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不知你的方法是否可以參照'真氣運行法'?
答:不能。各種功法混雜在一起,不但不能產生更高的新法,還會使原來的真正大法失去效力。
各位道友千萬不要嫌棄我披露的功法太簡單,也不要笑我把這樣簡單易懂的功夫當寶貝。其實,真正的丹訣,恰恰就在人所共知的簡單功夫上,況且淺顯的功夫也并非是“很容易的就可以做好”(例如吃飯、睡覺、呼吸、走路等等,中間就有大學問。要想把這些都做的“合道”,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須知,大道至簡!大道至易!不論何門何派,只要是真師所傳的修道真法,往往都是出人意料的簡單!出人意料的自然!簡單的就連文盲、傻子都能學會;自然的甚至讓人不教自會。比如佛陀所教的“念誦左右法”;又比如我所披露的“隨息法”。
另外,我再次堅決的宣稱,五步真氣運行法是偽法!個中緣由,等到各位道友修煉到“神炁合一”的地步了,不用我說就會自然的明白。這里,我就不多講了。
答“云悠悠 ”道友的問題四
問:會不會出現“煉著、煉著出現異常了,我向你請教,你卻一問三不知的,回答不出來”的事情?
答:只要你的問題是因為學習我的方法而產生的,只要你還沒有修煉到真正“神炁合一”的地步,我就可以自信的宣稱:不管你提什么問題,我都可以解答;并且,我絕對是“樸素簡單、明白無誤、實實在在的回答”,絕對不會“寫朦朧詩”;我甚至還希望自己能做到“問一答十”。
“學無止境”道友發言——請教溪水聽冬兄看了閣下的帖子,很受啟發,很是感動。閣下是十五歲開始修行,到現在已三十五歲。二十年不可謂時間不長。能否請教一下
1、二十年的修行期間,閣下修證到的功境,有什么階段性的變化 沒有(主要是指88年,您有重大突破后。我覺得那時候,就已經神炁合一了吧)?換言之,有沒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若有,具體是什么樣的?
2、在這期間,閣下的心性有無什么明顯或者微妙的變化?換言之,閣下通過二十年的實修經歷,如何去看待修性與修命的關系,以及閣下認為二者之間是如何影響的?
(特別是閣下講,隨息修煉和佛家凈土的一息一念有很大的相似。而佛家修行,都是走修性一路。在下有些愚頓,是殊途同歸,還是各有不同)
致以誠摯謝意!也祝閣下修行日有進益。
“云悠悠”道友發言——佩服溪水聽冬老師的心性功夫.以前,我看見溪水聽冬老師所發的帖子,都是些真修實證的經驗之談,而不是那些“朦朧詩”,不由的對溪水聽冬老師暗暗心折。我甚至還產生了找到溪水聽冬老師,跟隨溪水聽冬老師脫產學習“隨息法”的打算。那天,我看見“pwatx”道友在“潛龍悟道”版塊中說,溪水聽冬的《丹道修持理法淺談》和王云峰的《心息相依的解釋》很象。我立即去看,兩文果然很象。這時,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被欺騙”的怒氣。雖然,我總覺得真修實證的溪水聽冬老師肚子里有貨,沒必要抄襲他人,但是,我的怒氣卻依然壓抑不住,以至于向溪水聽冬老師提問請教時口氣狂妄、出言不恭。沒有想到,溪水聽冬老師對我卻依然象對其他道友一樣,誠心、熱情的回答我的提問。修道之人心性修養很重要。對比溪水聽冬老師,我不由得很慚愧!佩服溪水聽冬老師的心性功夫!現在,我正式的請求溪水聽冬老師收我入門,以全我一片向道誠心!請溪水聽冬老師收我!
“何有子”道友發言——忽然想起自第一次接觸丹經以來,“調息”、“心息相依”一類文字不斷在眼前跳躍,從未消失過。應該是從小學起到現在吧。可是俺一直想當然,調息就是把呼吸調均勻吧,這有什么難的,俺一坐下就均勻了,所以永遠不用調息。有時還多想一點,古人為什么喋喋不休于調息,呼吸均勻對他們來說就那么難嗎?這是怎么回事。自己愚鈍,或者機緣不到,端著金碗要了幾十年的飯。神氣相依。確屬入門要法,可是并非人人都能依之入門的,門外有門,門內還有門。三分學 + 七分練 = 十分證。
“天邊月一痕”道友發言——很好的法門!陳老就對心息相依動靜自然很是推崇!的確是真言,靈源大道歌也是講這個的!從來命蒂在真息,張宜尚老先生的真傳易筋經里的精髓-九轉呼吸也是不能離心息作用!我也很喜歡心息相依法門!
