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本知識介紹
糖尿病: 現代生活的主要流行病。中國目前有5000萬糖尿病患者。在未來25年內,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將是現在的2倍。在西方國家,2型糖尿病已成為主要的衛生負擔,占住院費用的10% 。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
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疲乏。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
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
中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
中國古代沒有人體解剖學,卻是知道糖尿病與胰臟衰退有關系,用藥處方亦知道要用動物胰臟來提煉有效成分來補充胰島素,這起碼有二千多年前的歷史,比西醫還發現得早。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消渴是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辛辣香烤之品;或情志過極、郁怒失常、勞心竭慮、勞欲過度,或稟賦遺傳、感染邪毒、熱病之后等因素,致肺、脾、腎受損,邪熱內蘊、陰精耗損、氣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輸布而成。稟賦異常為內因,過食肥甘為外因,且后者更為重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精血耗損,臟腑精氣逐漸衰減,老年人臟腑功能衰退,五臟皆虛而尤以脾腎兩臟最為重要,其中脾氣不足、腎精虧虛尤為關鍵。陰精不足是老年糖尿病共同的病理特點。
老年糖尿病由于年老體虛、多種疾病并存、病程較長,病情復雜。其病理和傳變規律始于陰虛燥熱,繼則氣陰兩虛,血瘀不活,終致陰陽兩虛。臨床上以氣陰兩虛、陰陽兩虛證多見。
本虛標實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老年糖尿病多是虛證,但由于外邪、痰飲、瘀血、毒邪等因素的存在,往往致虛實夾雜,虛多實少,寒熱相兼的本虛標實之證
《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中醫防治糖尿病的6個觀點
1、 調理飲食,固護脾胃
2、 運動養生,流水不腐
3、 既病防變,用藥宜慎
4、 順應四時,起居有常
5、 修心養性,清心寡欲
6、日常所用,舒適為度
糖尿病中醫預防方案
1、 起居有常,戒煙戒酒,消除各種不良生活方式。
2、飲食有節:合理膳食 , 忌食肥忌酒甘厚味,辛辣香甜之品,減少總熱量。少量攝入甜食、動物油、烹調油;適量攝入肉類、魚類、奶、禽蛋、堅果、豆漿;宜作為主食攝入米、面、雜糧、蔬菜 、根莖類食物、瓜果類
3、勞逸適度:主要為體育鍛練,運動的目的是增強體質,維持標準體重,控制血糖,運動量根據年齡、性別、病情適量調整,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鍛煉方式可選散步、練太極拳等。
4、調暢情志:保持心態平衡,長期快節奏的都市工作和生活環境,使人產生緊張心理情緒和精神壓力,也是導致糖尿病的病因。要及時調整各種心理壓力,即使脫離無法克服的競爭社會氣氛,也要學會適度減壓,培養各種興趣,保證良好的心態。
5、知己知彼: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檢測
(1)患者可用手持血糖儀對空腹和餐后2小時血糖進行監測,患者控制血糖應達到以下標準:空腹血糖6.1—7.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11.1mmol/L
(2) 每2—3個月復查HbA1c,了解糖尿病控制強度,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3) 每半年全面檢查血脂水平,心、腎、神經系統功能和眼底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4) 監測體重,每周側1次體重。
幾點誤區
1、過度限制飲食,甚至引發變證、壞證,譬如低血糖休克、酮癥酸中毒昏迷。
2、迷信宣傳糖尿病患者南瓜、獼猴桃可以吃,曾在患者吃后2小時測血糖明顯升高
3、而紅棗、甘草并不影響血糖;有醫生曾親自試驗。
4、不要斤斤計較血糖數值,血糖數值高低與其并發癥、死亡率無關。
5、過度活動;《素問. 宣明五氣論》“久行傷筋”過度行走損傷筋脈,傷及肝臟,《素問.舉痛論》“勞則氣耗”過度勞累,耗氣傷形。有些老年糖尿病人每天走步幾個小時或一天忙忙碌碌為子女操勞。
