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沈淵如之<<蘭花>>全本 (二)

沈淵如《蘭花》之六蘭花的生態和特征


      本書所談蘭花,主要指地生蘭中春蘭、蕙蘭、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現按它們的根、莖、葉、花等,分述如下:

     (一)根

     地生蘭根是叢生的須根系,肉質,間或從須根上生出分節支根,蘭根概無根毛。一般春蘭根較細,徑約0.4厘米左右,蕙蘭徑約0.5厘米,而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根較上述稍粗長。蘭根內貯豐富的水分和養料,按根的結構可分為內、中、外三部分,最外層為包圍全根的根皮組織,主要起著吸收和保護水分的作用,所以,對蘭花澆水不宜過勤,否則,土壤過濕,容易引起根部腐爛。根皮之內為皮層組織,皮層細胞都是活細胞,有點含有針狀結晶體,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當肉質根折裂時,其中有一粗約0.1厘米的黃白色纖維梗,稱為中心梗,不易折斷。培養多年的伏盆蘭根,在干燥時,健壯的根呈亞白色,幼根衍生時多為嫩白色,如裸露在盆面或泥外,因受濕氣關系,呈青綠色或暗灰色。蘭根有蘭菌與它共生,借此得到更多養料,促使繁茂,所以我國傳統采移蘭花必須帶些宿土,且忌用利器挖掘,也就是這個道理。

     (二)莖

     地生蘭沒有明顯的莖,只有根莖與花莖的之別。在根、葉相接處有一肥大的假球莖,其形式有柱形、梭形、卵形、球形和扁球形,都向上著生,全露或微露在泥面上,在栽種時不應將它全部埋沒泥中。假球莖的大小按種類不同而相異,例如春蘭和蕙蘭一般高約1--1.5厘米,徑寬為1厘米左右,其他類更為壯大。健壯的假球莖外面全由綠色葉片包覆著,至衰老后,葉片枯萎或萎縮。裸露的假球莖呈黃色或黃綠色,這時假球莖上殘留著枯老纖細的絲狀葉痕物。假球莖按我國藝蘭中俗稱蘆頭、蒲頭、龍頭等,其中貯藏養料和水分,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當進入衰老期,還能衍生假球莖,每當黃霉至盛夏或初秋時季,從假球莖基部滋生出葉芽和花芽。另一種莖是花莖(即花葶、花梗),外面包覆著數層苞葉。

     (三)葉

     可分為尋常葉和苞葉二種。從假球莖上簇生出的葉稱為尋常葉,呈線形或帶形,無明顯葉柄,葉束都一次長成,全緣或邊緣有細鋸齒,平行脈,常綠硬革質,葉面大多為暗綠色,葉背較淡,葉梢尖銳或圓鈍。春蘭葉幅闊約0.4--0.8厘米,長約20多厘米;建蘭、寒蘭較寬長;報歲蘭更寬,約在1.5厘米以上。葉片中央的中脈向葉背凸出或微凸,借以支撐蘭葉向上著生,雖受風吹飄搖仍不易折斷。每五至七、八葉組成束(每束在我國蘭藝中俗稱為“筒”或“莊”,每束應以三片葉為起算)。春蘭和蕙蘭每束標準應有3--5片葉,其他類稍多些。蘭花葉片姿形各異,現將各種葉型分述如下:

     1.肥環葉 葉片顯得特別肥厚,壯闊,葉尖都成鈍形,葉色深而濃,且呈半環形,此類尤其在春蘭和蕙蘭中的荷瓣型較顯著,例如春蘭中鄭同荷、環球荷鼎、魁荷素等;蕙蘭中勝利大荷、大綠荷等。

     2.垂軟葉 又可分為鐮形和弓形。葉片自基部斜生至中段起,漸向外斜垂或轉折,春蘭和蕙蘭中這些形式最顯著;秋蘭、寒蘭多數呈弓形;報歲蘭中綠儀素呈弓形。

     3.直立葉 可分直立形和斜立形。葉束大多向上直立生長,如春蘭中汪字,蕙蘭中泰素、翠蝶等最為典型;夏蘭中閩蕙、建蘭。斜立形如建蘭中青梗四季;報歲蘭中立葉十八開;寒蘭中立葉青寒蘭、臺灣白蜂素等。