“旗峰居士”道友發言——很好的貼子,是真正有修證的貼子,不是那種空談心性、修德、卻無法著手用功也不必下手用功的貼子,更不是那種“強烈相信自己是佛”就能打通周天經絡、叫他英勇殺敵拯救萬民而不肯但放生幾條小魚就能積善成仙的貼子。不要說在論壇沒有知音,也不要說論壇沒有明眼人(當然,明眼人不是我)。論壇將你的貼子“加精”,就說明人家對你觀點的大致認同。
不過,你對“真氣運行法”的點評有點過度了。“真氣運行法”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傳出的健身氣功,你說它并非丹道可以,你說它層次不高也可以,你說它只是不究竟的小術也行,但不能說它是“偽法”。華佗五禽戲、鐘離老祖傳下的八段錦、陳希夷二十四氣訣、明清時代的十二段錦,甚至是少林易筋經等等,修煉這些功法都有錦身良效,但并不能“結丹”。難道說,我們可以據此認為“八段錦”是“偽法”?“五禽戲”也是“偽法”嗎?“十二段錦”哪一點不是有為有作、運用后天意識呢?但是,從沒人否定“十二段錦”的健身功效,也沒人說這是“偽法”。“八段錦”的健身功效,即使是遠在東方的韓國也很流行。前幾年拍攝的韓國電視連續劇《醫道》,我就見過一個韓國道士用“八段錦”教群眾健身的鏡頭。這個世界,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仙、成佛、成圣。有良好的健身作用,但還不能成仙、成佛、成圣的功法,就說它是偽法,這是否有點過火了?
關于丹道“有為”與“無為”的爭辯,你自己的貼子就很說明問題。離開意識的(有為)作用,煉丹可能成功嗎?可能連起手都完成不了吧?我認為你那句“后天意識”就用詞不當。意識就是意識,沒什么先、后天之分。你用“靈覺”表示先天意識,別人用“真意”表示這種作用,無論用什么詞匯,所表達的都是那個“意覺”或“意識”。修行者還沒進入“先天狀態”的時候,用“先天意識”來表達是很讓他人猜疑的。“無為”是對的,但“無為”并不是趟在那里睡覺它就可以自動煉丹、成仙。無為,只是不去主觀地導引、引導、改變它自然本來的運行,但是意識還是要用的,就是意識要“時時覺照、勿忘勿助”。就象你說“空定”對生命毫無意義一樣,將“無為”解釋成“無修也無證”,對丹道修煉也是毫無意義的。每一步修煉都有每一步的驗證,說不能用后天生命或修煉效驗去驗證先天修為的人(當然功境驗證是必然的),你說他強調的“無為”是不是道家的“無為”呢?我只能說,他沒有實際修證而逃避驗證。古人煉成金丹(仙丹),是作為長生藥物給肉身生命服食用的,也可以叫作“穩固命基”之寶,此所謂“一顆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但現在有的人修成內丹,卻是將肉身生命當作養料,拿肉身養分去培植所謂的“陽神法身”。這是中了佛家“四大皆空”的毒。我及論壇上一些反對貶低“有為”的道友,并非不知“無為”的重要。但是論壇里那些人將“無為”解釋成無意識、煉丹不用意識、不用“有為”,你說這樣煉丹可能成功么?那類人只重視毫無意念的“無為”,甚至將“有為功法”貶得一錢不值。“有為功法”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么?象上面“八段錦”之類,一些“采日精月華”之類,以及一些“意想烈火焚身以驅魔卻病”之類的功法,哪一點不是有為有作呢?也許只有佛家,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幻,將一切六根感應視作虛幻,才會將空定、無念視作禪定的最高境界吧?關于煉丹,我相信那句:“始于有作人未見,及至無為眾盡知。”
很贊同你那段將“神”比喻為“水及水波”的文字。我過去也認為“神”只有一個,先天、后天的劃分,實在不是很適當。我一直認為,只有“先天狀態”或“先天層次”,沒有“先天世界”。認為練功進入“先天世界”,然后仙佛菩薩都來給他護法的人,不是妄念就是功法中的意生身。先天元神其實是體,后天識神其實是用。“神”對外界的反應變化(是反應,不是反映),就表現為“識神”,無為就表現為“元神”,其實是二而一、一而二。“識神”其實只是一團內氣,完成“煉精化炁”后之所以智慧明辯了,無非是那團內氣強大了罷。唐以前的道書也就精、氣、神加無為,很少先天元神、后天識神等名詞術語。再次致謝,多謝你的貼子,印證與收獲都不少。
“般若波羅密”道友發言——今日又看了一遍高帖,真是太棒了,收藏了。另請教溪水聽冬一問題:我平時工作、走路等時候,也按你所教“關注呼氣時身體內的感受”方法,但一會兒就忘了,過一會兒才能想起,這樣有用嗎?
