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粥左羅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你好,我是粥左羅,封面圖像講混黑社會的,但這篇確實講的是混職場。
初入職場時,很多人差距并不大,但三四年后差距就很明顯了,五到十年甚至有天壤之輩。
差距是如何形成的?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拼努力,大家都很努力,所以更拼背后不同的職場認知,認知決定行為。下面也可以當作一個自查清單,有些你可能覺得老生常談,但定期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是有必要的,這方面的思考永遠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
01
選擇大于努力
以及選擇的局限性
選擇大于努力,不是提醒你到底誰比誰重要,而是提醒你邏輯的先后順序,即正確選擇在前,拼命努力在后,兩者同樣重要,但是有先后順序。
如同,正確的做事和做正確的事,都很重要。但一定是先選擇正確的事,再正確的去做那件正確的事。你若是選擇了錯誤的事,你用再正確的方法做,也是在做錯誤的事。
職場中,選擇非常重要。
但問題來了:越是職場初級階段,你越是選擇很少。我當然知道騰訊、阿里好,我也想選,可人家不選我,我也知道做新媒體去行業前三很好,做知識付費去得到很好,可人家不選我啊。
所以,你看邏輯上對的“選擇大于努力”,可能在現實中行不通。
現實中,可能是先有“努力大于選擇”,再有“選擇大于努力”。
所以,一開始是,我們用比別人更努力,來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之后是,我們用更懂得選擇,讓自己的努力比別人的努力收益更大。
一開始是,為數不多的工作選你,后來是你選工作,從很多工作中作出最佳選擇。如果你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你就經常發現,創業公司的業務老是變,所以很多人經常被迫在內部輪崗,說是輪崗,其實是業務經常調整,沒辦法,你就得趕緊頂上。
所以,很多人往往是這個崗位招進去的,結果三個月換了新崗位,又過了半年又換了新崗位。但往往你沒得選,這時候你能力不是特別強,是崗位在選你。而那些能力非常強的員工,老板即使經常調整業務,也更多的會顧及這些人,不會讓他們隨便頂上一個新崗位。
這就是工作選你,還是你選工作。
當然,你一定要記得,選擇有局限性,不代表你沒得選,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有選擇權。
職場初期:
如果你沒辦法選擇你想去的公司,你可以曲線救國,先選擇去它所在的行業。
如果你沒辦法選擇你想做的職業,你可以曲線救國,先選擇默默積累這個崗位需要的技能。
如果你沒辦法選擇你想做的崗位,你可以曲線救國,先選擇加入這家公司再擇機轉崗。
等等。總的來說,越是初級極端,你的選擇越有局限性,能做選擇的地方也不多。既然這樣,大概能選擇的東西選好之后,你要敢于進入一段默默努力的時期,暫時忘掉選擇,持續積累自己的競爭力,堅持一段時間后,慢慢的你才開始有更多的選擇,這個時候再更多的研究如何做選擇。
02
我只想做能讓我有熱情的工作
別光摸良心,摸摸口袋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討厭當眾表達。
后來是什么改變了我?
錢錢錢!就是這么俗,當我知道我去給500強企業講一天課能賺6萬時,我特么喜歡死講課了,哪有啥不喜歡啊,喜歡得不行不行的。
我做新媒體,剛開始領導讓我們新媒體小組寫廣告軟文時,我們真的特別抗拒:大家都只想自己做選題,寫自己想寫的原創,不想寫廣告。
后來是什么改變了我們?
錢錢錢!就是這么俗,領導后來鼓勵大家,寫一篇廣告能拿到1000—2000元的額外稿費,我們幾個人竟然都開始搶著寫了,最后不得不開始排號,大家輪流寫。
我剛畢業時,也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滑板,明信片,水草造景....
記得學水草造景時,我買了好多書學習,每天學習幾百種不同水草的習性,研究幾十種主要的觀賞魚,還要重新學習化學、生物學的一些知識,熱情高漲的學了幾個月,我去找工作,都是月薪不到5000的工作機會,而且都在北京的郊區,三五年后成為牛逼的造景師,也就能拿一萬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你對工作的熱愛,更多來自豐厚的回報。
喜歡,熱愛,但是不賺錢,能喜歡多久?能熱愛多久?你找一份有錢景自己又能做好的工作,努力做,等收入提上來,你大概率自然就會喜歡了。
03
工作壓力太大
想換個輕松點的工作?