     4.扭卷葉 這類葉片較厚,且略呈扭卷狀,以春蘭中綠云常有這種形式出現。

     5.鑲邊葉 每片葉自葉尖至基部兩側葉緣鑲嵌0.1厘米金黃色或銀白色,花朵瓣邊緣亦鑲有如此色彩,在春蘭和蕙蘭中僅在尖狹瓣形花中見此,在梅、荷、水仙、素、奇瓣中尚未發現。另在報歲蘭中亦有白色或黃色鑲邊的,例如金邊墨、銀邊大貢等。

     6.短壯葉 葉片特別短矮肥壯,直立或斜立形,一般高僅5--8厘米。主要都在春蘭中,最典型如蓋荷,它的花朵、花莖都特別矮小,余如端秀荷、高荷等。

     除上述各種葉型外,尚有我國臺灣省的斑葉蘭,以及日本的一些觀葉品種(有葉尖部鑲嵌異色或葉面上散布粗細異色條紋、斑暈等)。

     按我國傳統藝蘭,對春蘭和蕙蘭葉型,結合花瓣瓣型總結經驗,認為凡葉尖起溝,兜到基部為佳,梅瓣的葉性較硬,水仙瓣之葉性糯,凡肥闊厚實,絕大多數出荷瓣或闊瓣花。

     另一種葉,就是包在花莖上的變態葉,由于退化變成膜質鱗片狀,基部為鞘形,俗稱為殼,為植物學上稱為苞葉,它主要起著保護花蕾作用。苞葉基部最外兩張有硬角質,內部幾張呈軟膜狀,我國藝蘭家常根據它的顏色和上面筋紋、沙暈,作為辨識花蕾演變中花瓣瓣型分類的依據。春蘭苞葉有五層,盛放時花序頂端的一枚苞片有的聳出花朵,有多低于花朵;蕙蘭等一莖多花的苞葉有7--9層,且每朵花的花柄基部都有一片短狹軟膜包葉。春蘭和蕙蘭的苞葉的大小、寬窄、色彩都與瓣型有關。

     (四)花

     蘭屬的花都為不整齊花,花單生或由多個具長短略等的花柄的花,著生在長花莖上,排列成總狀花序。就其花的構造來講,有六瓣一蕊(柱蕊),分為三輪。(圖2,3)最外面一輪時形狀相似的三片萼片,藝蘭術語稱為外三瓣。中間一輪三片俗稱內三瓣,其上側二片縱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稱捧瓣;下側一片俗稱唇瓣或舌呈絨毛狀,上面散布紅色或紫紅色點塊,具有這種顏色者稱為葷瓣花,如舌上呈純綠、白、微黃色稱為素瓣花。最里層,為雌雄蕊所組成的柱蕊,俗稱鼻或香子,它是蘊藏香氣的部分。柱蕊頂端為雄蕊,外有花粉蓋,內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塊,花藥無柄,花粉塊的下部有伸長的粉柄塊,即胚芽,其基部有膠粘盤。在柱蕊的頂端為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內有粘液,這粘液常被昆蟲作為傳粉時的媒介物。雌蕊由三枚結合的心皮組成,子房下位,側膜胎座,胎座內含有多數倒生胚珠。

     (五)果實

     蘭花的雌蕊受精后,花瓣逐漸凋萎,而子房逐漸膨大成綠色棍棒狀,大約經過6--12個月,種果成熟,果皮由黃綠色轉成褐色。果實概為柱形,具有三角,果實形狀依種類不同而異,這是有助于鑒別分類的。春蘭種果較短矮,一般高約3--4厘米,蕙蘭等稍為長大,粗壯些。秋蘭種果與建蘭、蕙蘭的種果相似。寒蘭與報歲蘭相似。蘭科植物的果實均為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每角自頂至基部有粗約0.3厘米的長棱,稱為果脊柱。當果實成熟時,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頂端彈開,果瓣產生倒錐形裂縫,便于種子從裂口濺出。

