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有語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人生修養箴言……
1.享不了洪福就享清福。一個人如果實現了俗世理想,成為達官顯貴,那么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沒有實現俗世理想,那么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沒有人能同時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從這兩種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樂趣。
2.變通,是人生的萬向輪。“兵地常勢,水無常形”,我們在處理各種事物時都要能夠做到隨機應變,因勢利導,不墨守成規,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勢不踐小諾,處大事不拘小禮,從而達到變則通,通則靈,靈則達,達則成的理想效果。
3.不要做自己心靈的綁票者。我們的一切煩惱都源于欲望,因為欲望是無限的,而能得到滿足的欲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一生煩惱不斷。減少煩惱的秘訣是限制自己如蛇的欲望,解救被功利之魔綁架的心靈。
4.自己發達時,莫忘幫助他人發展。先行登上崖頂的人,不要只顧自己極目四望看萬壑風光,而應該向崖底扔下一根繩子。如果你這樣做了,那些在下面苦苦攀爬的后進者向你仰望時,會像看一尊山神。
5.太極般的處事技巧:虛與周旋。虛與周旋是一種表面順隨,實際上是敷衍應付的態度。對于有些人胡攪蠻纏,我們既跟他講不清道理,也犯不著與他針鋒相對,于是便采取這種虛與周旋的態度。虛與周旋是一種有用而又有效的處事技巧。
6.欲成大事恰恰要看淡得失。走向大成功的路上必有大摔打,看淡得失便會增強承受能力。我們空手而來本不擁有任何東西,中間短暫的擁有則是上天的恩賜,如果失去也不過是減少了所得。如有這種心態,肯定比患失更易獲得成功,心理也會很健康。
7.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一個人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一個人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對于心胸開闊的人來說,山河大地,有情人生,一切都是可供享用的資源。同時,他更能裝天下難裝之事,容天下難容之人,成就畢生偉業。
8.可以讓人幫你買鞋,不可讓人代你走路。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是接受別人的幫助也必須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別人的腳步注定是別人的去處,自己的雙腳走出的是自己的路。人生于天地之間,自立自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9.寬容是互贈的禮品,苛求是對刺的尖刀。寬容是互贈的禮品----你能寬容別人,別人也不會難為你;苛求是對刺的尖刀-----你苛求別人,別人也不會饒了你。在寬大平和之中,認識這世界的可愛和可贊之處,才不辜負我們這難得的一生。
10.中庸之道的生活智慧。在與人類生活問題有關的古今哲學中,還不曾發現過一個比中庸學說更深奧的真理。這種學說,就是指介于兩個極端之間的那種有條不紊的生活。這種中庸精神,在動作與靜止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
11.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個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身要有才能。并且你還要深信,自己的才能總會派上用場。上蒼讓你誕生于世,絕不是毫無理由的,完全是因為這個世間需要你們這一個角色。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個位置,并發揮作用。
12.行動的意義勝于一切。“現在就去做”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它會幫你抓住寶貴的剎那,幸運之神很可能就在這剎那之間投入你的懷抱。但如果一旦錯過這個剎那,很可能永遠不會再碰到。
13.良藥苦口,喂藥時別被對方噴到你臉上。朋友的真正價值就在于關鍵時能提個醒兒,走錯了路時能幫著扳扳道岔子。可要注意的是,當一再規勸仍然不被朋友接受,甚至還誤會我們的用意時,我們明智的做法是“差不多就行了”。
14.慷時間之慨的人,命運會對他很吝嗇。只有惜時如金的人,才會成為人生的闊佬。
15.忍不下一個耳光,有可能被割下耳朵。你看這個“忍”字造得多殘酷----心上插著一把滴血的刀,從字面上就能看出,人們在忍耐時內心是非常難受的!雖然人們有許多難忍之忍,但還不得不忍。有的忍不但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種大智大勇。
1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和憂愁,是起因于以前沒有深思熟慮的作為;同樣的,今天的作為如果未經長遠的深思熟慮,將來必會嘗到苦果。有些人之所以被稱為高人,就是因為他們善于高瞻遠矚,往往比常人多看三兩步,多做三兩手準備。
17.曠達之人會隨遇而安。學會曠達,我們不再因生活中所謂的煩惱而憂心忡忡;就會站在人生另一個高度上去看待和審視周圍的人和事;就會走在時代的前列,我們就會以一個過來者的身份出現在他人面前。
18.寧做傻中奸,不做奸中傻。傻中奸者是一個戰略家,最終能贏得一場戰爭;而奸中傻者只有一個戰術家,充其量只能贏得某場戰斗而已。
19.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建立外功。如果你沒什么本事,那么別人不了解你是件好事,因為你的無能得以掩藏;如果你很有本事,那么你也別怕自己暫時的默默無聞,因為你的本事是掩藏不住的,就像燈絲兒藏不住電一樣,它總會放出光芒的。
