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青少年的精神分析(四)

《青少年的階段》

 

    我希望大家應該很好理解的是:青少年期,他需要重新連接他的童年期和潛伏期,為什么?因為前者給予了他青少年期工作的材料。青少年期帶來的是一個新的組織。

    我們回顧第一天我們給予的,整個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之間問題的轉移:童年期是——孩子從哪里來?青少年期是——我的父母從哪里來?童年期問的是——人死了到哪里去?青少年則是——我與我的祖先是什么關系?昨天我們說了,從童年期到青少年期中間還有一個階段——潛伏期。今天我們在青少年期的問題中繼續往前走。

    今天講的是,整個青少年期的過程,它作為時間的階段,從開始到結束,有一個過程。我們是從沖動的概念出發的。那么我問一個問題:大家是否知道弗洛伊德沖動的概念?是否需要我講一下?

    弗洛伊德有一個天才想法:就是人類不是由自己的命運給定的,不像一個機器和動物。在人和他的世界之間存在著語言,這個語言觸及到了身體,而這個觸及了身體的語言是精神分析最為關注的。比如說,西方的醫學,它是建立在人像機器一樣的假設,才有了解剖學,同時也正是有了這個假設,才有了整個西方醫學和解剖學的探索和研究、進步;在相當的心理學家中,他們把人考慮成了計算機。而精神分析考慮的是,人和他語言的關系,人和他欲望的關系,而精神分析所謂的這個關系,不是說什么是語言,什么在講,這是語言學的問題,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界限,精神分析感興趣的問題是:當他講的時候,發生了什么?這個是和精神分析臨床的實踐聯系在一起的,精神分析不是說這里有一個物質的設置:這里有一個沙發床,這里有一張椅子。這個基本的規則僅僅告訴人們的是,并不是你想說的這個東西重要,而是說,當你在說的時候,發生的事情更重要,我們更多考慮的是這個發生的事情。這樣一個基本的規則是為了讓我們的無意識動起來、起作用。為了讓無意識起作用、運轉起來,那么在意識的言說中就會有一些事故,比如語誤就會冒起來。在一個無意識講的時刻,弗洛伊德把它稱為“無意識的形成”。弗洛伊德把無意識的形成分成幾個部分,一個是夢,一個是癥狀,一個是妙詞,一個是語誤,還有的是過失行為。弗洛伊德的思想在上世紀20年代傳到中國,首先是幾個講座,但是真正嚴肅的研究弗洛伊德和引入中國的是高覺敷先生。在你們之間,僅僅是具有分析經驗的人,才能理解分析中間發生的事情,就是無意識的運轉,也就是當你們在分析中間言說的時候,有時候會冒起來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往往是你無法理解的,這些東西如同一些事故,讓你是非常驚異的,而這個驚異正是精神分析臨床的精髓,而另一方面,這個責任——你作為一個分析者來說,你對在分析中發生的:自己想講的和突然冒起來的東西。自己對此負責任。所以說,是兩個東西,一個是驚異,一個是責任。為什么是兩個東西?因為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會有一些語誤,我們會糾正它,然后就過去了;而在分析中,恰恰是語誤的凸冒作為一種驚異,我們會停在那里,說,你看,這里有一個無意識的呈現,這里有一個意識的洞,這就是責任。剛才我們描述的驚異和責任,實際上在孩子那里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孩子在那里做游戲,當他有一個語誤,他是沒有意識到的,他會繼續做游戲,他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只有到了青少年期的時候,這個時候當他有一個語誤的時候,他就會提出一個問題:我是誰?然后當他有一個夢的時候,他會提出一個問題:我是誰?當他有一個妙詞的時候,他也提出一個問題:我是誰?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他會在這個凸冒的地方停下來,來思考:我究竟是誰?有一些精神分析觸及到的問題是心理學沒有什么貢獻的,就是這個誤會、誤聽和詼諧,這些東西對于心理學來說,很難處理。你們在學習精神分析的同時是否也學習心理學?是否學過量表?是否學過羅夏投射測驗?在這個投身測驗上,我們能看到我們剛才的問題,但是在絕大多數的測驗中,所有的結果都是預期的,他們沒有任何的詼諧,那么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詼諧——心理學家做實驗的對象,如果沒有任何詼諧的話,實際上他們就是具有嚴重疾病的人了。詼諧是非常的重要,弗洛伊德專門寫了一本書來談這個問題,拉康好幾次說,能夠詼諧就是健康。所謂詼諧就是能夠嘲笑自己,這樣一種能夠嘲笑自己的東西在青少年期之前是不存在的。孩子會很可笑,讓你發笑,在分析中,你會講很多可笑的事情,這是沒有禁止的,孔夫子說過,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具有熱情。對于亞里斯多德來說,對于一個哲學家來說,一個首要的特征就是能夠感到吃驚。這個不是亞里斯多德主義,也不是儒家,而是作為精神分析家的第一個能力,就是熱情和吃驚,就是說不要害怕無意識。我想這個詼諧就是說,不要害怕無意識。這個也差不多是,青少年的問題:我怎樣才能不害怕我的無意識?怎樣我才能夠不害怕我居住在語言中的獨特方式?正是這樣我們能夠看到他的情緒和性格,分析者在分析中發生了一個變化,從非常焦慮到非常的輕松愉快,經常這樣一個決定性的變化的因素就是妙詞,有一個突然的凸冒以后,就構成了一個變化的分水嶺。弗洛伊德當時在巴黎和神經學家工作,同時也在南希和神經學家工作,那么這個時候,在這個工作期間,他注意到了,顯然是身體在講這個事實。這個身體講述著歷史。在和癔癥患者的工作中,弗洛伊德注意到,這個身體傳遞著信息。這些信息系帶著一個創傷性的回憶,另一方面這些信息也傳遞著主體的欲望。弗洛伊德感興趣的是,這個主體不是作為自己歷史犧牲品的主體,而是作為自己歷史創造者的主體,同時他不知道自己是作為自己歷史創造者的主體。弗洛伊德遇到的問題是我們應該理解的,它是作為分析家的我們感興趣的東西。