     蘭花種子極為微小,細如灰塵,一般呈長紡錘形,用肉眼幾乎辨認不清,每粒種子只有0.3-+-.05微毫克重量,它沒有胚乳,只有一個簡單的胚,外面包著疏松、透明、不易透水的種皮,種皮上有許多增厚的木質化的條紋,胚內含有很少的養分,絕大部分為脂肪類的含物。由于蘭花種子微小,數量多(每一蒴果內含有種子約一萬粒左右),同時種皮有很大的浮力和具有特別抗水濕能力,所以當種子外濺后,隨水流傳播亦無影響。蘭花發芽率甚低,又不易保存,以成熟后播種為好。

沈淵如《蘭花》之七我國常見蘭花種類及其主要園藝品種

      我國地生蘭種類繁多,經過人們長期引種栽培,逐步選育出許多富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品種,根據開花季節的不同,人們把二、三月間花開一莖一花者稱春蘭;仲春之際一莖數朵花者稱蕙蘭;在六、七月間開花一莖多花者稱夏蘭;在八、九、十月間開花一莖多花者稱秋蘭;在十一、十二月間一莖多花者稱寒蘭;農歷正月開一莖多花者稱報歲蘭。在我國傳統藝蘭中,特別對春蘭和蕙蘭按花瓣的形狀和苞葉的顏色進一步加以分類,其他都沒有瓣型的嚴格區分了。現將各種類的特征和主要園藝品種分述如下:

     (一)春蘭

     1.梅瓣 外三瓣短圓,形似梅花的荷瓣,捧瓣起兜,唇瓣舒直,硬而不向后卷。主要品種有宋梅、湯梅、望京梅、桂圓梅、萃英梅、天章、十圓梅、綠英、瑞芝梅、養安、天綠、秦梅、永豐梅、榮祥梅、發揚梅、省梅、玉環、黎陽申奎、小鳳、無雙梅、鶴市梅、有成梅、祥字、翠鶴、天興梅、賀神梅、代梅、浙江第一梅、東萊、集圓、太原梅、震淞梅、瑞梅、小打梅、玉梅、萬字、吉字、夏奇、春雨等等,這些都是我國春蘭梅瓣中傳統名種和新種。其中以宋梅為梅瓣中典型,玉梅屬白舌梅。






     2.荷瓣 該類外三瓣肥厚、寬闊,形似荷花的花瓣,捧瓣不起兜,形似微開蚌殼,唇瓣比其他瓣型闊大。按其花形大小又可分為:

     小型 每瓣徑寬0.8厘米左右,長約1厘米,例如蓋荷。

     中型 每瓣徑寬約1--1.2厘米,長約2厘米多,例如高荷、端秀荷、環球荷鼎、綠云(正常花開品)等。

     大型 每瓣徑寬1.5厘米以上,長約3厘米多,例如鄭同荷、大魁荷、福田大荷等。

     荷瓣中以鄭同荷和蓋荷為典型。

     3.水仙瓣 外三瓣比梅瓣狹長,且瓣端稍尖,捧瓣有兜或輕兜,唇瓣下垂或后卷。其主要品種有汪字、方字、汪小尚、養春仙、太極、姚石仙、逸品、蘇州春一品、瓊仙、翠一品、楊春仙、奇峰等。

     另水仙瓣中變種有梅形水仙和荷形水仙。

     梅形水仙 三瓣近似梅瓣或稍長,捧瓣有兜或微兜,主瓣收根緊,比二片副瓣更為顯著,例如西子、西神、翠文、蔡梅水仙等。

     荷形水仙 三瓣較闊近似荷瓣,捧瓣有輕兜或微兜,例如龍字為荷形水仙之冠,余如善荷仙、水仙大富貴、翠微等。

     4.素心瓣 凡唇瓣上沒有紅點、塊的都稱為素心瓣。按唇瓣色澤又可分為綠胎素、白胎素、黃胎素、桃腮素(舌根兩側微有紅暈)、刺毛素(舌苔上隱約有細微紅色)。至于另有舌苔全紅色者,在我國春蘭至今還未見過,僅在資料上談及或傳聞而已。素心瓣苔色以綠色為貴。按三瓣和捧瓣瓣型又可分:

     草素 外三瓣和捧瓣尖狹如雞爪,這種素心瓣形不受重視,但因它屬素唇,藝蘭界還是將它列入細花行列之中。

     竹瓣素 外三瓣形似竹葉,捧瓣亦狹,三瓣比較質薄。例如松鶴素、寅谷素、天童素等。

     荷形素 花形酷似荷瓣形,花瓣豐麗素靜,是素心瓣中最受人們欣賞形狀,例如楊氏荷素、月佩、謝氏荷素、云荷素、張荷素、龍素、魁荷素、翠荷素、文團素、文艷素、香草素、俞氏素、國慶素等。

     梅形素 三瓣形似梅瓣,捧瓣起兜,例如蔡梅素、玉梅、素西神。

     按花蕾苞葉,凡素心瓣多出于綠筋綠殼之中,或白筋綠殼。但白綠殼上具有微紅筋紋者亦偶有素心出現,稱為赤殼素,例如雪蓮素、翠荷素等。

     5.奇瓣 凡三瓣、捧瓣的下半幅部位演變成唇瓣形,或花形成多瓣或缺少,或多唇瓣等均稱奇瓣。現分述如下:

     (1)蝴蝶型 此類副瓣的下半幅部位發生唇瓣化或捧瓣內側有唇瓣化現象,統稱為蝴蝶。如演變部位上有紅色點、塊稱為暈蝴蝶,沒有紅色的稱蝴蝶素。又因其唇瓣化幅位大小,更分為:

     全蝴 唇瓣化涉及副瓣縱向部位的五分之二。這類以荷形蝴蝶為多,藝蘭界視為珍品,例如彩蝴蝶、淵蝶、冠蝶、迎春蝶等。

     半蝴 僅在副瓣下沿部位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這種形式在藝蘭界中大多視作一般性,故極少留種。

     草蝴 三瓣和捧瓣都細狹而長尖,唇化部位大多淺微,故被列入劣品,一般不列入名種中。

     捧唇形 捧瓣內側有唇瓣化現象。例如梁溪蕊蝶、蕊蝶、鴛鴦素。

     (2)多瓣形 三瓣發生多瓣化或花形重疊。例如和合蝶、四喜蝶、綠云、里蝶等。

     (3)多唇形 花形中唇瓣多瓣化。例如二個唇瓣的素蝶蓮、多唇綠云等。

     (二)蕙蘭類

     蕙蘭除依據梅、荷、水仙、素心、奇蝶五大瓣型分別外,更要結合苞殼顏色和上面分布沙暈、筋紋,作為具體分類。現將其主要特征和典型園藝品種分述如下:

     1.綠殼類 本類苞殼顏色都呈綠筋綠殼,例如上海梅、潘綠、蕩字、仙綠等。

     2.白綠殼類 苞殼基部呈微綠色,漸向上部綠色漸深,及至苞尖又稍淡,例如大一品。

     3.赤轉綠殼類 苞殼基部呈微綠色,向上漸呈紅色至梢頂又泛出綠中紫暈,例如涵碧、端梅、崔梅、榮梅等。

     4.水銀紅殼類 苞殼基部微白,周身呈淡紅色,殼上筋紋色澤碧苞殼稍深,例如萬頃含翠、葉梅、瑾梅等。

     5.赤殼類 花蕾外層,苞殼呈紫紅色,分布筋紋比綠殼類等稍粗,例如程梅、關頂、元字等。

     6.奇瓣類 蕙蘭中奇瓣除類同春蘭中所述各種形式外,又有多種新穎形式,如下:

     (1)貓耳捧 捧瓣瓣尖部分向上翻似貓耳狀,例如蜂巧。

     (2)扭瓣形 副瓣呈扭曲狀,例如海鷗。

     (3)波瓣形 三瓣呈波浪狀,捧瓣波曲而瓣尖似貓耳上翻,例如朵云、峨蜂梅。

     (4)蓮花形 所有花朵聚縮成一朵,形似復瓣蓮花,例如蕙蓮。

     (5)雜樣錦 一葶多花中,有梅、水仙、荷花瓣形式,亦有尖狹瓣(即不具瓣形的行花),例如雜樣錦。

沈淵如《蘭花》之八蘭花的鑒賞和術語(1)

   蘭花的鑒賞和術語我國地生蘭通過長期馴化培養,園藝變種甚多,為了歸納和區別,以及達到統一認識起見,先輩藝蘭家們根據經驗,對蘭花各個組成部分,都有一定品評條件和規范,故產生了專門術語。這些術語不是植物學上名稱,僅僅是藝蘭中作為評選和鑒賞花型優劣的專門用語,有的注重色澤,有的注重花莖……等等。所以,藝蘭界評選出一系列典型名種,如春蘭中以宋梅、集圓、龍字、汪字、萬字、小打、鸚哥梅、桂圓梅作為春蘭中老八種;蕙蘭中以程梅、關頂、元字、染字、大一品、上海梅、潘綠、蕩字作為蕙蘭中老八種。其后,又把樓梅、翠萼、極品、慶華、江南、端梅、崔梅、榮梅作為蕙蘭中的新八種。通過這些名種各自優點,以便促使人們在各方面精益求精。本書為了提高讀者們便于熟識名種蘭花和對它的鑒賞能力,以及進一步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藝蘭事業,現將傳統術語名稱詳述如下,以供參考、研究。

     (一)色 地生蘭花的顏色,雖然比較單一、純樸,沒有其他花卉嬌媚妖麗,但它那素靜色澤,高雅風韻,卻是一般花卉難以相比的。根據江、浙一帶的蘭蕙傳統上以綠色為佳,尤以嫩綠為第一,老綠為第二,黃綠色次之,赤綠色更次。凡屬赤花,總以色糯者為上品,色澤昏暗而泛紫色者為下品。其他類蘭花,對色的評價因地而異。

     (二)肩 蘭花外三瓣中,中央豎直一瓣稱為主瓣,左右橫向排列兩瓣稱為副瓣。所謂“肩”,即專門指副瓣著生的形態:第一種呈水平狀,稱為“一字肩”,屬上品;第二種,當舒瓣前后,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稱為“落肩”,這種形式較次;第三種,是花剛盛開,副瓣就大幅度下垂,與主瓣形成三角形,稱為“大落肩”、“三腳馬”、“八字架”。如呈這種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于外三瓣著生姿態惡劣,也不足取了,屬劣品;第四種,是副瓣微向上生,稱為“飛肩”,屬貴品。







(三)捧 即內三瓣中間向外豎直且靠攏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潔為主,按其形式可分:

     蠶蛾捧 形似蠶蛾形。又分硬和軟二種,例如春蘭中的綠英、榮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蕙蘭中的大一品、培仙、蕩字、樓梅、端梅、崔梅、慶華等。

