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新冠是中醫里面的傷寒,也有人說新冠是中醫里面的溫病,筆者認為其實這個問題沒必要過度爭論。溫病與傷寒之間并非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同樣的新冠病毒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域,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癥狀表現不盡相同,有的可能表現是傷寒,有的可能表現是溫病。
即便是同一個人,疾病也是一個動態過程,尤其是瘟疫這樣的疾病,不能刻舟求劍。筆者趙巖遇到有的患者第一天發病,惡寒、煩躁、高熱、身體疼痛……是傷寒大青龍湯證,未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到了下午可能就會出現咽喉疼痛難以忍受,紅腫異常,頭脹痛,高熱不退的情況。
這種情況,個人多考慮屬于溫病中的“溫毒”。清代吳鞠通先生在《溫病條辨》中記載道:“溫毒咽痛喉腫、耳前耳后腫、頰腫、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腫......普濟消毒飲……主之”
普濟消毒飲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先生創立的,有一個誤區,許多人都把普濟消毒飲當成治療腮腺炎的專方,這其實是不對的。普濟消毒飲的確治療腮腺炎很好用,但是李東垣先生創立普濟消毒飲的時候,主要是用來治療當時流行的一種瘟疫,主要癥狀就是發熱,頭面腫大,俗稱大頭瘟。
筆者趙巖個人觀點,無論是大頭瘟,還是吳鞠通先生記載的溫毒,普濟消毒飲都是有效的方子,并且李東垣既然起名“普濟”,最主要有兩層含義,一種是本著普濟世人的的高尚醫德,創立方劑,第二就是這個方子有普遍性和重復性,換句話說,當年的大頭瘟或者溫毒,可以大范圍給人們運用且有效率很高。
根據我自己這些天的經驗,筆者趙巖認為有些患者咽痛異常,頭痛的難以忍受,如果舌質紅,扁桃體腫大或者咽喉很紅,可以當成溫毒來治療,用上普濟消毒飲,效果挺好,不僅退燒快,咽痛消除也快,不少一劑就大為緩解,有的更驚人。不僅我自己在臨床中發現這個現象,有的同道也發現如此,也有一些讀者有這樣的反饋。
筆者趙巖一般劑量都會化裁,普濟消毒飲原方換算成現代劑量,大體是黃芩15g,黃連15g,陳皮6g,甘草6g,玄參6g,柴胡6g,桔梗6g,連翹3g,板藍根12g,馬勃3g,牛蒡子3g,薄荷3g,僵蠶3g,升麻2g。
黃芩、黃連——瀉心湯。
升麻、黃芩、甘草——麻黃升麻湯
玄參、桔梗、甘草——玄麥甘桔顆粒
連翹、馬勃、牛蒡子——銀翹馬勃散
桔梗、甘草——桔梗甘草湯
薄荷、甘草、黃芩、連翹——涼膈散
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甘草——銀翹散
柴胡、黃芩、甘草——小柴胡湯
牛蒡子、薄荷、桔梗、甘草——張氏桑薄清宣湯
板藍根、黃芩——藍芩口服液
柴胡、甘草、陳皮——正柴胡飲
柴胡、升麻、陳皮、甘草——補中益氣湯
桔梗、連翹、薄荷、甘草——桑菊飲
柴胡、桔梗、升麻——升陷湯
柴胡、桔梗、甘草——敗毒散
薄荷、板藍根、黃芩——孔氏板藍根湯
桔梗、玄參、陳皮、甘草——桔梗玄參湯
牛蒡子、玄參、連翹、薄荷——牛蒡解肌湯
牛蒡子、玄參、薄荷、甘草——竹葉柳蒡湯
…………
這張方子里面,很有故事,本身就含有許多經典的配伍,筆者趙巖腦海第一時間就回想起這些。
如果確實是熱證,咽喉痛,紅腫,口干,大便不稀,舌質很紅,平時體質很壯,患者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抓藥試試。但是,如果平時脾胃不好,虛寒或者寒濕體質,女性經期,還是要慎用或者禁用,畢竟這里面的主要藥物特別苦寒,劑量也很大。
筆者趙巖希望,這是一張普濟的方子,每個人都應該無償傳播,不違背李東垣先生的普濟之心,希望更多的新冠患者擺脫痛苦,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