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一財經記者 何天驕
家庭月收入5000~10000元者幸福指數最差,二線城市婚姻情滿意度更高,四成男性精神出軌……這是近日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婚戀交友網站世紀佳緣(DATE.NASDAQ)聯合艾瑞咨詢發布了《2015年度國民婚姻情感指數白皮書》中得出的結論。
據國家民政部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306.7萬對,粗結婚率為9.6‰,依法辦理離婚363.7萬對,比上年增長3.9%,粗離婚率為2.7‰。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的婚姻家庭問題也越來越多樣化,家庭收入、地域環境、學歷高低、年齡大小等等因素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國民婚姻情感指數的高低。
婚姻情感指數是根據樣本對婚姻情感描述語句的評分來測量婚姻情感滿意度的指標體系。在本研究中,婚姻情感指數得分是各細項指標綜合計算的結果,婚姻情感指數得分越高,表示對婚姻情感的滿意度越高,反之越低。
▌收入與婚姻情感指數得分呈兩極化
俗話說“金錢買不來幸福”,收入越高并不一定代表著婚姻家庭就越幸福,但婚姻生活中少不了柴米油鹽的磕磕絆絆,金錢在婚姻家庭中還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婚姻情感指數得分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世紀佳緣調查顯示,從家庭收入水平看,貧富階層婚姻情感指數得分較高、中間階層婚姻情感指數得分略低,家庭月收入5000~10000元者得分最低,家庭收入與婚姻情感指數呈兩極化。同時,從婚姻情感得分Top10省份來看,河南、河北分值最高,高分省份主要集中在華北、華中、華東地區。其中,二線城市的情感指數得分高達80.89,得分最高,表明二線城市人群婚姻滿意度最高。婚姻情感指數與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高低有著一定的關系。
對此,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收入與婚姻情感指數得分呈兩極化主要是因為高收入家庭在物質方面的滿足度較高,物質矛盾少,婚姻幸福感相對較高;而低收入家庭一般學歷相對較低,生活消費也低,更容易獲得滿足,所以婚姻情感指數相對高。中等收入家庭,特別是收入5000~10000元的人群,收入水平大多無法滿足自己的期望值,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不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比貧富階層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婚姻幸福感相對較弱。
“而二線城市經濟相對發達且相比一線城市工作生活壓力更小,因此更易獲得滿足感,所以華北、華東、華中地區的省份得分也相對較高。”張佳芮表示。同時,在全國省份排名中,河南省人群婚姻情感指數最高。
▌近四成男性有過精神出軌
影響婚姻情感指數的因素有多種,其中性生活就是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在“性”話題日趨開放的今天,“性”不再是夫妻之間避而不談的話題。“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性生活是調和夫妻感情的重要因素。”來自江蘇的王先生說道。
數據顯示,在婚姻的七年之癢階段,20.3%的人群表示性生活質量不能滿足需求,而在這類人群中,認為性生活不和諧會影響婚姻的人群比例高達71.6%。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婚姻的相濡以沫期,即婚后的十年以上階段,性生活質量不能滿足的人群中,有57.4%的人認為性生活不和諧會影響婚姻,明顯低于七年之癢期。
對此,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夫妻經過七年之癢的敏感時期之后,感情進入平穩階段,部分人群對性生活的關注度開始下降。但總體而言,性生活仍然是夫妻感情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響著婚姻情感指數得分的高低。
同時,在面對出軌問題時,女性比男性更為敏感,41.1%的女性擔心另一半出軌,而男性的這一比例只占36.6%,女性更擔心另一半出軌。從婚內出軌情況來看,男性的身體和精神出軌占比均高于女性,男性8.5%有過身體出軌、38.2%有過精神出軌,女性4.5%有過身體出軌、21%有過精神出軌。
而面對婚內身體出軌,五成人群不能原諒、三成人群表示可以原諒,其中不會原諒的女性占比較多,而會原諒的男性占比較多。對此,張佳芮說表示,在婚姻中女性心思更為敏感細膩,容易缺乏安全感,加之男性出軌概率遠遠高于女性,因此女性對婚姻的顧慮和困惑相對也會更多,婚姻情感指數得分也相對低于男性。
▌學歷與婚姻情感得分成正比
調查顯示,年齡和學歷對婚姻指數的影響呈現出顯著規律。其中,年齡與婚姻幸福指數呈反比,年齡段越小的婚姻中人群,婚姻幸福指數越高,其中90后婚姻人群得分為83.33,而得分最低的70后得分為77.91。另一方面,學歷越高的婚姻人群,婚姻幸福指數越高。其中,大學本科學歷人群的情感得分指數是80.29,碩士及以上學歷人群得分83.74,均高于國民情感指數平均分,表明高學歷人群更幸福。
當婚姻步入到人們常說的“七年之癢”(泛指婚姻行走到5~10年)階段時,也正是婚姻幸福指數得分最低的時期。在受調研群體中,正處于“七年之癢”的男性的婚姻幸福指數得分為79.34分,女性為77.86分,遠遠低于蜜月期的指數。其中,54.5%的調研者表示,即便“七年止癢”,卻依舊恩愛;45.5%調研者表示,“七年之癢”已讓婚姻關系開始變得平淡,并多有爭吵。
另一方面,“七年之癢”階段的婚姻關系中,平淡夫妻成為主流,占比為45.5%,23.8%的夫妻為親人親情型關系;甜蜜恩愛型和朋友知己型的夫妻分別為14%和13%。這一階段的婚姻關系開始逐步步入平淡期,親情替代愛情。但即便步入“七年之癢”,仍有83.5%的人對婚姻感到滿意,而在剩下的對婚姻感情不太滿意的16.5%的人群中,有86.4%的人有過離婚的念頭。
對此,張佳芮表示,婚姻關系的發展就如同人的成長一樣,必然會經過多個階段。“七年之癢”意味著婚姻關系開始步入一個走向成熟和穩定的關鍵時期。
這一時期,婚姻關系的主體雙方的優缺點逐步清晰,情感連接的新鮮感慢慢消退,婚姻關系的存續更需要彼此的依賴和信任來推動。雙方的情感溝通是否通暢,成為了這一時期的關鍵。
另一方面,婚姻幸福指數的高低,與婚姻主體雙方對婚姻的期待值以及想象空間有較大關系,年齡越小的婚姻人群,對婚姻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而學歷越高的人群,本身對婚姻關系的認知越清晰和理性,提升婚姻幸福度的方式也更多樣,所以也成為了提升婚姻幸福指數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