“有所求”版主發言——老實說,守息(或心息相依)之類的帖子,本人看了很多,相信其他人也都看過不少。那么,為什么這些帖子也不乏轉貼者,卻沒在漏盡閣有什么影響呢?仔細看看轉貼的文章,再看看溪水聽冬的文章,就會發現區別。轉貼的文章好比告訴大家:學習英語要努力才能成績好。而溪水聽冬的文章好比告訴大家:學英語要通過努力背誦才能學好,并且,背誦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溪水聽冬與其他文章的區別,即在于此——把具體的操作方法告訴了大家......
在此,我也要向大家推薦一下溪水聽冬介紹的“隨息法”。象閣里的很多道友一樣,我也在練習溪水聽冬介紹的“隨息法”。我只練了幾天,雜念就開始減少了。還有“何有子”道友,也因為實際練習“隨息法”而得到了進步。溪水聽冬介紹的“隨息法”,確實是簡單易懂、容易上手的好方法。特向大家推薦!!另外,光看帖子不實際練習,是得不到好處的。而只要實際練習了,則練習一天就有一天的好處。再次向大家推薦!!
溪水聽冬答眾道友——
答“學無止境”道友問題1.
問:二十年的修行期間,閣下修證到的功境,有什么階段性的變化沒有(主要是指88年,您有重大突破后。我覺得那時候,就已經神炁合一了吧)?換言之,有沒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若有,具體是什么樣的?
答:88年后,我的修煉再也沒有什么重大突破,甚至可以說是原地踏步,因而也就談不上什么“身與心的階段性變化”。這么多年了,我練功從來就沒有追求過什么效驗,因而也就從來沒有在意過自己有什么“身與心的變化”。
今日蒙你提醒,我發現自己確實有一些修煉效驗:
1、心神堅定,不怕驚嚇。即使成都512地震時,我也一點都不驚慌,現在想來確是異事;
2、不易生氣動怒;
3、淡泊少欲,萬事“無可無不可”(就是愛憐兒女之心難舍);
4、不怕冷,冬可單衣(也可能是行業原因造成,許多同行都可以);
5、冬夜練功時,即使穿單衣臥于石上也不覺冷(出功后,不敢臥石);
6、20年沒生病;
7、傷后易愈(2005年小腿骨折,找茶店子的“何氏骨科”治療,18天我就能下地走路。當時,我對“何氏骨科”驚為神醫,還給何俊治醫師贈送了錦旗。現在想來,我平時在工作中的手腳劃傷,都比同行好的快些。那次骨折我好的這么快,也不一定全部都是“何氏骨科”的功勞);
8、睡眠少(也可能是行業原因造成,許多同行都可以);
9、有時能預見身邊的人與事(只能被動預見,不能主動預見);
10、有時能出神遨游(只能被動出神,不能主動出神);
11、只要自己愿意,絕不漏精;
12、心時歡喜,絕無憂愁......
真沒想到,持續性的修煉,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的身心。今天,你若不提醒我,我依然不會意識到,我的身心變化已經有這么的大......
答“學無止境”道友問題2.
問:在這二十年的修行期間,閣下的心性有無什么明顯或者微妙的變化?
答:心性變化如上述。
答“學無止境”道友問題3.