6、中醫中藥可以治愈糖尿病。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友均適合中醫治療。目前還未發現任何一種中藥能代替胰島素。到目前為止,對中藥的降糖效果已有定論,即達不到西藥的降糖效果。中醫對防治各種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有一定的作用。應在正規醫院請醫生為您辨證用藥 。
7、六味地黃丸降血糖的作用有多大? 用蜜丸降血糖是不可取的,因為蜜丸配制時藥物50%+蜜50%,不適合降血糖,建議使用無糖的水丸。即使是水丸也沒有很強的降血糖作用,但能夠改善出現腎陰虛糖尿病患者的癥狀:口干、尿黃、腰酸、腿軟等。延緩糖尿病出現并發癥是有好處的,所以應該早期,長期服用,并配合其他降糖藥使用。機制:主要是抗氧化、降血脂等,具體機制不清。
小貼士
中西醫綜合治療優化方案的應用原則
治療糖尿病必須采取中西醫綜合的方法,各取所長,西醫降糖作用快,而中醫、中藥的優勢則在于減輕病人的癥狀,防治慢性并發癥方面有著明顯的療效。
植物中的天然降糖物質
1、 苦瓜 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涼,滋陰壯陽,降低血糖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如苦瓜中胰島素類似物質、苦瓜素等,具有抗突變、抗腫瘤、抗艾滋病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效。苦瓜皂甙對模型動物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與優降糖相比,其作用緩慢而持久。苦瓜肉中含有非皂甙降糖化合物。苦瓜汁的降糖作用是通過刺激活化的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實現的。對苦瓜肉中非皂甙化合物的定性、分離和提取具有重要意義。
2、南瓜 南瓜是我國傳統的降糖食物之一,南瓜的降糖成分主要為南瓜戊糖、南瓜的主要降糖成分是果膠和鉻,其中果膠可延緩腸道對糖及脂質的吸收,而缺鉻則是T2DM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南瓜不僅可以影響糖的吸收,還可通過補充鉻元素,從而使T2DM患者體內缺乏的一種含鉻復合物—糖耐量因子(GTF)得到補充,進而起到降糖作用。
3、豌豆 體內和體外試驗研究豌豆凍干粉及粗提物的降糖作用結果表明,NIDDM大鼠在經口給予含有豌豆凍干粉的飲食2~3 d后血糖明顯降低,10 d后,血糖下降50%;同時,豌豆粗提物有很強的抑制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可通過抑制腸道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而降低血糖。
4、茶葉中的主要降糖成分是茶葉復合多糖(TPS),在給予小鼠腹腔注射TPS 12 h后,其血糖顯著下降。茶色素對糖尿病患者有顯著的抗凝、促纖溶、防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作用。日本Nakahara等的研究表明,烏龍茶提取物可抑制α-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故可阻礙小腸對淀粉和蔗糖的消化吸收,從而抑制餐后血糖升高。
5、麥麩、蕎麥、玉米粉等富含水溶性纖維的谷物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并減少外源性胰島素的用量。可能的作用機制包括:(1)延遲胃排空 (2) 刺激肝臟的糖酵解、抑制糖異生。減少胃腸肽分泌,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增加胰島素與其受體結合,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食療配方
南瓜百合粥(3人份)
原料: 米3兩(150克) 、南瓜1/2斤(250克)、鮮百合1
兩(50克) 、水2000ml。
制作流程
1、米洗凈,水燒滾,將米放滾水內,改用中火煲40分鐘。
2、將南瓜切片,續煮20分鐘。
3、最后放入鮮百合瓣,翻滾便成。
薏米麥仁粥(3人份)
原料:薏米2兩(100克) 、麥仁2兩(100克) 、水2000ml。
制作流程 :薏米、麥仁洗凈,倒入開水鍋,火煲40分鐘。
雪梨拌苦瓜
原料:苦瓜3兩(150克)、雪梨2兩(100克)、白醋3錢(10克)、 鹽1錢(3克)、香油3錢(10克)
制作流程 :
1、分別將苦瓜、雪梨切細絲,用冰水浸泡10分鐘。
2、加白醋、鹽、香油拌勻即可。
筆者是資深醫藥行業從業人員,對滋補養生有較深的造詣,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