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6分,每題3分)
1.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是( D)。
A.德育為先 B.人才培養 C.深化教育改革創新 D.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2.在職教師崗位培訓每五年累計不少于(D)。
A.240學時 B.280學時 C.320學時 D.360學時
二、補充填空(4分,每空1分)
1.(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2.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_教師
3.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_(師德師風)
4.(家長、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三、判斷標錯(30分,每題2分。對于有錯誤的地方,用 下劃線標注)
1.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于班上的差生,作為負責任的老師,絕不能歧視他們,要因材施教,平等對待每一個人,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一片光明的未來。()
2.王桂花老師經常去家訪,深受學生及家長的尊重,總會收到孩子們摘采的鮮花和鄉親們贈送的臘豬蹄。王老師很感動,他表示要扎根鄉村,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3.謝大河老師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雖然時常辱罵學生,但孩子們也明白這是為他們好。家長們紛紛說“嚴師出高徒”。( )
4.又到了教師節,家委會在家長群里自發集資準備了幾套化妝品,送給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考慮到是家委會自發組織的,畢竟是家長們的一番心意,老師們也不好拒絕。( )
5.考慮到學生成績不理想,三位家長主動找到劉老師,想讓他給孩子們補課并表示要支付酬勞,
劉老師急家長之所急,當天就開始為孩子們補課。后來,又有家長找上門,學生多了輔導不過來,
劉老師就好心地向他們推薦了一家培訓機構。( )
6.天氣變涼了,班主任王某看到學生小娟有點咳嗽。他趁放學后辦公室沒人,把小娟獨自叫過去,幫她檢查身體,用手觸摸胸部和臀部,囑咐她要預防感冒。( )
7.幸福小學的江老師很敬業,在他帶領下,小紅同學從去年全班倒數第五提升到全年級前十名。小紅的媽媽很感動,她說,好老師讓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 )
8.流感來了,秦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大早,他專門騎車趕到鎮衛生院,自費掏錢買了32包預防藥發給全班32個農家娃,還貼心地打來開水,讓大家抓緊服用。兩周過去了,學生無一
人感染,在外打工的家長感動不已,說老師是孩子們的健康守護者。( )
9.張老師很有感觸地在班會上說,昨天家訪才得知,小明的爸爸正在監獄里服刑,但小明刻苦學習,對自己要求嚴格,是班上勵志的好榜樣。全班同學對小明報以熱烈的掌聲。()
10.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鄧校長邀請被某媒體稱為“國學專家”的張某進課堂,為孩子
們導讀、導學《詩經》《心經》等文化典籍,讓孩子們定期讀經、誦經、悟經,拓寬知識視野,增
強文化底蘊。( )
11.高老師的表弟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售賣“好聚力”口服液的門店,請高老師照顧一下生意。
高老師喝了之后,確實感覺對身體特別好,就在QQ群里向家長學生們大力推介。()
12.考慮到不能體罰學生,對于調皮搗蛋的王二寶,胡老師要求全班同學都不要理睬他,不與他說話。現在,王二寶再也沒有欺負同學了。( )
13.蔡老師注重研究教材教法,為了幫學生們提高學習效率,他找遍全縣書店,終于為學生們
選到合適的教輔材料。在蔡老師的軟磨硬泡下,書店經理被感動了,以六折價格為全班同學提供購書優惠。蔡老師說,一定要讓孩子們得到實惠。( )
14.溫老師親和力十足,總是和學生打成一片。跨年演唱會期間,他號召孩子們一起給自己最
心儀的明星投票,并集體拍攝了應援視頻。在這樣的互動氛圍里,師生關系更和諧了。( )
15.為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校辦王主任建了一個教師微信群,把縣教育局印發的各類文件,一個不漏地發到群里,供大家學習,真正做到討論充分,學習及時,落實有力。()
四、場景分析(30分,每題10分)
1、班上紀律不好,張老師提醒未果,很惱火地將違紀的三名學生各打了幾耳光。事情發生后,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根據相關規定,張老師受到了處分,學校也被問責。張老師很后悔自己太沖動但他也認為,自己是在行使教育懲戒權,不應被處分。張老師的觀點對嗎?我怎么看?