    弗洛伊德當時在沙柯教授的門診看到了什么,當時沙柯教授是一個大教授,那么他就必須嚴肅的對待一些事情,嚴肅的在他的門診工作。所謂沙柯教授做著自己臨床,因為他想顯示,一個生物學的身體和癥狀之間的連續性。每個星期五的早上,很多學者和學生,包括弗洛伊德,很嚴肅的坐在那里,這個時候沙柯教授就來了,有兩個秘書。這兩個助手就將兩個病人引進來,一個女人一個男人。這個女人不能夠走路,她因為癔癥性癱瘓而痛苦,是由這個醫生將其扶住的,而另一個男人是相反,是無法停下來,不斷的抽搐,非常的恐怖。這個沙柯他有一個很強的催眠的能力,通過他的手一揮,這個癥狀就消失了。

    對于這個女人來說,她原來是行走正常的,但是她丈夫的父親給她提了一個性方面的建議以后,她就不能走路了。在這樣一個事實中,弗洛伊德發現了一個問題,經常是一個外國人發現了法國人發現不了的問題。“我不能走”,這個癔癥患者不能走路的身體實際上說的是一個句子。Marcher,除了“走”的意思以外,還有“行”的意思,這個時候意思就清楚了,也就是公公對她說:我們睡覺。她對公公不能說不,而只能用身體來說“我不,我不行”,她用身體將這個“不”表達出來,就是不能走路,而這是弗洛伊德在癔癥患者中讀到的東西,其他人都沒有讀到,包括沙柯。為什么弗洛伊德讀到了呢?是因為在催眠中,這個女人講了這個故事,而當她無法走路的時候,她對這個故事沒有任何的記憶。而在一個催眠的狀態中,她開始動起來,有了回憶,也就是說,有了癥狀就沒有回憶,有了回憶就沒有了癥狀。

