰脾經會看到黃色等等。因為真氣流入的經脈不同,眼睛看到的顏色也不同,但更多的是溢出體外。
再就是不懂如“養氣'。不管是動功或是靜功,有始必有終,始就是練的過程,終就是收功。收功不是說氣歸丹田就完事的,更多的還在于'’養'’,氣在丹田里如果不去溫養它,當你收功之后,它就會有部分溢散出去,這也是諸多練功的人,練了多年功卻收效甚微的主要因原。
如何留住練出的炁呢?或者說如何養氣呢?唯一的辦法就打坐,陰陽相循,動靜結合。打坐的功法就多了,就看你喜歡那一種,仍逆武呼吸。不過有一點你要記住,收功比練功更重要,練功就像種莊稼,辛辛苦苦一年,眼看豐收在望,臨了卻鬧了個顆粒無收。
在很長 一段時間里,我都盡可能地將收功和溫養做到位,可漏氣的情況卻仍然存在,我都以為練功漏氣是正常現象了,可卻因一次雷雨天氣,偶然發現造成漏氣的罪魁禍首。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偶遇雷雨天氣,因雷雨天不適合練功,我就盤坐在瑜伽墊子上閉目養神,(一個有所修為的人,只要靜下來氣機就自動發動)。突然感覺缺盤穴有此異樣,我以為是有氣留在了穴位里,當我想漏氣引氣歸元的時候,卻發現留缺盤中氣消失了。氣怎么可能憑空消失呢?于是我將真氣緩緩向缺盒穴運行,當氣到達穴位之后出現的結果,讓我差點失守靈臺,真氣竟然從穴位消失了,而且輸入量越大消失的越厲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