除非你可以接受窮。
否則,你必須接受工作壓力大。
工作壓力大,為什么?因為這個工作充滿挑戰,有高回報。
你看看辦公室里,哪些人工作壓力最大,那些人絕對是公司里最高薪的。你再看看哪些人毫無壓力,那些人絕對是收入一般,而且很容易觸及到天花板的。
基本上,薪水和壓力是成正相關的,沒有壓力的工作,基本不會有高薪,長期沒有壓力的工作基本都是重復性、沒有挑戰的工作。
注意,這里說的是高壓力,而非高工作強度,你做個小編一天排版10篇20篇文章,你在公司里一天整理10個簡單的表格,這些都不是高壓力,只是需要你工作更長時間而已。
高壓力指的是,工作充滿挑戰,需要極度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創造力、判斷力、協調力、談判力、銷售力、公關力、拓荒力等等,想著按部就班輕輕松松的,是不可能完成的。
年紀輕輕的,別老想著過老年人的生活。
04
領導不傻,我只要做得越來越好
他就會主動給我升職加薪?
上個月,我開始讓幾個同事寫周報,目的不是監督他們工作,而是我怕不了解他們每個月都付出了多少,虧待了他們。
之前,每個月快發工資時,我就頭疼,想不起來哪個員工做了哪些主要成績,算績效我就只能稀里糊涂的給個大概,什么時候該加薪我也很模糊。
要知道,我們只是個超級小團隊,只有4個人啊。大團隊呢?
因此,不僅要干得好,也要讓別人知道你干得好。主動且恰當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是作秀,而是一項重要能力。
老板都很忙,領導也很忙,一個項目有很多人參與,他真的不知道具體完成的過程中,哪幾個人參與更多、付出更多、起到了更多的關鍵性作用?他也很容易忽視這個工作的工作強度。
做得好,不一定被提拔,也不一定能加薪。要學會主動展示自己,先要讓自己被看見,然后才能被認可,不能坐等機會,要主動爭取機會。
這是其一。
其二是:很多領導和老板在給員工激勵上是很懶的。
他們把更多精力用在推進一個又一個項目的完成上,因為給員工申請加薪,升職,搞績效激勵,這些都是挺費時間的,有些領導明明知道該弄了,但就是喜歡「下個月再說吧」,尤其又沒有人催的時候,他往往就一直拖著。
我第一份工作時,成長特別快,按說來早就該給我加薪升職了,結果沒有,都是外邊來挖的給出了兩三倍了我實在忍受不了才去主動談的,結果一談就給我加薪了。
我第二份工作時,整整一年,光干活了,也是以為付出就一定有回報,結果到過年了也沒人給我做績效。
有功,就要學會邀功。辛辛苦苦付出了,不去為自己爭取利益,其實是在坑自己。不要以為你做的,老板都看在眼里,老板可沒那么閑,尤其是在大公司。
該爭取的,你要主動去推進。否則,你容易心態失衡,每天心里怨氣很重,最終憤憤離職,領導和老板都不一定知道你是為啥離職。
05
槍打出頭鳥
我要學會接受、低調
時代變了,職場中的個人影響力越來越重要了,你要學會表達自己,展示自己,會接受,也要會拒絕。
很多前輩告訴我們,公司的工作,不分你的我的,你部門的我部門的,多去做就能收獲更好的成長,尤其是在創業公司。這話沒錯,但有前提,就是你首先把份內的工作做得很好了,再去幫其他人分擔。否則你不光傻,還添亂。
不斷把小事干好,老板就會交給你更重要的事。抱歉,真實的職場并不總是這樣。
每個公司都有一堆小事、瑣事,這些總得有人干,如果你長期滿足于做這些,你可能就會一直做這些。主動地、不斷地去為自己爭取更重要的事情做。
公司的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要敢于向公司索取資源,要學會爭取領導和同事的支持。別只想做老好人,要想著做成事。
你討厭的辦公室政治,也有其合理性。
公司的管理職位,永遠都是稀缺資源,那些能在復雜的辦公室政治中勝出的人,也證明了其在壓力下的生存能力和協調能力。
06
工作該做的我也會好好做
我抱怨一下怎么了?
我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每家公司都會發現一些「傻子」。
比如,一個設計師。
快到下班了,領導或同事又交給他一個任務,再做幾張圖。
他有個習慣,每次都會很好的完成,但總是在答應做之前先抱怨一會兒,發發牢騷,表達自己的不滿。
甚至有的同事過去找他,他就牢騷得說:不做了不做,這都要下班了。
同事說:麻煩你了麻煩你了,感謝感謝,不好意思不好,再幫我一下。
然后他才說:好吧,幫你做了。
很多人覺得這樣是好的。
這樣其實是特別蠢的:你既完成了工作,又沒落下個好評,還讓人討厭。
那你做了的意義是什么?