    對于這個不斷動的男人來說,他在沙柯將其進入催眠以后他就安靜下來了,他開始講童年的一個記憶:他小時候他和自己的兄弟坐著馬車進入森林的時候,這個時候雷雨大做,他的兄弟嚇得發抖,而他當時沒有表達出來,于是變成了癥狀。在催眠中,我們有了回憶而沒有癥狀,弗洛伊德對此很有興趣,而對于沙柯來說,他沒有什么興趣。沙柯感興趣的是另一個方面,是催眠的效果。他通過催眠讓這個不動女人的像那個男人一樣動,而讓亂動的男人像這個女人一樣不動。他做這個不是好玩,而是為了證明,在精神和身體之間,有一個獨立性。為什么沙柯對此有興趣的呢?是和當時醫學的背景聯系在一起的,為什么?所謂實驗的醫學,是在1860年,Bermond發明和建立了實驗醫學,接下來神經學的創立是在1860-1890年,Broca,Cajar,Wernicke,Notthangel還有Freud,他們建立了神經學,當實驗醫學建立起來以后,就是神經學,弗洛伊德對此有很多的研究,對癔癥的研究是和神經學是聯系在一起的,當時癔癥的臨床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問題上:軀體和精神的關系?人們想回答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人們的興趣在于,精神對于軀體的權力,如何這個精神能夠支配身體。精神對于身體的權力是一直以來所有醫生的興趣,只是實驗醫學和神經學建立以后,這個問題以一種新的形式被建立起來。當時實驗醫學的建立采取的措施是,把精神和軀體切開,它要確定一個功能、一個器官和一個疾病的對應性,當時神經學的研究也是沿著這個思路:大腦特定的部分聯系著一個固定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關于弗洛伊德神經學的第一個工作就是關于語言的障礙。

    有了這個背景以后,我們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研究的歷程,1891年Freud開始了一個對于失語癥的研究,1894年是一個精神治療,1895年,他的兩部著作《科學心理學大綱》和《癔癥研究》,1899年到1900年是《釋夢》。有了這個編年順序以后,我們可以發現,弗洛伊德的興趣和沙柯的興趣不是一樣的。我們關于他們兩個興趣的差別,我們有一個物質性的材料來說明它:當時沙柯在每個星期五上午會診的時候他會解釋,這個時候弗洛伊德做了很詳細的筆記,他想將這個筆記翻譯成德文發表,同時在筆記中做了很多自己的評論,這個沙柯并不知道。那個時候弗洛伊德從維也納過去到巴黎,類似于一個鄉巴佬。就類似于一個農民進城了,沙柯當時是很大的教授,如同我和霍大同一樣,當時弗洛伊德確實如此,他到巴黎就類似于農民進城,你們有機會可以看到他當時給自己未婚妻寫的信,沙柯當時就是在云端上一樣的人物。

沙柯當時的興趣是要證明,精神相對于肉體的獨立性,同時精神能夠支配肉體。因為實驗醫學發明的是一個沒有大腦的身體,而神經學討論的只是一個沒有身體的大腦,沙柯的野心是說,你們雙方都有問題,這里存在著一個大腦,這個大腦對軀體有一個支配,大腦出現了問題能夠導致軀體的紊亂。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大的雄心壯志了。弗洛伊德的興趣相反,他是想說,為什么在催眠的狀態中沒有癥狀而有回憶。這就是我為什么離開了沙柯而來到了成都,提著一個小包順利的通過了海關,這時有我這個教授和霍大同教授,與處在訓練分析中的分析家們在這里。我們在這里討論的問題仍然是弗洛伊德的問題:為什么在催眠的狀態中有回憶而沒有癥狀,而在一個清醒的主體中,沒有回憶,而只有癥狀。

