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循證衛生保健中心提出:證據總結是基于結構化文獻檢索和篩選衛生保健數據庫所總結的健康保健干預措施,把重點放在研究證據的特征、臨床重要結論和最佳實踐建議上。近年來,隨著循證護理學的發展,護理人員循證意識的加強,證據總結成為循證領域的熱點寫作主題。針對特定循證問題的證據總結,可為護理人員提供基于系統檢索、科學評價和嚴格篩選的最佳證據,而高質量的證據總結可以作為臨床護理人員科學決策的直接依據。 證據總結的制作流程 對于證據總結的制作方法,目前尚缺乏標準化流程。復旦大學JBI循證護理合作中心借鑒澳大利亞循證衛生保健中心制作證據總結的方法學,提出了在證據轉化過程中制作證據總結的建議流程。 問題確立 明確證據總結的目的、意義與適用范圍 使用結構化方法界定證據總結的具體問題 文獻檢索 按照證據金字塔由高到低逐層檢索文獻 注意證據時效性,盡量選擇3 ~ 5年內的文獻 文獻篩選 確定清晰的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 使用透明、可重復的方法篩選文獻 文獻質量評價 根據文獻類型采用有說服力的評價工具 由2名研究者獨立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 證據匯總與分級 逐篇閱讀納入文獻,提取證據內容并進行主題匯總 提取證據組別,或使用有說服力的工具對證據分級 形成實踐建議 形成簡明清晰的實踐建議 發展配套資源(工具、手冊、流程圖、視頻等) 證據總結的報告建議 5.其他:根據需要提供附錄,包括方法學支撐材料如證據檢索與篩選流程圖、納入證據的基本特征表、證據內容、來源與級別匯總表等,以及配套實踐資源如評估工具、實踐手冊、流程圖與視頻資源等。 證據總結類論文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1.提出循證問題——注意加強對證據現狀的描述 例如:檢索到1篇2018年發布的指南,文獻檢索截止期限為2017年1月,那只需要補充檢索2017年至今發表的系統評價作為補充就可以,而不必從建庫開始檢索。 若檢索到的系統評價,已經能夠解決提出的循證問題,不必再檢索原始研究,若不能,再按照上述方法,補充檢索更新的原始研究,但應明確原始研究解決了指南和系統評價哪些不足的問題。
檢索到的證據應有明確的納入與排除標準,通常情況需限定研究對象、研究疾病或干預措施,此外,還需要對文獻的語種、發表時間、文獻類型等進行限定。需要注意的是,文獻的排除是從納入的文獻里排除,若本就沒有納入則無從談排除。
證據的綜合需要制定標準或原則,對于如何處理證據綜合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給予說明,如遇到證據之間不一致、矛盾、重復等現象時如何解決,以確保總結后證據的科學性和可重復性。高質量的指南或證據總結其證據分級和推薦強度的劃分都經過專業人員嚴謹的論證,證據分級和推薦強度劃分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系統評價、原始研究并沒有現成的證據等級和推薦強度,因此,若納入此種類型的證據,需為其制定證據的等級和推薦強度。常見的證據等級和推薦強度分級系統有JBI、GRADE、Johns Hopkins等,證據的分級和推薦強度的制定對執行者的要求較高,最好受過專業循證機構的培訓,熟練掌握證據分級技能。另外,制定推薦強度時,需對證據的可行性、適宜性、臨床意義、有效性等特性進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對證據內容的評價。
與方法學評價一樣,證據內容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嚴謹的證據等級和推薦強度的劃分需要組建包括臨床專家、方法學專家、甚至患者代表等在內的評價小組,需要充足的時間、資源和人員。證據等級和推薦強度劃分過程不透明,讓讀者無法判斷其科學性,結果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因而建議若自主劃分證據等級和推薦強度,需清晰呈現證據等級和推薦強度的劃分過程,否則不具備可參考性。
證據總結的發表對臨床護士的科學決策大有裨益,但若其制作流程沒有使用嚴謹方法學,不僅無法起到預期的作用,而且會因發表的論文科學性無法保證,導致證據的混亂,從而給臨床工作者帶來困惑。因此,重視證據證據總結類論文的寫作規范尤為重要,早日確立此類論文的報告評價標準是規范寫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邢唯杰,胡雁,周英鳳,朱政,顧鶯,張曉菊,陳瑜.推動證據向臨床轉化(六)證據總結的制作與撰寫[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12):1129-1132.
[2]郝玉芳,王斗,晏利姣,李學靖,張小艷,叢雪,曲暢,周雅靜,彭可,麥秋露.近5年我國護理證據總結類論文的方法學質量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04):501-505.
[3]靳英輝,韓斐,王明輝,王云云,黃笛,田國祥,王行環.臨床實踐指南制訂方法——證據向推薦意見轉化[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8,10(09):1031-1038.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