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摘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四節(jié)》
解釋:凡是行為得不到預(yù)期的效果,都應(yīng)該反過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huì)歸服。
孟子
猜您喜歡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曹雪芹《薛寶釵詠白海棠》
事業(yè)文章隨身銷毀,而精神萬古如新——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顧炎武《》
冷冷水向橋東去。漠漠云歸溪上住。——?jiǎng)㈡?zhèn)《玉樓春·東山探梅》
綠槐煙柳長(zhǎng)亭路,恨匆忙分離去。——惠洪《》
家國(guó)興亡自有時(shí),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柏府樓臺(tái)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納蘭性德《清平樂·將愁不去》
威王八年,楚人發(fā)兵加齊。——司馬遷《滑稽列傳》
正古花搖落,寒蛩滿地,參梅吹老,玉龍橫竹。——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四》
嗚呼圣王及圣相,相與烜赫流淳熙。——李商隱《韓碑》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shí)休?——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專征,為仲尼所稱。——曹操《短歌行》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龜雖壽》
蕭后去揚(yáng)州,突厥為閼氏。——杜牧《杜秋娘詩》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王維《青溪 / 過青溪水作》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金風(fēng)蕩初節(jié),玉露凋晚林。——李密《淮陽感懷》
志正則眾邪不生,心靜則眾事不躁。
打窗聞落花。——王國(guó)維《菩薩蠻·紅樓遙隔廉纖雨》
信馬青樓去,重簾下,娉婷人妙飛燕。——姜夔《眉嫵·戲張仲遠(yuǎn)》
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吳潛《滿江紅·豫章滕王閣》
殦雕游兮華屋,鵔鸃棲兮柴蔟。——王逸《九思》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魏收《蠟節(jié)詩》
引之于山,獸不能走。——牛殳《琵琶行》
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呂蒙正《破窯賦 / 寒窯賦 / 勸世章》
蓋視朝而見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聽政而視路寢,所以通遠(yuǎn)近之情。——王鏊《親政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