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道教煉丹,大凡總會說丹藥里有各種有毒有害的物質,所以吃死的人很多,并拿歷史上多位皇帝吃丹藥而死亡當作例子。
按一般人受到的觀念影響,認為唐朝死于吃丹藥的皇帝是很多的,然后這樣又產生一個問題,既然前人有吃死的,后來的為什么還會信?然后一般淺薄的解釋就是,皇帝都妄想長生不死云云。
事實情況真是如此?
實際上,如果嚴格統計,服食丹藥的導致死亡的皇帝,實際上沒幾個,唐朝一共21個皇帝,通常說法是太宗、憲宗、穆宗、武宗和宣宗因為服藥丹藥而身亡。
實際上,在唐朝的時候,唐前期太宗、高宗、武瞾(武則天)、玄宗都曾經命人煉過丹并加以服食,而且都是在唐朝的皇帝中相對長壽的,尤其是武瞾活到了81歲。
在這里壽命最短的是唐太宗,活了53歲,而唐太宗的死亡卻不是因為服食道教的丹藥,是晚年身患重病,因為吃了天竺方士的丹藥而死亡的。但即使是如此,唐太宗也是唐朝皇帝壽命中較長的。
因為在唐朝的皇帝中,壽命長的超過50歲的,只有這四位,其它的均不足50歲而亡。
以唐憲宗李純來說,其去世通常有三種說法:一是為方士丹藥所誤說,一是為宦官所弒說,一是為唐穆宗李恒所弒說。而其中為方士丹藥所誤之說, 不過是殺害唐憲宗的人為掩人耳目而放出的煙幕,不足憑信,已經是歷史考據公認。
而唐穆宗李恒在位5年,享年30歲。通常說法是在位期間荒于朝政,奢侈放縱,措施不當,導致河北三鎮再度背叛,直到唐朝滅亡。朝廷內宦官權勢日盛,官僚朋黨斗爭劇烈,使的“中興”局面完全喪失,后服長生藥而死,歷史評價不高。但實際上,唐穆宗一直疾病在身,在去世前兩年就已經立太子,并且因為健康惡化還讓太子當了國監,而服食丹藥最多只能說沒救得了,而不可以說是因為吃丹藥而死亡。同時唐穆宗死亡后,其兒子唐敬宗李湛18歲,在位僅兩年就被宦官所殺,當時朝政有多么混亂,其中內情不言而喻。
宦官劉克明殺了唐敬宗后,就立了李昂當皇帝,唐文宗18歲當皇帝,在位14年,基本上是當傀儡,朝廷內斗不斷,李昂去世時32歲,唐文宗就是唐武宗的父親。
也就是說從到了唐武宗李炎往上,連續三代都是短命皇帝,然后到了李炎這里,服食了道士趙歸真的丹藥,然而按史趙歸真來歷甚疑,給李炎服食的又疑以不是正統丹藥,大體是以春藥為主,其健康狀況惡化或多與此相關,可以算作一個例子。
然后就是唐宣宗了,唐宣宗雖然也沒活到50歲,但是活了49歲,近50歲,在唐朝的皇帝中,相比之下同樣算是長壽的了,如果把唐宣宗也歸屬為服食丹藥早亡的例子,顯然也是不正確的。
總的來說,唐朝服食丹藥的皇帝,共計有11位,而其中明確是與服食丹藥的導致壽命明顯低于唐朝皇帝平均壽命的,只有李炎一位,而且還是因為服食的多是春藥,其它都有其它的原因,并不能都歸罪在丹藥身上。
而且,唐朝皇帝按現代考證的觀點來看,普遍有遺傳性的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導致壽命都不長。
客觀而言,道教煉丹的包含很多對普通人過量會造成中毒的物質,但其中一些物質在現代的研究,發現并不是像原來所認識的那樣,僅僅只是毒藥。典型的便是砒霜了,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發現其可以用于治療白血病,而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就是醫生指導下,進行微量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