問:如何去看待修性與修命的關系,以及閣下認為二者之間是如何影響的?
答:你去翻書吧,各種丹經道書都有論述。我只知道“神炁合一”的實地做功夫,讓我搞理論研究做學問,我不擅長。
答“學無止境”道友問題4.
問:特別是閣下講,隨息修煉和佛家凈土的一息一念有很大的相似。而佛家修行,都是走修性一路。在下有些愚頓,是殊途同歸,還是各有不同?
答:凈土宗講究的是“一誦一念”,不是我編造的“一息一念”。《念佛法要》說,判斷一個人“念佛”是否得法,就是看他“念佛”時是否做到了“一誦一念”。“一誦一念”的含義是:每一次“念佛”時,“意念”都“覺察”一下,不迷糊、不放過;并且,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它“念頭”。“念佛”與“意念”如此的“一 一對應”,這就稱之為“一誦一念”。
我聽佛學講座的前幾天,正在為“火候”的表達問題而傷神。雖然,我自己能在功中輕易的把握好“意念的對象”、“意念的‘著意處’”、“意念的輕重”......等問題,但是,我卻不知道我是怎么把握好的(這就是“無為法”的弊端了)。現在,我要發帖了,我必須尋找到一個合適的詞語來準確的表達它,這真是讓我費神啊!沒想到,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佛學講座。于是,我就借鑒凈土宗的“一誦一念”,編造了表達“隨息法火候”的“一息一念”。因此,我并沒有講“隨息修煉和佛家凈土的一息一念有很大的相似”,這是你的誤解。
“‘隨息法’與‘念佛法’有什么異同?是殊途同歸,還是各有不同”?說實話,這個問題不是我能評論的。
不論是丹道修持還是佛家修持,它們都跟煉武功、煉雜技相類似,是功夫不是學問。而功夫,是煉出來的,不是研究出來的。比如看似簡單的“隨息法”,只要修煉下去,就會出現很多無法提前預知的身心變化。而這一切,理論研究能提前研究出來嗎?因此,我沒有實際練習過佛家的“念佛法”,就不可能知道修持“念佛法”后身與心的的各種微妙變化;因此,作為只練習過“隨息法”而沒有修持過“念佛法”的我,本來是沒有資格去比較“隨息法”與佛家“念佛法”的異同的。現在,應你所需,我就從純理論的角度,勉強的對它們進行一些比較吧:(實際怎樣,我不知道)
1、“念佛法”需要精神信仰;“隨息法”不需精神信仰,但需要“全神貫注、正心誠意”;
當年,佛陀人為的制造出那些“迷信”(也許,這些“迷信”稱之為“比喻”更恰當),是為了讓教徒“全神貫注、正心誠意”的修持“念佛法”。說來,這也是一種“方便”,也是佛陀的一片苦心。“全神貫注、正心誠意的修持必然更易見功”,在這一點上,“念佛法”值得我們借鑒;但凈土宗人為制造“迷信”的那一套,就不值得我們學習了。
2、不論是修持“隨息法”還是修持“念佛法”,除了每天都需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專門修持外,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隨時隨地的修持。在這一點上,兩者是相同的。
3、“隨息法”能帶來“神炁合一”,這是我實證過的。“念佛法”能否帶來“神炁合一”?我猜想多半不能。至于它們最終是否能殊途同歸,我實在是沒有能力知道,就是猜想也辦不到。
答“云悠悠”道友
問:現在,我正式的請求溪水聽冬老師收我入門,以全我一片向道誠心!請溪水聽冬老師收我!
答:同為求法者,怎可為人師?歡迎來電郵,交流共提高。lujice@yahoo.com.cn
不知道你修道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是為了健身,向你推薦幾個成都本地的、有收徒資格的真師:1、在青羊宮教“功夫太極拳”的何紹君;2、在文殊坊教養生的羅文道。如果你是真心追求“仙道”,那就去找青羊宮的當家陳明昌道長吧。陳明昌道長講,我的法緣不在他那兒;不知道你的法緣在他那兒不?
答“旗峰居士”道友問題1
問:說“真氣運行法”是“偽法”,是否有點過火了?
