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造松軟的饅頭關鍵是發酵。酵母菌能夠使面團的淀粉發作化學改變,生成糖、醇和酸等,而且放出二氧化碳氣。所以面團一定要發至兩倍大。若發的過大,面皮開裂且有酸味,那即是發過了。
2、發面適合的溫度是27~30度。面團在這個溫度下,2~3小時便可發酵成功。為了到達這個溫度,依據氣候的改變,發面用水的溫度可作恰當調整:夏日用冷水;冬天可用溫水水和面,蓋上濕布,放置在對比暖和的當地。
3、關于已經徹底發酵好的饅頭,能夠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正如上面所說)。假如是沒有徹底發酵好的饅頭,能夠采納涼水下鍋,由于冷水在加熱過程中,溫度是逐步上升的,比及燒開需求一段時刻,這時期,有利于饅頭生坯的進一步發酵,以免蒸出的饅頭干瘦,發鄒或干硬。假如用冷水蒸騰酵好的饅頭,饅頭在溫度和水汽的效果下,會是饅頭塌臥或皸裂。
4、蒸時不要掀蓋觀察,依據饅頭的巨細10-15分鐘擺布的大火蒸,關火后要讓饅頭在鍋里逗留3-4分鐘,緩緩氣,才可翻開鍋蓋。
5、籠屜與鍋口相接處不能漏氣,有漏氣處須用濕布堵嚴,蒸鍋蓋要蓋緊。
6、饅頭軟乎又勁道的秘密即是:干面粉的參加將原面團里的大多數水份吸掉,沒有水份的蒸騰,所以蒸好的饅頭就一向軟乎,耐嚼口感也更甜美。
饅頭
材料:小麥面粉500克,酵母3克 ,水250克
做法:
1.和面 將酵母粉放入少量溫水中溶解成溶液后倒入面粉中,再參加恰當的溫水,將其充分地與面粉揉成潤滑的面團,即“三光”面團不粘手,有彈性,外表潤滑。
2.發酵 將和洽的面團用一塊略為濕潤的紗布或保鮮膜蓋起來放置于溫暖處發酵2小時擺布(冬天發酵時刻為4個小時擺布),當面團發酵至未發酵前體積的兩倍大時即可。
3.整形 將發酵好的面團再重揉一次,案板上撒恰當的面粉將面團放置案板上揉成長條形,可橫切一刀,假如沒有顯著氣泡,則證明面揉好了。再將面團切割成巨細適合的劑子,整成相應的形狀,通常為長方形或是圓形。
4.醒發 整形后蓋上濕布醒發,家中醒發時刻冬天約為30分鐘,夏天約20分鐘。醒發程度可用手指輕按饅頭生坯,有彈性即可。
5.蒸制 鍋內放入涼水,再在籠屜上鋪好打濕的屜布,大火燒開,將饅頭生坯順次放入籠屜內,饅頭與饅頭之間隔1.5-2cm的空地。蓋上鍋蓋,大火蒸10-15分鐘即可。3分鐘今后取出饅頭涼涼,不要在鍋里燜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