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推拿治療遺尿療效確切,但還要配合正確的飲食及家長的定時喊醒排尿,養成定時排尿的生物鐘,此外,適當的心理誘導也是必需的。
遺尿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在睡眠中不知不覺小便自遺,醒后方覺的一種病證。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3歲以下兒童,由于腦髓未充,智力未健,或正常的排尿習慣尚未養成,而產生尿床者不屬病理現象。遺尿必須及早治療,如病延日久就會妨礙兒童的身心健康,影響發育。
1.先天不足。兒童遺尿,多為先天腎氣不足、下元虛冷所致。《諸病源候論》曰:“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寒,不能約水故也。”腎主閉藏,開竅于二陰,職司二便,與膀胱互為表里;如腎與膀胱之氣俱虛,不能制約水道,而發生遺尿。
2.后天失養。脾肺虛損,氣虛下陷,也可以出現遺尿。尤在涇說:“脾肺氣虛,不能約束水道而病為不禁者,《金匱》所謂上虛不能制下者也。”飲食入胃,經脾的運化散精,上歸于肺,然后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保持正常的排尿功能。肺為水之上源,屬上焦,脾為中焦。脾肺氣虛,則水道約制無權,而發生遺尿。
3.骶骨隱性裂。椎體不融合,引起的遺尿,這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反復尿床,久治不愈時,考慮是骶椎隱性裂,可以拍X光片驗證確診。根據情況確定治法。
1.診斷要點:發病年齡在3歲以上,夜間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經常尿床。睡眠較深,不易喚醒。尿常規及尿培養無異常發現。
2.鑒別診斷:白日尿頻綜合征為兒科常見病,多發于冬、春和秋、冬季節交換時期,息兒小便頻數,每日多達數十次,尿急,如廁則淋漓不爽,甚至點滴而出,尿時無痛感,入睡后尿量多無異常,且晚上一般不會尿床,尿常規檢查無異常或僅有白細胞少許,大部分患兒因驚嚇緊張或發病后誘發。
1.肺脾氣虛:夜間遺尿,日間尿頻量多,經常感冒,面色少華,神疲乏力,納呆,大便溏薄,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無力。
2.腎陽不足:寐中多遺,小便清長,面色蒼白,四肢不溫,智力較同齡兒稍差,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無力。
3.心腎不交:夢中遺尿,寐不安寧,煩躁叫嚷,白天多動少靜,或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舌質紅,苔薄少津,脈細數。
4.肝經濕熱:寐中遺尿,小便量少色黃,性情急躁,夢多,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1.肺脾氣虛
(1)治法:健脾益肺,固攝膀胱。
(2)處方:補脾經、補肺經、推三關各300次,按揉百會200次,揉丹田、擦腰骶部各100次。
(3)方義:補脾經、補肺經、推三關健脾益氣,補肺脾之氣虛;按揉百會,溫陽提;揉丹田、擦腰骶部以溫補腎氣,固澀下元。
2.腎陽不足
(1)治法:溫補腎陽,固攝膀胱。
(2)處方:補腎經、推三關、揉外勞宮、揉丹田、揉腎俞、揉命門、擦腰骶部各200次,按揉百會100次。
(3)方義:補腎經、揉丹田、揉腎俞、揉命門、擦腰骶部,溫補腎氣以壯命門之火,固澀下元;推三關、揉外勞宮,溫陽散寒以加強溫補腎氣、固澀下元之力;按揉百會,溫陽升提。
3.心腎不交
(1)治法:清心滋腎,安神固攝。
(2)處方:清心經、清小腸、補腎經各300次,清天河水、揉二馬、搗小天心、揉五指節、揉膀胱俞、按揉三陰交各200次。
(3)方義:清心經、清小腸、補腎經,以清心滋腎;清天河水、揉二馬清熱滋陰;搗小天心、揉五指節,鎮心安神;揉膀胱俞、按揉三陰交,固攝膀胱,通調水道。
4.肝經濕熱
(1)治法:清熱利濕,瀉肝止遺。
(2)處方:清肝經、清心經、清小腸各300次,清天河水、揉二馬、揉內勞宮、 揉膀胱俞、按揉三陰交各200次。
(3)方義:清肝經、清小腸、清心經,以清熱利濕,濕熱自小便而解;清天河水、揉二馬、揉內勞宮,清熱滋陰;揉膀胱命、按揉三陰交,固攝膀胱,通調水道。
1.使兒童養成按時排尿的衛生習慣,及合理的生活習慣,不使其過度疲勞。
2.已經發生遺尿者,要給予積極的治療和適當的營養,并注意休息;臨睡前2小時最好不要飲水;少吃或不吃流質類食品。
3.夜間入睡后,家長應定時叫其起床排尿。
唐某,女,7歲。2011年6月初診。主訴(家長代訴):夜間經常尿床。現病史:寐中多遺,小便清長,智力較同齡兒稍差,四肢不溫。查體:面色蒼白,舌質淡,苔白,脈沉無力。診斷:遺尿。證屬腎陽不足。病機分析:患兒先天腎陽不足,下元虛冷,腎主閉藏,開竅于二陰,職司二便,與膀胱互為表里;如腎與膀胱之氣俱虛,不能制約水道,常發生遺尿。舌質淡,苔白,脈沉無力,均為腎陽不足之征。治法:溫補腎陽,固攝膀胱。處方:補腎經、推三關、揉外勞宮、揉丹田、揉腎俞、揉命門、擦腰骶部,按揉百會。
正常小兒1歲以后白天可逐漸控制小便,隨著小兒經脈日漸充盛,氣血臟腑漸實,排尿和表達均逐步完善。而學齡兒童可因白天貪玩過度,精神疲勞,夜間偶發尿床,則不屬于病理狀態。推拿治療遺尿療效確切,但還要配合正確的飲食及家長的定時喊醒排尿,養成定時排尿的生物鐘,此外,適當的心理誘導也是必需的。
本文內容節選自《實用小兒推拿真人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