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女司機違法被鐵騎查處后不服處罰,給交警寫“去死”公然侮辱, 結果悲劇了!
所幸的是,這位女司機是對講文明、講規則、講法律的交警進行“語言暴力”,她的懲罰只是被拘留。
但并不是所有人在對他人進行語言暴力后都能如此幸運,也許脫口而出的一句語言暴力就會點燃對方的怒火,釀成大禍!
這真不是聳人聽聞,語言暴力的殺傷力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下面,我將引用沈陽市心理研究所的一則公益視頻《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視頻揭示的一個研究表明:
中國青少年犯罪與童年時期遭受語言暴力之間有強烈的聯系。
“你不丟人,我還嫌丟人呢!”
“你看看人家孩子怎么做的,看看別人怎么做的?”
“就沒見過你這么笨,是人都比你強!”
“豬腦子,你怎么不去死呢!”
……
許多父母都曾對孩子說過這些充滿了負能量的語言,我們稱之為“語言暴力”。
說者無意,聽者有意,這種語言暴力雖然一時半會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但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
父母的這種語言行為往往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孩子也會因此產生極端的行為、報復的心理和自卑心。
《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這支視頻早兩年就在網上廣為流傳,它的傳播提升了中國公眾對語言暴力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的認知。
從這支視頻中,我們看到六個在沈陽看守所的少年罪犯,他們親述自己的故事,滲透著家庭背景與犯罪背景之間的緊密聯系,這種關聯令人震驚。
罪犯馬俊回憶,他因做事“笨手笨腳”,父母從來沒有夸過他,他記得父母罵他最多的就是罵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為了讓父親看得起,他開始賭博,并被下套欠下巨款,當他還債時被債主罵“豬腦子”,自尊心受到極大侮辱。
最后他弄了一把手槍,找到那個賭場里最有錢的人,把人給槍殺了。
罪犯唐亮,小時候因在社交場合給父親“丟面子”,常被他罵“丟人”。
長大后,在經營父親的飯店時,他遭到競爭對手罵“丟人”,聯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辱罵,他惱羞成怒,回去后廚找了一把斧子行兇,把人給砍了。
另一位罪犯,小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經常將怨氣撒在他身上,經常罵他“怎么不去死”。
中學輟學他在發廊給人洗頭時,不小心將顧客燙傷,被理發店店主罵“怎么不去死”,點燃了他埋藏心底的恨意,最后他拿了一把水果刀把人捅了兩刀。
小時候常被罵為“廢物”的罪犯,在外打工因被車間主任罵一句“廢物”,勾起了起父親無端責罵的痛苦回憶,他便用弩射傷對方,致其癱瘓。
還有父母常罵孩子“就知道吃”、“是人都比你強”等等這種言語,父母們永遠不知道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這種言語腫瘤根植在孩子的心靈中,膨大膨大,等到大到一定程度,它就忍無可忍,爆發巨大的殺傷力。
事實上,“語言暴力”也是家庭教育問題中經常會被提及到的名詞,一些家長覺得在教育孩子時隨口說的話,并無傷害,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沈陽市心理研究所在做這項紀錄研究時,他們用幾個對孩子傷害最深的詞語:豬腦子、廢物、就知道吃、丟人、是人都比你強、怎么不去死,做成他們行兇的兇器,揭示出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其中重要因素。
這些少年犯共同的經歷是都在童年遭受過語言暴力,這些語言最終變成了犯罪兇器。
我看完這個關于語言暴力的短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然而,還有許多父母和教育者都不明白,暴力語言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后果。
在此建議,家長們和老師都應去觀看這則視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要知道,我們隨口說出的一句嘲弄、貶低孩子的語言暗示,哪怕是微小的暗示都具有相當大的殺傷力,請趕快停止這種語言暴力吧!
《小王子》書中說到:“語言是一切誤會的根源”,禍從口出,此話不假。
在我們社會生活中,朋友圈中,也請注意這種語言暴力吧,它同樣會給人們帶來危害。
因為你永遠不會清楚別人從小受到怎樣的家庭模式影響,一句簡單無心的語言可能就會點燃對方的恨意。
另外,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性格暴躁,容易沖動,個性輕浮,情緒不穩定等,應該正視起來,并進行正確的引導。
英國營養生理學家阿拉卡明博士,及F.R.尹斯博士,曾經對幾個有犯罪紀錄的不良少年,用粗面粉和生果蔬菜作為食物來做試驗,結果非常成功地將幾個少年的沖動性格改為沉靜溫和。
因為植物所含的礦物質,特別是鈣,有使容易興奮的神經緩和作用。
因此,英國現在所謂不良少年,無論男女,一旦被捕,即給予含鈣特別豐富的食物,確實解決不少社會上因不良少年,所發生的種種問題。
當然,食物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歸根結底,用鼓勵和熱愛來對待孩子,這才是家長真正應該做到的。
點擊閱讀更多精選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