     觀音捧(俗稱觀音兜)形似神話中觀音菩薩,帽沿前端兜形,如春蘭中龍字、春一品,蕙蘭中的老染字等。

     豆殼捧 捧瓣尖端較圓鈍,瓣肉厚,有兜狀,形似蠶豆殼一端形態,如蕙蘭中的關頂。

     蚌殼捧 每片捧瓣似空蚌殼般內凹外隆,如春蘭中的常熟素、大魁荷,蕙蘭中泰素等。

     剪刀捧 捧瓣似剪刀形,如春蘭中的文團素,蕙蘭中的華字、赤團子。

     蟹鉗捧 捧瓣瓣背中部隆起,尖端部兜扁,以蕙蘭中的萬年梅最為典型。

     貓耳捧 捧瓣前端部分向上翻,狀似貓耳般,如蕙蘭中的蜂巧、朵云。

     短圓捧 捧瓣短而圓,瓣背弧形較大,如鄭同荷。蒲扇捧 捧瓣短圓,但瓣背弧形較小,如春蘭中的西神梅。

     罄口捧 捧瓣雖無兜狀,但瓣尖緣微有罄口狀,例如春蘭中的蓋荷。

     上述各種捧瓣形式,以蠶蛾捧為上品,觀音捧較次,其余均屬下品,當然還要結合各類瓣型加以區別對待。另外,捧瓣著生姿態,有的二片相互分開或部分相聯,或甚至與鼻(柱蕊)和舌(唇瓣)混雜膠粘一起,故又可分成三種形態:

     五瓣分窠 二片捧瓣各自分開,瓣根基部著生在外三瓣基部匯合處。

     分頭合背 二片捧瓣瓣尖部位相互分離,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聯結成整體。

     連肩合背 捧瓣與鼻和舌聯結成塊狀整體,或捧瓣尖端部位與鼻微有分離痕跡,例如春蘭中蔡梅水仙和蕙蘭中潘綠常有類似形態出現。

     上述三種捧瓣著生形態,有時同一品種由于遺傳因子演變,即能有五瓣分窠,又有分頭合背,但連肩合背僅限于少數幾個品種。總的來說,以五瓣分窠形態最優美,分頭合背次之,連肩合背最劣。

沈淵如《蘭花》之九蘭花的鑒賞和術語(2)

     (一)舌 即唇瓣,位于柱蕊下方,其形狀可區分如下:

      1.劉海舌 舌形圓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例如春蘭中宋梅、西神梅等,蕙蘭中培仙等。但由于花期干濕度或肥效關系,舌尖部亦有微垂狀出現。

     2.大圓舌 舌大且圓,微微下傾,如春蘭中湯梅、汪字、小打、月佩、翠一品、宜春仙等,蕙蘭中榮梅。

     3.如意舌 舌形似玉雕工藝品如意頭狀,平掛,不卷,例如春蘭中秦梅、鴛湖第一梅、太原梅、綠英、天綠、方字等,蕙蘭中大一品、潘綠、慶華等。

     4.大浦舌 舌形比大圓舌稍大而長,且呈下拖狀,如春蘭中龍字、彩云同樂梅、太極、西子(開荷形水仙瓣時);蕙蘭中的樓梅、碧蓮。

     5.龍吞舌 舌硬而不舒,舌尖緣部呈內凹微兜狀、以蕙蘭中程梅、崔梅、極品在正常開放時方為標準。

     6.大卷舌 這種舌大都發生在蕙蘭中間,舌長而后卷,如蕙蘭中的泰素、華宇、赤團子、松江大荷、王陽明素等。

     7.大柿子舌 舌似柿子形,如蕙蘭中的大陳字。

     8.方缺舌 舌尖端部中央呈內凹或微缺狀,如蕙蘭中的蜂巧、宜興雙舌梅。

     9.雙舌 有二片唇瓣并列著生,為蘭花中罕見形式,如春蘭中素蝶蓮。

     舌總以短圓、端正為上品,如尖形、狹或歪生形都屬劣品。舌的顏色以淡綠、白色為好(春蘭中以白色為貴,蕙蘭中以綠色為貴)。按照我國藝蘭界對花瓣形式總結的經驗是,凡梅瓣緊邊、硬捧,尖如意舌、吊舌者居多。凡大如意舌、劉海舌、大圓鋪舌必能放宕,惟梅形水仙中有之。至于方勝舌、方版舌,其花多微皺,微缺舌則是皺角出身。另如舌在捧心內不舒者稱平舌,偏在一邊稱歪舌,舒而不卷者稱為拖舌,這些都是舌中次品。如舌與鼻粘連在一起者稱無舌,更屬劣品。凡剛從蘭販手中買回落山新花(即當年剛由山上挖下自然野生蘭花),如果舌形圓大而垂下者,翌年復花時,不易變劣。