答:本來打算以后不再說“真氣運行法”了,你既然提起,我就再講講。“空轉任督”對性命無實際益處,反而有很大的弊端。如果“真氣運行法”不“空轉任督”,那么它是一種“健身法”,不能稱“偽法”。但是,“空轉任督”是“真氣運行法”的核心,你叫我還能把它當成“健身法”嗎?
“空轉任督”的弊端,可參考《田誠陽道長關于修煉的問答*第45問》、胡孚琛的《丹道法訣十二講*第四講:慎轉任督》、陸錦川先生的《太極養修說部分內容摘要》和胡海牙的《從“還精補腦”談起》,原文見:
http://www.xiulian.com/Discuz/vi ... &extra=page=3
http://www.dandaowh.com/bbs/view ... &extra=page=2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d9f32cf01009vtc.html?vt=4
http://www.xiulian.com/Discuz/re ... o=lastpost#lastpost
答“旗峰居士”道友問題2
問:關于丹道“有為法”與“無為法”的爭辯,你怎么看待?
答:“有為法”“無為法”之分,是在入門階段。入道后,不論是“有為丹道”還是“無為丹道”,全部都在“先天狀態、無為真境”中做功夫,因而就必須純粹的“無為”了。到了那時,自然就再沒有“有為法”與“無為法”的爭辯了。
“無為丹道得造化,有為丹道奪造化”。入門階段期,各人的心性、稟賦不盡相同,“無為法”和“有為法”必然都有它們的存在價值。比如“有為法”就比“無為法”更容易上手,更容易大眾化;比如“無為法”練習得法了,就比“有為法”更容易入道。
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順其自然,避免使然,不去人為地做作。只有使然無為,乃能自然有為。因此,惟無為乃能無不為。以煉“自發動功”為例:思想靜下來,不去有欲有念的去主動想什么,思想就達到無為了;思想無為了,意念專一了,再放松身體,不要自主地去動身體,這樣身體也就無為了;無為生有為,身體就會自己動起來。但身體的動,跟我沒有關系。因為不是我要動,我不是有為的,所以它是一種自然無為的動。如果你的動作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那就是有為的。以我個人的體驗來說,我感覺入靜(停下人為的各種身心活動)后“天機自現”,什么都是“天機自運不由人”。
雖然,張伯瑞說“始于有作人未見,及至無為眾盡知”,但是,張伯瑞還說過“人心如與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時”。“人心”又是怎么的去合“天心”呢?這就是“無為”的作用了。只有真正做到高深層次的“無為”了,“人心”才能與“天心”相合;并且,什么時候做到“無為”了,“人心”與“天心”就會什么時候相合;馬上做到,就馬上相合。而一旦相合,則“顛倒陰陽只片時”。“道至高妙,殊途同歸”,到最后,“有為法”畢竟還是要回到“無為法”的路子上去。
答“旗峰居士”道友問題3
問:關于“先天元神”和“后天識神”,你怎么看待?
答:“先天元神其實是體,后天識神其實是用。‘神’對外界的反應變化,就表現為‘識神’,無為就表現為‘元神’,其實是二而一、一而二”,這句話很有道理,如再進一步的改為“先天元神其實是‘本’,后天識神其實是‘末’......”,那么,這句話就更完美了。
另外,你認為“先天、后天的劃分實在不是很適當”的這個觀點,則只有在入門階段適用。入道之后,是不會繼續在“黑山窟窿”里做活計的。
《道德經》說:“能嬰兒乎”?丹道修持的實質,其實就是“從常人的‘元神退位,識神主事’的狀態,返還到嬰兒(或胎兒)的‘識神退位,元神主事’的狀態”,從而恢復人類“先天本有、一切俱足”的功能。如果一個人在練功時,還無法達到這種“識神退位,元神主事”的狀態,則說明他的功夫還未達到“入道”的程度。
答“般若波羅密”道友
問:我平時工作、走路等時候,也按你所教“關注呼氣時身體內的感受”方法,但一會兒就忘了,過一會兒才能想起,這樣有用嗎?
