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一個居于中國東南一隅神奇省份,以全國1%的土地,承載著4%的人口,創造了6%的GDP。這里不止于精明的浙商、秀美的小鎮、發達的電商,更有別于其他省份不具備的旅游發展勢能。
今日,騰訊營銷洞察利用自身的大數據平臺優勢,發布了《2019國內旅游洞察報告浙江篇》,在這一報告中清晰地刻畫出與大眾認知、甚至是旅游業內人士認知相背離的游客圖像,勾勒出浙江旅游發展的未來趨勢,解剖了浙江旅游的發展動因。歸派文旅基于對旅游行業、對浙江旅游的了解,將其總結為“3高+3低”。
3高
高消費勢能
高社交導向
高文化追求
3低
低線度城鎮
低齡化客群
低決策成本
降維競爭優勢一:高消費勢能
2018年浙江旅游交出了令人振奮的答卷:全年旅游產業增加值4391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占GDP的7.8%;旅游總收入10006億元,增長12%,接待游客7億人次,增長9%。全省旅游連續三年保持在高位增長的態勢,為浙江整體經濟轉型注入強大動力。
浙江旅游總收益在全國位居前五,這與浙江中國第四大經濟體的地位相匹配。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一點,浙江省的旅游發展質量/客單價是高于山東、四川兩省(見下表),這與浙江所在華東區域的經濟實力有密切正相關性。歸派文旅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浙江省旅游將繼續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大步前進,與廣東、江蘇共建旅游強省三足鼎立的格局。
省份
總游客量
(億人)
旅游收入
(萬億元)
廣東省
4.88
1.36
江蘇省
8.18
1.32
浙江省
6.9
1.00
山東省
8.6
1.05
四川省
7.02
1.01
數據來源:歸派文旅根據各省份公開數據整理
處于世界頂級發展圈層,客流基數大,客單價相對較高,未來消費潛能大,是浙江傲視國內眾多省區的降維競爭優勢之一。
降維競爭優勢二:高社交引導
基于騰訊營銷大數據可以洞察到旅游出游動機與訊息獲取方式的劇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微信朋友圈、短視頻等社交媒體的迅猛發力,社交媒體和景區公眾號成為游客最首要的信息獲取方式。
浙江作為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強省,結合二十余年的觸網深耕,在互聯網企業的帶動下,政界、企業界、民間對互聯網長期持開放態度,加上浙商商業思維領先,在網紅經濟的培育、引領、促進中,涌現出一大批網紅景點。
再有,浙江的山水、人文資源本身又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在橫店、象山影視城的帶動下,影視IP資源+景區景點+網紅打卡的共力下,老景區持續煥發活力,新景點層出不窮,比如《瑯琊榜》帶動雁蕩山,微信朋友圈刷爆神仙居等。
圖片來源互聯網
網絡社交群體龐大,網紅景點特質明顯,網紅經濟戰力十足,是浙江吸引游客來體驗的降維競爭動力。
降維競爭優勢之三:高文化追求
相較于傳統旅游的走馬觀花,在錢袋子鼓起來的今天,對精神文化的高需求,成為了游客青睞浙江的又一強大動機。
騰訊營銷洞察的報告顯示,不論是90/95后,亦或是70/80后,在文化旅游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甚至成為游客“為了來而來”“想走就走”的出游理由。
地理空間層面,浙江被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一分為二,山地較多,地域文化具有鮮明特色,湖州的太湖風光、杭州的斷橋相會、舟山的千帆競渡、溫州的楠溪江宿……這些給人留下太多的文化遐想。
文化底蘊層面,浙江歷史上以才子佳人輩出而聞名,文化景點景區也是云集于此;杭州西湖、東坡文化、南宋皇城,紹興的古越文化、越劇之鄉,溫州的浙南廊橋、宗祠古建筑,衢州的南孔……無不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另外,浙江近現代文化IP推陳出新,西泠印社、浙大、橫店、中國美院等一批IP資源涌現而出,成為浙江旅游蜚聲國內外的殺手锏。
數據來源:騰訊營銷洞察報告
《2019國內旅游洞察報告浙江篇》
文化多樣性,創新能力強,能滿足國人文化旅游需求,是浙江走在全國旅游發展前列的降維競爭原動力。
降維競爭優勢之四:低線度城鎮
關鍵詞:64%
超六成的來浙游客居住在三四五線及以下城市,這顛覆了一貫的市場認知。過去“談旅游必一二線城市”的說法,在大數據面前戛然而止。
數據來源:騰訊營銷洞察報告
《2019國內旅游洞察報告浙江篇》
在感慨浙江對三四五線游客的吸引力如此強大的同時,低線城市、小鎮青年等名詞也逐漸走進我們的視界,畢竟中國僅有4個一線城市,40個左右二線城市,常住人口不及3億,更多的人口居住在三四線城市,或小鎮鄉村。
歸派文旅認為低線城市所蘊含的消費潛力,絕不是窮、差、性價比低,相反,隨著一二線城市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和趨嚴的戶籍政策,加速了三四線城市人口回流,消費人群穩步擴大。
從消費階段來看,當前廣大三四線消費者由數量消費階段逐步過渡到品牌消費階段,與一二線消費者開始追逐個性化品牌不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更多處于品牌連接階段,更青睞于值得信賴的大品牌。同時,更小的生活壓力使三四線“幸福中產”擁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財產和更高的消費力,消費信心指數較高。
數據來源:歸派文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