     (五)苔 即舌上附者絨狀物,以勻細色糯為上品,粗而色暗者為劣。以綠色和白色為上品,微黃色次之。至于全紅苔色,在我國傳統蘭花中尚未發現過,僅傳說而已。

     (六)鼻 即柱蕊。其形必定要小而平整,這樣,捧瓣方能窩緊,花形才能俊俏得神,如果鼻形粗大(俗稱大準頭),那二片捧瓣勢必撐開,這種形式俗稱“開天窗”,三瓣花形再好,也不能作為上品了。

     (七)朱點 為綴在舌上紅點,其顏色必須鮮艷、清楚、明亮、分布勻凈,方能算為上品,總之要引起人們觀感上的美。春蘭舌上的紅點,有一點、二點或品字形,亦有塊形或元寶形;蕙蘭等舌上紅點、塊與春蘭有所不同,大都是散布點塊,密集度大,并且顏色較深。一莖多花的舌比春蘭稍長大而苔色更濃艷,所以色彩交相輝映,更為艷麗多姿。

     (八)梗 即蘭花的花莖。春蘭的短小,一般粗0.2厘米,高10厘米者為優,如果矮縮于盆面的葉叢中,由于遮掩難見,有礙風姿(短葉中的蓋荷屬除外)。蕙蘭的花莖較壯較高,一般以花莖粗0.3厘米、高20多厘米的為優。夏蘭和報歲蘭的花莖更粗而高。

     按傳統品評,蕙蘭以大花細梗為貴,俗稱燈草梗,若小花粗梗,俗稱為木梗,屬下品。花梗總以挺直渾圓為標準。色澤,在春蘭中以青干青花為上品,如宋梅、綠英等;蕙蘭中以大一品的花梗白綠如玉,干高花大,為蕙蘭中最具風姿的品種之一。赤蕙卻以梗粗直者為好,例如程梅干粗挺拔,頗為壯觀。花梗雖以細圓為上品,但這是相對而論,只要與花形、花型相配,仍屬上品。報歲蘭花梗的顏色,據《廣群芳譜》上說:“紫梗青花為上,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又次之,余不入品。”

     (九)鳳眼 外三瓣含苞待放前,主瓣與副瓣瓣尖互相搭連,在主瓣與副瓣一側瓣緣相互隆起而中間露出空隙處,下露舌根,中間看得見捧心側面,這區域稱為鳳眼。假如鳳眼大而上搭深,花瓣必闊且有兜,并且不落肩。

     (十)上搭和下搭 當露出鳳眼時,花瓣背兩側蓋頂處稱為上搭,胸下稱為下搭。

     (十一)排鈴 蕙蘭的幼蕾俗稱為鈴。當花梗抽長到一定高度時,上面生著各朵幼小花鈴,呈豎直狀,緊貼花梗,這種形態稱為小排鈴。幼鈴花柄離梗橫出,作水平排列稱為大排鈴,此時即將綻蕊舒瓣,漸次盛開。

     (十二)轉莖 蕙蘭即將大排鈴時,花梗上每朵花鈴的花柄橫出生長,花心朝外,稱轉莖,俗稱轉挖、轉宕、轉身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蘭花術語要點及鑒賞 [圖解]
蘭花瓣型基礎理論掃盲貼 蘭花梅、荷、仙、素、奇蝶等瓣型之區分
蘭花的形態特征
蘭花的基本特征
蘭花瓣形傻傻分不清?看這張表就行了
[轉載]蘭花優劣的一般鑒別方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彩票| 诸暨市| 张家口市| 绥江县| 长汀县| 雷山县| 逊克县| 保靖县| 肃南| 石家庄市| 崇礼县| 密山市| 湖州市| 长泰县| 平顶山市| 北流市| 衡山县| 澄江县| 正镶白旗| 宁南县| 连平县| 惠州市| 江阴市| 漳平市| 晋中市| 岫岩| 柞水县| 正定县| 陇南市| 资中县| 涡阳县| 彰化县| 公安县| 东辽县| 南郑县| 黄梅县| 锦州市| 聂荣县| 五大连池市|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