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對于我為什么要上學這個要求,是不會主動提出來的,因為提出來一定是被否定,他們背后不上學的原因,其實是比低年級的孩子遇到的困難更多。
他們會遇到如下的困難
1. 暑假作業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害怕老師批評
2. 對學業難度加深有莫名的懼怕,害怕自己跟不上學習進度
3. 失戀:喜歡的男生和女生是同班同學,被拒絕或分手后感覺羞愧。
4. 小團體糾紛,感覺自己很孤立,害怕受到傷害。
5. 被學校的黑社會收保護費,沒有能力支付。
6. 不喜歡任課老師的教學模式
7. 學習壓力太大,自我沒有辦法疏通調試心理
8. 討厭一整天在學校呆著學習,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9. 害怕學業上競爭中自己處于劣勢。
10. 生理上的自卑感。
11. 家庭遇到困難.(父母的婚姻困難,家庭突如其來的經濟困難,家庭的重要養育者發生重大疾病或去世的哀傷)
初高中生的上學困難,會比低年級的孩子多以病了的軀體化形式體現出來。
如:發燒,頭疼,頭暈,惡心,失眠多夢,月經期混亂,乏力,手淫多度,腸胃炎,厭食或暴食等。
家長一定要細心的留意和觀察孩子不上學后面的困難,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幫助到孩子。
家長可以嘗試一下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1. 不上學不代表孩子不學習知識了,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通過學習成為社會人,包括我們自己作為家長,我們的學習的歷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放下父母的權威感,聽到孩子的訴求,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尋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途徑。
2. 在生活中盡量的爭取多時候和孩子一起游戲和一起相處,
3. 學習困境的孩子,家長可以對孩子的成績不做出要求,理解孩子,讓孩子度過緩沖期,只是讓他盡可能的聽課,完成老師作業,不會做的題型找老師和請補課老師周末解決。
4. 對失戀的孩子,必須安慰孩子和鼓勵孩子走出失戀,并告訴孩子,其實對方也有這樣的尷尬,初戀是美好的,要珍惜你們過去的美好,理解對方和寬恕自己。
5. 孩子在學校中遇到欺凌了,家長一定要站出來保護孩子,與學校老師報告,避免孩子再次受到傷害。
6. 學習乏味,失去生活意義的孩子,并且是看起來喜歡睡懶覺,整天只想在床上呆,不想出門和上學,沒有食欲,就需要考慮孩子是否有抑郁,需要找心理咨詢師做治療。
7. 害怕競爭關系,在競爭中缺乏勇氣,這樣的孩子,通常和父母匱乏鼓勵贊賞有關系,缺少自信心了,所有父母要多肯定和贊美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8. 生理上的自卑感,鼓勵孩子和同性父母交流,坦誠說出來,或者預約醫生和心理咨詢師咨詢了解性常識。
9. 父母婚姻遇到瓶頸,必須真實的告訴孩子,并表明父母態度:是父母的婚姻出現問題,父母有能力去解決,這是父母兩人的事情,我們是否離婚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一直會保持對你的愛和關心。
10. 重要他人病重或去世,鼓勵孩子說出對這個長輩的愛和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