為了討論剛才弗洛伊德有興趣的問題,我們必須保持在沙柯會診室的記憶。對于這個不能停下來的男人來說,在森林中被雷電所嚇的記憶是一個創傷性的記憶,而對于不能動的女人來說,她的記憶涉及到的是自己主體的位置,也就是她作為一個主體來說,面對一個彼者提議的回答。同樣是癥狀,同樣是記憶,它們的內容不是一樣的。這樣我們強調我們記憶的區分性,是為了我們在接待一個神經癥的時候,我們的工作不是讓他僅僅讓這個創傷性的記憶浮現出來,還要讓主體對這個創傷性的記憶的回答浮現出來(當時這個被雷電所驚嚇的男人,通過自己的身體對這個記憶有所回答)。我們剛才所說的是弗洛伊德對此的回答。當時沙柯想了解,一個創傷性事件和一個癥狀的因果關系。弗洛伊德也是討論因果關系,但是他講的因果關系是,一個外部的事件,一個外部的雷電和提議,對此主體的回答,這樣一個和癥狀的因果關系,這個時候弗洛伊德就把一個外部世界的關注轉到了對主體內心世界的關注,有這樣一個轉移。同樣也是,弗洛伊德在和青少年的工作中,他才能夠理解和讓我們理解,在一個創傷性的事件中,包含了一個主體的回答。這個時候,當時弗洛伊德帶了關于安娜 O的個案和沙柯討論,而沙柯對此沒有興趣,于是他經過思考,寫了《癔癥研究》。癔癥的出現是因為身體的妨礙導致的,所謂癔癥的軀體癥狀主要表現在癱瘓,是對身體的妨礙。安娜O就是手的木僵。安娜O手臂不能動,因為當時弗洛伊德做的也是催眠術,當她還是少女的時候,在她父親要死的時候,她和自己母親和姐妹就是競爭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她獲得了成功,她能夠在她父親身邊照顧她父親,因此她睡眠得很少,在一種半睡半醒的情況下,她看到有一條蛇在她父親的身上,于是她就想去抓住它,但是馬上這條蛇就在她的手臂上了,同時她看到她的手指頭都是一些小蛇。如果我們檢查這個記憶,這個回憶本身不是敘述的一個創傷性的情景,不像那個男患者,我們實際上看到的是一個精神的運動:我是想還是不想觸及我父親的身體。這里有一個“是”還是“不是”,正是弗洛伊德所說的“對立性”。在這個男患者經歷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外部的世界影響了他的癥狀,但是在安娜的個案中,我們可以看到不是一個創傷性的事件引起了她的癥狀,這個時候,弗洛伊德說,需要一個解釋。而這個創傷性的核,經常是由“是”或者“不是”構成的。經常的是,如果一個事情需要解釋,就需要一個解釋者,他解釋的是什么呢?他解釋的是二元的沖突,欲望。也就是說,癥狀是需要一個解釋者的,類似音樂是需要一個演奏者的。因此弗洛伊德假設,所有的癥狀來自于一個創傷性的情景,而癥狀需要獲得一個解釋。這就是意味著,無意識不是一個病理性的形成,而是無意識在尋找著解釋者。如果意識的知識是說,我不愿意知道我愛我的父親,那么在無意識中顯然存在著另一個知識。弗洛伊德的發明是,無意識試圖變成意識,而這個無意識試圖變成意識的過程是借助著一個解釋者實現的。對于這個解釋者,拉康給予了一個名字“被假設知道的主體”,而這個被假設知道解釋無意識的主體,是通過恨和愛組成的。而在不背叛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基礎上,我給予這個解釋者一個名稱“精神分析家解釋的功能”。這個精神分析家的功能當然意味著分析家,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分析家會給一些解釋,但是他要分析者成為自己無意識的解釋者,在這個意義上說,是分析家的功能,而不是分析家的解釋。

    這是弗洛伊德在他《釋夢》的第七章中說,他說,不僅僅是他自己解釋夢,同時讓他的分析者學會解釋自己的夢。對于弗洛伊德來說,不是這個夢能不能記住,而是兩個夢的版本的差別,同時弗洛伊德也要求說,你對自己的夢想到了什么。通過這個過程,分析者就成了自己的分析家,對于他的夢,他的癥狀,他的無意識。補充說,正是在青少年期的時候,主體才有興趣或者這樣一個精神分析家的功能,也就是說他對一個問題感興趣:我這個身體制造了什么?因為他所有的身體的功能:吃東西,性的特征,目光等,再也不是自然的了。這個時候特別的,他的性征不是注定的,而是和他的沖動有關系,還是和一個彼者有關系的一個東西,因為對于青少年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快樂的問題,而是一個欲望的問題。通過這樣我們才能講沖動,但是這是明天的話題。我們概括一句:沖動——口腔的沖動,肛門的沖動,攝取營養的沖動,總是和彼者聯系在一起的。對于青春期我有很多的事情要說,但是明天我要說的。

問:在當前青少年分析中,癔癥的比例多嗎?