答:日常生活中要待人接物,不可能無念,只不過修道之人要長保“靈覺”不迷糊罷了(“真常須應物,應物須不迷”,“迷則眾生覺則佛”)。具體的做法就是:“念起之時,不能迷糊,不能隨它去了,要知道自己起念了;起念后,也并非有意止念、除念,只不過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而已;當念頭過去后,依然要回轉來,繼續用“靈覺”覺照呼氣。
這段話,我公開很久了。但直到今天,才見到有道友重視。“般若波羅密”道友的悟性好啊!“般若波羅密”道友,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這樣做依然有作用。
每一個人剛開始做此法時,都不可能長久的保持“警醒”狀態。剛開始時,做10分鐘也許只能保持1分鐘的“警醒”狀態、只能保證有1分鐘在做功夫;但是,只要你每天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的堅持修行此法,慢慢的,你保持“警醒”狀態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逐漸的,你就能“息息歸根”;到最后,甚至可以達到“功中功外,無有分別”的地步。(請參考《答何有子道友》中的“不擔心、不勉強、朝前走”)
“哈哈哈哈哈哈”道友發言——
拜謝 溪水聽冬 師父,光看一問一答就收獲無限。
我參照您的功法練習已經一個多禮拜了能經常進入那種找不到身體的狀態,要比我以前的數息法好多了。
溪水聽冬答“AK47”道友——
這是“AK47”道友通過電子郵箱與我的一些交流。我覺得對其他道友也有用,故貼于此。
11月25日
問:我慕道已久,卻苦于不得入門之法,因而從來沒有實際修行過。偶然在漏盡閣看見溪水指示的修行門徑,甚喜,遂習之。我從六天前(11月18日)開始練習“凝神入氣穴”,每次練習40分鐘左右,每日練習兩次。前三日,每次習畢,皆感神清氣爽、周身舒適。但從第四日開始,我出現了一個情況。那日,在功中,漸漸感覺胃就象痙攣一樣自發的柔緩收縮(又有點象泛酸的感覺),并且收縮的同時,胃部也隱隱的作痛。出現這個情況后,我沒有管它,繼續的關注呼氣,這個情況也就自己慢慢的消失了。習畢,我依然神清氣爽、周身舒適。這兩天,在功中,這個情況每次都會出現,每次又會自己慢慢的消失。雖然,這個現象我現在還可以承受(只是隱隱作痛,不厲害),但我害怕它會加重。請問溪水,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另外,長此的修行下去,這種現象是自動消失呢?還是會越來越厲害?頓首!(注:05年,吾因與人斗酒而胃出血,并因此做過胃部手術。)
答:你出現的情況很正常,不會繼續加重,它反而會慢慢消失,請放心。
修行“隨息法”的初期,“身靜氣自生,氣生則攻疾”,因而會產生很多自發的“聚氣攻疾”的現象。這些現象,你通通都不要去理它。過了這個階段,隨著隱疾的好轉,這些現象就會自然的消失。如果你去刻意的理它了,“意聚則氣聚”,“聚氣攻疾”的種種現象就會自然而然的越來越明顯;如果你一直不領悟,還要一直“加強注意力的刻意”去關注它,那么,這種本來是好事的“聚氣攻疾”現象就會轉化為壞事——這就是所謂的“出偏”了。即使你真正的“出偏”了,只要你“醒悟”的及時,及時的把注意力轉回到“關注呼氣”上去,“意散則氣散”,“聚氣攻疾”的種種現象就會自然而然的慢慢消失。
“AK47”道友,不知道你自己曉得不,你其實是一個很適合修道的人。作為一個從來沒有實際修行的人來說,在我沒有詳細講明“凝神入氣穴”的具體做法前,你就能如此的對待練功中出現的問題,你真的是一個“心性常體太和”的人啊!
“AK47”道友,雖然你做的很好,但我還是想提醒你兩句:
1、“凝神入氣穴”不是“氣功”,不追求“氣感”。而只有不追求“氣感”的功法,才能沒有“偏差”;
2、只要你還沒有達到“神炁合一”(什么是“神炁合一”?到時自知,現在別問)的地步,你就要“內慮外感,不管不顧;覺照‘呼氣’,常省常惺”。
12月5日
問:謝謝溪水前次回復,胃在功中自發收縮的現象,現在已經沒有了。最近幾天,我又出現一個新的情況。在功中,我感覺自己好象沒有身體了,天地間好象只剩下一呼一吸。請問溪水,這又是怎么會事?
