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牽掣異常高張力性姿勢性肌肉與無力性相位性肌肉以腰椎為中心呈前后上下的交叉,在 LCS 中出現特殊體位變化包括骨盆前傾,腰椎前凸增加,腰椎側移,小腿外旋,膝關節過伸。如果腰椎前凸明顯,則主要表現為骨盆前傾,即 A 型 LCS;如果腰椎生理曲度前凸較小,且代償到胸椎,則胸腰背部肌肉失衡占主導地位,即 B 型 LCS。
肌肉失衡模式Janda V 通過他對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和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的觀察,發現關節功能障礙的典型肌肉反應與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的肌肉失衡模式相似,即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的肌肉失衡模式是由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 他認為肌肉失衡的模式是以肌肉緊張或痙攣為主。通常,肌肉失衡導致弱化是因為緊張的拮抗肌交互抑制。不同肌肉之間的緊張及弱化程度不同,且這種失衡模式較少見。這些模式會導致體態改變關節功能障礙和肌肉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