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請律師前的準備:
1、了解律師,知道自己想要取得的效果。
根據律師法的規定,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所以,在聘請律師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律師,聘請律師是可以幫你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且能更好地幫你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在聘請律師之前,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達到的效果。例如,如果你是離婚糾紛,你是想達到離婚的效果,還是不想離婚,如果想要離婚,你想要你們的財產如何分配、子女給誰撫養等。只有清楚知道這些,你才能很好的聘請到適合的律師,更好地跟律師交談。
2、了解糾紛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地搜集與糾紛事件相關的資料。
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發生的糾紛是怎樣的,如何發生的,經過怎么樣的,現在處于哪個階段等。萬萬不能以你的知識或好惡去判斷資料的取舍,哪怕是那些你不想讓第三者知道的“隱私”,都應如實轉告給你委托的律師,因為這些就是律師干活的材料和工具。讓你信賴的律師來理清頭緒,判斷資料的重要性。如果你隱瞞了可能對你不利的資料,律師固然不知道,但你的對方呢,如果他對方掌握了這些資料,在法庭上和盤托出,那你將會處于不利的狀況,你是可想而知的,而那時你的律師也可能因為缺乏必要的準備,而愛莫能助。對自己所聘請的律師隱瞞某些事實,到頭來倒霉的還是委托人自己。
相反,委托人及時向律師告知案情的不利之處,或許你的律師還能夠幫助你采取一些彌補的措施。你在整理好全部資料后,可能你已經知道自己需要聘請一位有何種特長的律師了。沒有一位高明的律師能夠對法律知識包羅萬象、無所不知,你不要奢望自己能夠聘請到一位十全十美的律師。聘請律師就象你平時患病上醫院就診一樣,你必須明白自己今天要選擇的是內科醫生,還是外科醫生就診一樣,你絕不會因為自己患眼疾而去找皮膚科醫生。既然你已經整理好了全部資料,明白了自己需要聘請一位擅長何種法律的律師,那就去聘請一位你所需要的好律師。
3、掌握判斷好律師的標準。
(1)律師服務的高效性,即好律師必須思維敏捷,思路清晰,工作踏實勤快,他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最快完成當事人的委托;
(2)律師服務的準確性,即好律師必須準確地運用掌握的法律知識及法律信息,制訂正確有效的計劃和方案,通過一系列必要的法律活動來全面實現當事人的合法主張;
(3)律師服務的圓滿性,它是評價律師服務提供結束后,服務結果最終成績的關鍵特性,它還涉及到律師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律師與委托人之間的交流是否融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