    我認識你,前天你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復雜,首先要明白癔癥的形式和青少年之間的關系,在1915年,弗洛伊德就說,青少年首先是從癔癥出發的。我明天將詳細的說。

    第二個問題是說,如果我們要講轉移和沖動的話,我們必須從癔癥出發,是在對癔癥的研究中,弗洛伊德發明轉移和沖動的概念,同時這個問題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我在巴黎和我的學生就遇到了:這個癔癥模型的地位是什么?所謂這個模型的地位是說,癔癥和青春期的關系是A因此就B,還是A如同B,抽象的說,也就是說青少年期如同癔癥,還是說這個“如同”不是這樣嚴格的。

    在當時弗洛伊德癔癥的概念中,是圍繞著幻想和誘奸,相對于父親誘奸的誘惑提出的,但是在現在的臨床中,發現,女孩子的癔癥是和母親有關系的,是和拉康這些分析家有關系的?,F在的發現是,這些抑郁性的癔癥是和母親有關的。抑郁性的癔癥是我們在青春期的少年身上經常遇到的。這是拉康第四個討論班談到同性戀和杜拉癔癥的時候談到的。

問:在來做分析的小孩中,他們也有分析家的功能,是怎么回事呢?

    你這樣說,是不容懷疑的,那么對于你能不能夠解釋,對你來說什么是分析家的功能?能不能給一個例子。(我接待小孩,他們的父母希望我能幫助他們,他們每次來我都能夠看到,他們都有解釋自己的欲望)孩子對于自己有興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區分無意識和意識的差別,不能說孩子對自己生產出來的興趣,而是對自己身上彼者位置顯示出來的興趣,是孩子對自己的突然性、驚異性,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的。在溫妮科特《游戲和現實》中談到,孩子在游戲的時候不僅僅是在玩耍,僅僅是被刺激,他自己非常專注的游戲,在這個意義上說分析是可能的,但是這不意味著,根據我接受孩子和青少年的經驗,并不意味著他能夠成為他無意識形成的解釋者。

這個差別是說,青少年知道他自己是一個被切分的主體,孩子是誕生在這個被切分的主體中,但是他不知道。正是因為他本身自己的主體是一個被切分的主體,他才在自己的幻想中創造雙倍的東西,恐懼的動物等等,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主體是被切分的。我想在這里閱讀的是弗洛伊德和拉康,還有一點溫妮科特,因為拉康的基本的概念使我們能在整個國際精神分析共同體中獲得一個討論。當主體被切分,在拉康那里是S1和S2,拉康說這是隱喻性的。這在兒童那里就存在了的,但是在青少年期時,這個時候青少年才將主體的切分主觀化,他就開始注意到問題,提出問題,并且想理解它。

問:你講了主體與鏡子的關系,我想,主體的與鏡子的關系都是被他人給定的,我覺得是不是都是父母給定的,那么這幾個時刻的差別是什么?如果都是父母給定的,那么又來尋求父母的證實,是怎么回事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不知道是否這里是有一個關于證人和第三者的混淆。不是主體在鏡子中認出了自己,而是主體能在鏡子中認出了一些特征,而是這些特征對他講,我要講一個很好笑的例子,這是一個很好的語言對形象的效果。

當時有一個英國的考察隊到毛利去考察,那個時候還沒有照相機,在考察隊中有一個畫家,他很有名,是一個大畫家,他也跟著去了。因為沒有照相機,他就利用畫畫,畫各種人物和風景,他就把所有的毛利人的頭目都畫下來了,畫得非常逼真,那個時代還沒有超現實主義,就是寫實主義,因此畫得非常的逼真。但是所有的毛利人和頭目都不認識畫中的形象,對于這些英國人來說,這些畫非常的像了,但是這些毛利人都不認識;但是他們船上有一個廚師,他也是英國人,他沒有學過畫,但是他喜歡畫畫。這個廚師沒有事情的時候他也畫這些人,畫了人以后,所有的毛利人都認出了畫中的是誰。差別在哪里呢?差別在于,畫家自己有一個殖民主義的思想,他覺得這些人都是土人,這些土人在臉上和手上就做了很多的紋路和圈,他覺得這些很土,就沒有畫這些圈圈,畫中的人就像西方人一樣,白白凈凈的,但是這個廚師沒有這個想法,于是他看到是什么紋路就畫什么紋路,所以說這個廚師畫的大家都認得出,而這個畫家畫出來的,大家都不認識。這一類的例子在我的旅行袋里面非常的多。