答:這是你已經進步到“心息相依”的原因,別理它,別追求。
“后學”道友發言——
剛剛看了溪水聽冬老師介紹的:胡孚琛《丹道法訣十二講》第四講 慎轉任督,其中有段'有志修丹道者,要將呼吸降到肚臍(下丹田),只在“綿綿似有卻如無”之調息上用功夫就是了。頭部兩目間的祖竅穴、鼻孔外方寸之地的虛無竅、胸部兩乳間的膻中穴、肛前陰后的會陰穴(陰蹺)和肚臍部位的丹田穴,皆是煉丹的秘竅,'和另一篇陸錦川先生的好象有矛盾啊? 再請問溪水聽冬老師做功時有沒有“舌抵上腭” ?謝謝你.
“學無止境”道友發言——
新年感謝新的一年來了,頂禮各位道友。新年好!回憶一年來在漏盡閣沖浪的日子,真是精彩紛呈——千奇百怪的人,千奇百怪的言論。不論真偽高低,讓人開了眼界,也增長了見識。在這里,要感謝諸多道友高人。盡管論壇魚龍混雜,仍能感到他們的苦口良心,真知爍見。還有熱心的觀眾——凡有所問,皆有所答。
特別要感謝溪水聽冬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給很多初學者非常寶貴的修行入門方法。最后就不感謝CCTV了,因為元旦晚會太敷衍了,沒有下工夫,確實不精彩。2009,愿各位道友修行有成。
“當然”道友發言——特請各位道友重視溪水聽冬兄的這段文字:
附:“煉精化炁”的方法——打起精神,把放松的意念重新緊張起來,刻意的去關注“呼氣”時身體內的感受。(此時,意念關注的對象早已從“口鼻呼吸”轉為了“命蒂真息”,意念的“著意處”也早已從“眠牛之地”轉為了“炁穴”)。其實,“煉精化炁”與“凝神入炁穴”相比,只不過是“注意力的緊張度”要重些而已。
再注:“陽炁化生”之境出現后,如能專一的“凝神入炁穴”(或稱之為“煉精化炁”),則必然會出現“如磁鐵相戀、扭結交媾”的“神炁合一”現象;而“神”與“炁”如能“合一”,則“大藥”自然漏無可漏。這個過程,也就是所謂的“采藥歸爐”(也可稱之為“煉精化炁”)。
我早就在佛經中看到過“修安那般那”(即道家的“心息相依”)可以成就“漏盡通”(即不漏精)之類的論述;也早就看過南懷謹教授說的這段話——“煉息可斷去欲念,做到不漏丹。老年人煉息可使陽氣重來”(見87樓“學無止境”所引的文章);我還在胡孚琛的《丹道法訣十二講 第六講 補虧正法》中看見過“人能心息相依,漸入虛空大定,元精自然感而遂生,一陽來復之際,凝神入炁穴,也是添油接命之術”的記載,但當時,我卻毫不在意的輕輕略過。現在,溪水聽冬兄又以親身經歷驗證了佛經的真實,古人誠不欺我!
我曾拜了一個很有名的人為師,跟隨他修習“河車運轉”、“抽、吸、閉……”之類的道家功夫。剛開始修習時好像有效果,不久“小周天”也通了,但“小周天”卻時通時斷。師父說這是“前世業障”,我也毫不懷疑。如此修習五、六年,我猛然回首,卻發現身體健康實無進步。于是,我就離開了那個人,專心修佛了。
以我的經歷來看,溪水聽冬兄披露的這個“煉精化炁”從而“不漏精”的方法,是最自然、最接近佛經記載的方法,遠比那些人為編造的“運轉”、“搬運”之類的方法真實。沒有想到,我花費10多萬元,從“名動全國的大師”手中得來的法子,卻還當不了無名小輩(希望溪水聽冬兄別在意)偶然披露、免費披露的法子。這真是值得我感慨再三啊!特記于此,再次提醒各位道友重視溪水聽冬兄的那段文字。 頓首!
“鑠金”道友發言——感謝溪水聽冬老師您以平常的話語和不厭其煩的態度來為我等苦于修身無門之人講此妙法,沒說的,頂
“禾火水”道友發言——非常感謝溪水叮咚老師的用心,偶然的一個機會看到老師的講修道錯失真師的貼子,我向老師請教凝神入氣穴,氣穴在那里問題,因我也喜歡修練,對于很多問題都不明白,看了此貼,明白了很多,很感謝老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