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一組清末時候的老照片,感受一下那滄桑巨變,定會感慨萬千!
遴選一組清末時候的老照片,感受一下那滄桑巨變,定會感慨萬千!
清朝入關后,男子要剃發留辮,為此也曾經抗爭過,魯迅先生也曾一針見血的評價:“清軍入關屠盡明朝漢人的骨氣廉恥。”可辮子若是不梳洗,遠遠就能聞之作嘔,于是一個新的行業也就隨之而來,這就是剃頭匠,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冬日里,祖孫三人在墻角的柴垛前,邊曬太陽邊吃飯。臉上盡顯無奈,窮苦百姓的生計就這樣。一日三餐都是一個大問題。
端著大碗喝水的清朝男子,穿的都是粗布衣服。又笨又重,和電視劇里差別很大。
街頭拔牙的場景,器具都扔在地上,也不用消毒,直接開拔,估計一般人都承受不住。
拿著鳥槍的清朝兵丁,身形非常單薄。清兵武器簡陋,鳥槍(火繩槍),是英國士兵爺爺的爺爺使用過的古董槍。射程短,精度差,還常有炸膛的危險。鴉片戰爭后,朝廷才開始裝備洋槍,可鳥槍還是存貨不少。到了19世紀末,才換裝成近代步槍。
京城的一處角樓,一支駝隊經過。駝鈴聲由近及遠,很有歷史的厚重感。從圖中可以看到角樓頂部已經坍塌,也沒有得到修繕。可見當時朝廷財政捉襟見肘,如今那角樓早已拆得一干二凈。
三位小太監,高矮不一卻也是眉清目秀。若是還有其它生路誰也不愿意進宮當太監,因為成為太監有一關最難過,關乎生死。這就是“凈身”,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而且太監選拔也很嚴格,相貌言談舉止都要考察一番。太監一干就是一輩子,轉行都不可能。
墻皮脫落的午門,一片荒草。八國聯軍侵華后,慈禧去了西安,紫禁城被聯軍占領。除了留守太監,偌大的宮殿幾乎荒廢。雄偉壯觀也在斑駁中變得破敗不堪,成為歷史的一個側面。
犯人在街頭被處決,到處都是圍觀的百姓,里三層外三層。清廷要“殺一儆百”,百姓卻麻木不仁。史料記載,即便是“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行刑,百姓都在歡呼雀躍,更不用說這些理應當斬的犯人。
大戶人家的全家福,兒女雙全。女兒小家碧玉,兒子也是十分帥氣。
一位出嫁的新娘在化妝。愛美之心自古有之,何況出嫁的女子,更是對自己的容貌非常在意。不過圖中的女子面無表情,雖然濃妝艷抹,對于自己的婚姻大事心生忐忑,不知道自己的新郎長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