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見的朋友一見我就大倒苦水,問我她家的兒子不愿學習怎么辦。盡管找了好幾個家教,但成績始終沒有起色,于是她就抱怨是他兒子的老師教的不好,不重視他,作業太少,座位沒有排在前三排…說來說去,全是學校、老師的不好,或許她認為孩子送到學校,學校就有義務培養成棟梁之才。難道做父母的就不問問自己,給孩子的關心又有多少?說到這兒,又想起高一新生入學時分配宿舍的那一幕。好幾位家長衣著樸素,一看就是工薪階層,再看看他們身后的孩子,一個個光鮮亮麗,脖子里的項鏈,指尖上的指甲油,還有她們手中時髦的新款手機,這些都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睛,難道這樣的穿著打扮家長們就置若罔聞?現在的孩子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個個都是公主皇帝,老師當然也不敢太拂逆,輕了,不起作用,嚴了,激起逆反心理。教師是人,不是神,我們沒有點石成金的手指,也沒有普渡眾生的能力;學校不是幫忙看孩子的托兒所,更不是洗心革面的圣殿。好孩子的誕生不僅僅依靠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更為關鍵。
過于亮麗的光環,我們真的承受不起。作為教師,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幫助孩子們尋找人生的航向,把無限的希望植根于孩子的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和學生一起成長,理解他們的稚嫩、頑皮,引導他們告別青澀,漸漸走向成熟;我們能做的就是教育他們要有感恩之心,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