我的經驗是:你如果能做,就開心的接受,甚至表現出特別愿意幫對方,因為既然付出了,干嘛不留個好印象;你如果不能做,就不抱怨不撒嬌,明明白白的說,抱歉,這回確實不能幫你。
當然,很多是你不能選的。
既然不能選,你必須做,那你要學會笑著接受。喪著臉做了,一句好落不下。
還有兩點小建議:
01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別發火,別生氣,別撕逼,別抱怨。家庭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不要發泄在職場中。
02 團隊共事過程中,盡量少做負面表達。懷疑、質疑、暗諷、指責、抱怨、牢騷,都是給你無限減分的負面表達。只會提反對意見的人,真的招人煩。提反對意見時,你最好有更好的建議,提問題最好也備著解決方案。
07
我不想管人,只要做專業高手
了解我的人,肯定知道,我是最不想管人的,我就想專注的做好自己的事。但工作了四五年后,我發現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一,幾乎沒有公司會給你創造這樣的一個環境,讓你只專注做自己的事,大多時候你都要承擔很多別的工作。
第二,但凡混得好的人,都要過管理這一關,如果你不做管理,職場的上升通道非常窄,很快就會遇到收入天花板,如果你提升一下管理能力,上限就會一下提高很多。
第三,管理能力是你必須要習得的,即使你現在不是領導,也要學習提升,因為管理本質是推動調用資源完成目標的過程,每一個人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你都需要有別人的配合和支持,怎么更好的調動,還是看你的管理能力。
最后,大家不用擔心,說自己不適合做管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發現兩點:
01 管理跟其它技能一樣,是可以學的,只要學就會不斷進步;
02 我發現各種性格、脾氣的人,都有成功的管理著,并不是說只有馬云那樣的性格可以,馬化騰那樣的也可以,張小龍那樣的也可以,只是不同的人管理方式和風格不同,并不是說一定要是某種性格才適合做管理當領導。
08
領導脾氣不好,我們性格不合
怎么辦?
很多職場新人,特別玻璃心,特別矯情,連領導的脾氣和性格都可以成為離職的理由。
實際上我過去做過三份工作,每一個老板,我們的性格脾氣都不匹配,但這不妨礙我們合作做出工作成績。
而且嚴厲的老板可能對你的職業生涯是個加分項。前幾天剛去看了電影《老師·好》,如果你的每個高中老師都跟苗宛秋似的,是不是你就很可能去了更好的大學讀書。
用脾氣性格來區分一個領導是否值得追隨是不成熟的職業觀。一個領導是否值得追求,要看他能否成就你。脾氣好的,讓你舒服的,未必能成就你。
09
錢多錢少無所謂
主要看工作價值和能否成長
工作價值和成長確實更重要,尤其是職場早期,你不能為了一兩千塊錢選擇進入錯誤的行業、公司、崗位,這樣會毀掉你的職業生涯。
但同時你要正視兩個問題:
01 很多時候收入正是反應工作價值的重要標準,低薪的工作,很多時候正是因為他沒那么重要,沒那么大價值,甚至都是邊邊角角的輔助性工作。很多老板把一份工作描述的高大上,很重要,就是不給你高薪,很多時候說明重要和高價值都是假的,只是為了穩住你。
02 你不可能一直窮下去,工作就是一個創造價值得到回報改善生存條件的工具。而且你想更快的成長,也是需要有財力支持的。一個生活都困難的人,怎么投資自己的學習?因此,一定要重視收入。
很多老板都會給員工洗腦,告訴你少關注收入,多關心自己的成長,其實你應該反問一句:這兩者是對立的、矛盾的么?不是,其實是互為正相關的。
10
不要逃避跳槽
更不要用跳槽解決你本身的問題
很多工作,都是在為你的下一份工作做準備。
很多人都有跳槽懶癌癥,比如明明知道自己在這沒啥發展了,應該換工作了,但是就是不敢直面,想逃避,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很多人說「再干干看」時其實也不知道「看啥」,就是習慣性逃避,一年兩年過去也沒換工作。甚至有人把自己耗得最后不好離開了。
同時,還有另一種極端,把跳槽當家常便飯。
不合適就跳槽,是對的,但頻繁跳槽是不是說明兩個問題:
要么,你每次選工作太太太草率了。
要么,你經常試圖用跳槽解決你本身的問題。
第一,要明白職場遷徙力很重要,應該根據自己的發展階段及時挑戰,該調整時不逃避。
不是必須有升職加薪才值得跳槽。用降薪幾千塊的成本,換取一個更好的機會,怎么算都值得。不要在意家人朋友怎么看,要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是否劃算。哪怕你已經 35 歲了,你的職業生涯還有 30 年呢。
第二,試圖用跳槽和轉行解決你本身的問題,只會越跳越差。
當你想換職業或公司時,先問自己,當下的問題是「換了」就能解決的么?如果是,想好了,就及時換軌道。別到了下家,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該碰上的問題一樣也沒少。
每個人都想做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但如果你暫時沒找到喜歡的,可以嘗試先逼自己把手頭的工作做到擅長,因為大部分人都會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