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險勝包郵區。
近日,各大城市發布人口數據,媒體發現,2021北上廣三大城市合計增長7.7萬人。
要知道,過去十年,北上廣合計每年平均增長100萬人!從年均增長100萬人到7.7萬人,不免讓人對北上廣的人口吸引力產生擔心。
不過,百度地圖聯合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2021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顯示,深圳、廣州、北京、上海仍然是中國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
統計局發布的是一般是常住人口情況,地圖大數據反映的則是實時人口的變化,前者的口徑更嚴謹,但后者涵蓋的人群更廣泛。
兩份《報告》選取了我國100個主要城市,以大數據反映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道路交通擁堵、通勤時耗、出行強度、停車發展、公交發展。
幾個排名,囊括了我們關心的城市人口、交通活力的方方面面。
01
TOP10人氣之城!
大灣區4個,長三角3個
這是2021年度,全國城市人口吸引力TOP10??
▲報告將在?個城市駐留超過2個月的人口,定義為常駐人口,并用城市常駐人口吸引力指數作為評估城市吸引力的核心指標。(注,城市常駐人口吸引力指數,為該城市新流?常駐人口與全國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駐人口均值的比值,數值為指數化結果)
大灣區隊表現突出,人口吸引力指數十強中占四席,為深圳、廣州、東莞、佛山。
包郵區(江浙滬)隊也表現不俗,人口吸引力指數十強中占三席,為上海、蘇州、杭州。
這是完整榜單??
城市文旅活力,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組成。
這是2021年度假日期間,城市外地游客規模指數TOP10??
對外地游客吸引力最強的五座城市是,北京、廣州、上海三座一線城市,和杭州、成都兩座頭部新一線城市。
這一局,包郵區(江浙滬)隊更強,杭州、上海、蘇州、南京都位居前十強。
大灣區隊,只有廣州、深圳躋身十強。
02
這些城市通勤最堵:
北京、重慶、長春
接著,到了城市交通活力專題。
先來看看,城市通勤高峰擁堵十強??
▲本文圖片都來源于百度地圖慧眼
北京,通勤高峰擁堵指數同比微降,通勤高峰實際速度25.84km/h,取代重慶,成為2021年我國百城通勤高峰最擁堵的城市。
重慶、長春,位列第二、第三。
以下是完整榜單??
▲數據說明:本報告采用“通勤高峰擁堵指數”作為表征城市交通擁堵狀況的指標,即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實際行程時間與暢通行程時間的比值。其中,早?峰為07:00~09:00,晚高峰為17:00~19:00,烏魯木齊和拉薩的早晚高峰時間因時區原因有所調整。
本報告中各分析指標所反映的評價范圍是各城市的主城區,各城市主城區范圍是根據政府公開數據、百度地圖地理數據、人口熱力數據等綜合分析確定。
首先說一個好消息,相比2020年,2021年百城中66%的城市通勤高峰擁堵緩解,通勤效率提高。
其中,重慶、西安、珠海、廊坊等城市表現突出,通勤高峰擁堵指數均同比下降十幾個百分點。
深圳,是通勤高峰最不堵的一線城市。
2021年,深圳通勤高峰擁堵排名第31,同比排名降低10個位次,擁堵指數同比下降8.35%,是一線城市中擁堵指數降幅最高的。
03
這些城市的通勤時長最久:
北京、上海、天津
通勤時耗,也是衡量各大城市通勤體驗的重要指標。
來看下,2021年度通勤時耗榜??
通勤時耗最久的十座城市,為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大連、武漢、杭州、南京。
其中,北京最久,年度平均通勤時耗47.6分鐘,是上海的1.11倍、廣州的1.19倍,南京的1.26倍。
以下是完整榜單??
▲數據說明:本報告“通勤時耗”以居住地或就業地至少?端位于主城區(國家中新城市)/市轄區(非國家中心城市)范圍內的通勤人口作為研究對象,將工作日高峰時段居住地與就業地之間的全方式單程通勤時耗進行聚合得到。
綜合城市通勤高峰擁堵榜、通勤時耗榜,可以看出,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武漢是通勤體驗最差的城市。
它們在兩個榜單中,都位列十強,可謂是通勤高峰又擁堵,通勤時耗又久。
為啥會這樣?