20.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容易成功。只有去做真心喜歡的一件事情,我們才會成功。原因很簡單,真正的喜歡投入就多,能量一充足,就可以發電,電能一充足,就能把事情玩得很轉。
21.講道德是一種立足長遠的好投資。德性是具有磁性的,久而久之,有德之人的周圍就會聚足人氣,而且芳名遠播,形成一種無形而又無價的品牌,這是成功的最大助力。
22.能使耳朵增值的不是金墜,而是傾聽。善于傾聽的人,才會像一個精細的淘金匠那樣,從別人大量語言礦石中提煉出我們最需要的成分。
23.你資歷再深,也決不可輕視新人。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征,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過程,也是繼承前人、超越前人、開拓新的生活、創造新的輝煌的過程。縱觀歷史長河,正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24.要做你所在行業的通才。你一定要在自己的領域成為絕對的內行通才,這樣才能盡快獲得事業的成功。
25.許諾如負債,到時必須還。言而無信的騙子遲早是要倒霉的,即使人家不報復和懲罰你,你的信譽和人緣也必然會損失殆盡,你的各種機會也就沒了。行騙最終是要付出慘重代價和高昂成本,因而做的是一樁得不償失的賠本生意。
26.善事做了再說,以后自有成果。盡管有人在做善事時,只是按照良心、道義和仁愛在行動,并沒有想要也沒有想到會有回報,但一個人把善事做出之后,是不可能在世間不產生任何反響的----知恩圖報之心,人皆有之。
27.有病不怕治,有錯不怕改。錯誤是難免的,庸人忙于掩飾錯誤,而有心人不但敢于承認和改正自己的錯誤,還能從中提煉出智慧,化作走向成功之途的路費。
28.不要時時賣弄自己。人可偶爾露崢嶸,關鍵時候顯身手,時機成熟時一鳴驚人。如果時時都想賣弄自己,則十個有十個要失敗;有城府者藏才隱德,謙虛謹慎,以弱制勝,將這些作為任重而道遠的護身符,比別人成功的機會更多。
29.不要不懂裝懂,自欺欺人。客觀地正視不足,果敢地采取舉措,就會最終填平欠缺。而對不足遮遮掩掩,試圖文過飾非,則必將永遠無法取得進步,再博學的人也會有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智者常以虛心好學的姿態出現于人們面前。
30.猶豫就是成敗之間搖擺不定。猶豫越久,就越容易銷磨信心和意志,喪失成功的時機。從最糟的結果來說,如果一個較差的決定是比較早做出的,出了問題你還有補救的時間;而一個決策的作出如果既差又遲,那么你連補救的余地都沒有了。
31.固執者就是握著紅烙鐵不撒手的人。固執會把一個聰明人變成傻瓜,過度地堅持意味著把自己逼上絕路。為人不要太固執,必要時就要放下自己的一切成見,這樣才會別有洞天。
32.要讓工作成為樂趣的源泉。任何一項事業的背后,都需要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作為支撐。這種精神就是要像信仰神祗一樣信仰職業,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工作的敬業精神。
33.巧舌可免禍。中國人常說禍從口出,卻很少強調口能免災,這對我們的嘴巴是不公允的。在關鍵時刻如商業談判、法庭辯護和解除誤會時,若嘴巴不幫我們的忙,我們就會遭受重大損失。至于嘴巴能幫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我們舌功如何了。
34.捧場都上場,拆臺都下臺。在任何一個團體內都需要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拆臺,這樣才會共贏。
35.不該你干的事就別干。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位置和權限,如果越位去考慮或從事自己權限之外的事,你就要承擔本該由別人來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干好了,等于搶了別人的機會和功勞,干壞了是自取其辱。
36.要做一個看時代臉色行事的人。一個人能審時度勢是很重要的,有了這種本領便會知道自己當下應該采取何種姿態,今后應該往何處行進,否則就會成為一個精神上的肓者,像一只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
37.人人需要贊美,你我皆不例外。人性中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一句真誠贊揚的話,有時能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也能改變別人一生的命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善用贊美之法,會在交際中起到意想不到的奇妙作用。
38.要看日出的人必須守到拂曉。成功是聚沙成塔的結果。有駱駝一樣的耐心,才能找到事業沙漠中的綠洲。真正的成功是需要時間的,而恒心和堅貞就是能幫助人們取得最終成功的一種偉大的優點。
39.熱愛節儉是一切美德的根本。儉的本身需要約束,需要克制,所以儉的過程可能是有痛苦的。但是,有了約束,有了克制,人就降低了奢望,抑制了貪欲,減少了煩惱,因而儉的結果往往又是幸福的,快樂的。
40.凡事要多為別人想一想。我們眼里要有他人,心里也要為別人著想。這世界并不是我一個人生活在其中,這世界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人,他們和我一樣,我生活,也要讓別人生活。
41.有了成績不要居功自傲。每個人都在試圖成為重要人物,都可能是功勞的競爭者。如果你居功,那么你的功就可以被爭奪和駁倒;如果你不居功,那個功也就無法從你身上拿走----因為那個功根本就沒有提出來過,怎么可能被爭奪和駁倒呢?
42.做事要有分寸感。一個有分寸感的人,就是一個做事得體、說話微妙,言行進退有度的人,在剛柔張弛之間透出一種力量感和智慧感。這樣的人,在成功的路上必定會走得順風順水。
4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考慮好什么才是完成這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和手段。找到并利用好這些方法和手段,肯定會使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