2.2020年至2022年期間,某中學教師王某某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臺多次發布和轉發錯誤言論,有時在QQ群里宣揚錯誤歷史觀點。根據影響情形和相關規定,給予王某某行政記過處分,撤銷教師資格。王某某認為,他是放假期間在校外用個人網名發的,也不是發給學生的,不
應受到處分。這個觀點對嗎?我怎么看?
3四年級學生小紅疑似遭受學校食堂管理員的性侵。被人舉報后,食堂管理員準備拿錢與家長私了,還反復跟王校長說情,表示自己會馬上辭職,到外地去打工。王校長考慮到社會影響,準備私下化解。我怎么看?
五、實踐考察(20分,每題10分。若情況不清楚或工作未開展,可在該題的誠信分方框內進
行勾選,該題即得一半分)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落實中小學教師家
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今年以來,我到學生家里家訪過嗎?如有,請寫出具體時間、學生姓名及簡要家訪情況。誠信分
2.“如果我是一名學生”“如果我是一名家長”,我希望遇到什么樣的老師,希望孩子遇到什么樣的老師?站在我實際工作崗位上來看,我是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嗎?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六、故事分享(30分)
在我多年求學的歷程中,我遇到過很多老師,有沒有老師讓我印象深刻?有沒有一些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答案
一、單項選擇
1.D 2.D
二、補充填空
1.立德樹人;2.教師;3.師德師風;4.父母
三、判斷標錯
1.錯誤。不能說“差生”。根據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五條,不得歧視、侮辱學生。
2.錯誤。不能收受“臘豬蹄”。根據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九條,不得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
3.錯誤。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十二條,嚴禁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
4.錯誤。根據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九條,不得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
5.錯誤。根據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十條,不得組織、參與有償補課,或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
6.錯誤。根據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七條,不得與學生發生任何不正當關系,嚴禁任何形式的猥褻、性騷擾行為。
7.錯誤。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第十五條,學校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
8.錯誤。不能擅自組織學生服藥。根據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學生健康服務工作管理的通知》第四條,如確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群體性防治,必須經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商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并制定詳細的防治方案后,方可實施。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越權在學校開展預防性群體服藥工作。
9.錯誤。不能泄露學生隱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10.錯誤。《心經》全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傳播宗教。
11.錯誤。根據教育部《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第三十八條規定,學校及教職工不得以牟取利益為目的,向學生推銷或者要求、指定學生購買特定輔導書、練習冊等教輔材料或者其他商品、服務。
12.錯誤。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十二條,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
13.錯誤。根據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九條,不得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教輔材料、社會保險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14.錯誤。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的意見》第十七條,不盲目“追星”,自覺抵御“飯圈”、極端“粉圈”等不良網絡文化影響。
15.錯誤。如文件涉密,則違反保密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禁止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
四、場景分析
1.錯誤。教育部 2020 年12月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十二條,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一)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二)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復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三)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四)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五)因學業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六)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七)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八)其他侵害學生權利的。此外,第八、九、十條規定了三種情形下可以實施的教育懲戒,張老師的行為不在合理行使教育懲戒權的范圍內。
2.錯誤。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第四條,應予處理的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如下:(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三)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表、轉發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
3.錯誤。2020 年最高檢等九部門共同印發的《關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第二條,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的各類組織及其從業人員,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臨不法侵害危險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此外,食堂管理員說情的行為可能構成干擾、阻礙報告,校長作為主管人員也不應私下化解。根據《意見》第十五條,對于干擾、阻礙報告的組織或個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第十六條,負有報告義務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未履行報告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由其主管行政機關或者本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相應處分。
五、實踐考察略。
六、故事分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