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降于下,地氣升于上,天地氣交之處,就是人類生活的地方.所以說,中樞的上面是屬于天氣所主,中樞下面是屬于地氣所主,而氣交的部分,人氣隨之而來,萬物也由之化生.升后而降,降是天的作用,降后又升,升是地的作用,天氣下降,氣就下流于大地,地氣上升,氣就蒸騰于天空,所以上下交相呼應,升降互為因果,因而就發(fā)生變化了.
凡是動物之類,如果其呼吸停止,哪么生命就會立即消失;凡是植礦物類如果其陰陽升降停止,哪么其活力也就立即萎頹.因此沒有出入,就不可能由生、而長、而壯、而老、而死亡;沒有升降,也就不能由生、而長、而開花、而結實、而收藏。
所以,有形之物,都具有升降出入之氣,因此有形之物,是生化的所在。如果形體解散,生化也就熄滅了。因此,任何具有形體的東西,沒有不出不入不升不降的,其間僅僅有生化的大小,和時間早晚的分別而已。升降出入的存在的重要的是要保持正常,假如違反了正常,就會遭到災害。所以說,除非是無形體的東西,才能免于災患。
所謂道,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能與自然規(guī)律相融合,而同其變化的,則可長久。根本就在于推求天地人三氣的位置。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君王眾庶,盡欲全形。提摯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敞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聰目明,氣立如故.人應天地之數(shù)理,定三陰三陽十二經,三陰經由足趾起而上升入腹內五臟繼而出手指,三陽經由手指而起上升至頭面部繼而降于足.故應天地陰陽之升降出入也.十二經脈,人由它而生存,病由它而形成,人由它而康健,病由它而痊愈.
今學太極拳者,多有不明<<心會論>>為何物者,可由上之理而悟也.特附<心會論>:腰脊為第一主宰;喉頭為第二主宰;心地為第三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手掌為第二賓輔;腳掌為第三賓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