    當我們在鏡子中看到我們自己并且說“我”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鏡子中的形象具有一些特征,這些特征告訴我,是“我”,因此這些特征是語言的,它告訴我,這是我。當你看到另一個不是你,實際上是這個特征告訴你不是你自己,也就是說鏡子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物介,還有一個功能是,把詞反射給我們。也就是說,在這個意義上,詞起了鏡子的作用,讓我們看。在青少年來說,能夠反應自己的詞出了問題,沒有作用了,知覺有了一個扭曲。(這個時候為什么父母沒有給他新的詞呢?)是因為孩子對父母現在說的沒有興趣,他希望在父母之外有一個人來對他說,他不愿意成為一個讓父母親高興的孩子。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完全認同父母的欲望,所有的東西都是屬于我們的,我們要區分,理想的自我和自我的理想,理想的自我是自己身體的形象,自我的理想是勾勒自己形象的詞。童年期的時候兩者是在一起的,但是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兩者分裂開了,比如厭食癥,她要在外面找到一個理想的自我,比如一個模特或者演員,這個時候她發現自己的形象和理想差得太遠,于是就要讓自己瘦;弗洛伊德的同性戀也是這樣,這個女孩要先愛上一個自我的理想——女士,回過來才能愛自己,這個時候她需要一個第三者的確認——父親,這個理想也告訴她不可能,于是三者沒有區分開,她就不能夠承受了。

所謂這個時候的證人是證明,這個理想自我和自我理想的距離,需要第三者來證明,表達的是這樣的關系。必須要強調的是,自我和理想的關系是愛的關系,而不是性的關系,而正是和自己理想的關系保護著她、避免一個性的關系。我非常感謝你的問題,我覺得你是一個分析家,這個問題使我做了一個對明天課的準備。

問:對于詞的反射,扭曲的反應,但是有些孩子缺失了一些詞,他們沒有被自己父母照顧,他們是不是以后會出現一些問題,在心理咨詢的時候,咨詢師會干預和重建這個過程,我對精神分析很好奇的是,分析家如何重建這些缺失的詞?

    我遇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對無意識材料的釋意,不是通過一個意識層面的解釋能夠建立的,一個意識層面的解釋僅僅是把一個詞一般意義上的意思給了孩子。第二個困難是,我對分析家講,如果我要講我的工作中講,大家都能理解,如果我對一個沒有分析經驗的人講,這個人是無法理解的,如果你要了解分析,你最好是有一個自己的分析經驗。

顯然我沒有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很重要,而我的回答也許同樣很重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史并非過去!——狼人悲劇的一生
青少年議題:做男人還是做女人的困難
邊緣型人格障礙被稱為“咨詢師殺手”? | 邊緣個案新課首發
精神分析行動的指導原則 譯者:李新雨
翻譯 | 拉康的對象小a及其運用
弗洛伊德的無意識與我們的無意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呈贡县| 皋兰县| 阿合奇县| 武山县| 洛宁县| 招远市| 唐海县| 额济纳旗| 乌恰县| 获嘉县| 社会| 武夷山市| 永宁县| 鄢陵县| 独山县| 静乐县| 吉安县| 永州市| 三原县| 论坛| 甘南县| 沂水县| 遵义市| 沾益县| 吉水县| 中西区| 屯留县| 涿鹿县| 府谷县| 合江县| 镇康县| 嘉鱼县| 咸丰县| 徐水县| 介休市| 宽甸| 伊宁市| 巴楚县| 哈密市|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