通勤擁堵、時耗,和城市規模、城市公交發展水平、通勤半徑、房價水平有關,和地形地貌也有很大的關系。
北京、上海,城市規模大、房價高,通勤半徑長,所以通勤擁堵、時耗久,也是情理之中。
重慶,雖然房價不高,但它的地形地貌很特殊,屬于多中心城市,其通勤邏輯和平原城市肯定不一樣。
從高空看重慶,就好像一個個山谷組成的城市群,通勤半徑長,通勤擁堵、時耗久,也是可以想見的。
廣州,房價雖然沒有京滬那么高,但城市規模、人口規模都是超級城市的水平,給通勤擁堵、時耗增加了不小的壓力。
04
這些城市的周末最堵:
西安、重慶、杭州
剛才兩個榜單,都和通勤有關,體現的是城市的剛性出行需要。
而城市真正的出行活力,隱藏在周末出行中。
來看看城市周末交通擁堵榜??
2021年度,百城周末交通擁堵榜單前十位是:
西安、重慶、杭州、成都、廣州、貴陽、樂山、北京、長春、鄭州。
杭州、樂山異軍突起,沒有進入通勤擁堵榜十強,卻進入了周末擁堵榜前十強。可見,這兩座城市周末休閑娛樂格外發達。
以下是完整榜單??
▲數據說明:本報告采用“周末擁堵指數”作為表征城市周末交通擁堵狀況的指標,即周末8:00-20:00,實際行程時間與暢通行程時間的比值。其中,烏魯木齊和拉薩的計算時段因時區原因有所調整。
好消息是,相比2020年,百城中67%的城市周末擁堵增加,這是幸福的煩惱。
這說明,全國整體周末休閑娛樂活動增多,城市活力逐漸恢復。
一線城市中,相比工作日,京滬的周末出行活力較低,周末的擁堵排名分別位列第8、第14。
廣州、深圳,城市出行活力比較穩定,無論工作日和周末,擁堵指數排名都差不多。
05
市內出行最強:
蘇州、無錫、寧波
城市的出行活力,還體現在“市內出行”中。
2020年初,疫情剛剛爆發,人們的工作生活受到影響,市內出行大幅減少。
但好消息是,過去的2021年,人們工作、生活逐漸步入正軌,百城市內出行熱度都回升了。
這是2021年度,城市市內出行強度榜??
包郵區(江浙滬)隊伍活力四射,百城市內出行強度榜單十強中,包攬了六個席位,為蘇州、無錫、寧波、常州、上海、杭州。
這是完整榜單??
▲數據說明:本報告“市內出行強度”指該城市每天市內出行?次與居住人口比值的指數化結果
綜合來看,過去的2021年,全國城市交通情況總體好轉,擁堵緩解、市內出行增多,城市活力顯著恢復。
06
交通硬件排名:
佛山公交最密,上海地鐵最密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城市交通的硬件表現。
這是全國一線、新一線城市,地面公交排名??
佛山,是全國地面公交線路網密度最高的城市,而且遙遙領先第二名的成都、第三名的寧波。
佛山的地面公交線路網密度高達,6.825km/k㎡,大約是廣州的1.65倍、東莞的2.12倍。
再來看下,一線、新一線城市的地鐵線路網密度排行??
地鐵網絡越發達的城市,其經濟活力、人口活力、發展潛力往往也是最強的。
所以,地鐵等軌道交通的密度,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城市發展進度。
上海,地鐵線路網密度全國最高,高達1.495km/k㎡,是北京的1.28倍,是廣州的1.63倍,深圳的1.75倍。
全國地鐵線路網密度最高的十座城市為:
上海、重慶、北京、杭州、武漢、成都、廣州、深圳、寧波、蘇州。
有趣的是,除了寧波,其他九座城市,均為我國2021年度GDP前十強。
這再次印證了“地鐵一響,黃金萬兩”的口號。
地面公交最強的佛山,這次在地鐵線路網密度中墊底。(一線、新一線城市中)
這與佛山開建地鐵時間較晚有關,另外佛山地面公交足夠發達,對地鐵的需求不是特別迫切。
07
停車場總數、密度、覆蓋率排名
除了公共交通,城市的出行還很依賴于汽車。
好不好停車,也是評價城市交通便捷與否的重要指標。
報告用了三個排名來體現。
一是,城市主城區停車場總數??
截至2021年底,北上深廣四座一線城市,主城區停車場總數最多。
另一個是城市主城區停車場密度??
新一線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加速發展,杭州、天津、南京的主城區停車場密度躋身全國前五。
一線城市中,主城區停車場密度排名,依次為上海、廣州、北京、深圳。
還有一個是,城市主城區停車場500米覆蓋率??
▲數據說明:本報告中“停車場500米覆蓋率”指:統計期內,主城區內停車場點位500米半徑覆蓋面積與主城區面積之比。
一線城市中,主城區停車場500米覆蓋率排名,依次為上海、廣州、北京、深圳。
綜合來看,比較好停車的,一線城市中有上海、廣州,新一線城市中,杭州、天津、南京。
來源:城市戰爭(ID:sunbush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