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有朋友問:五十多歲的人,血糖7.2mmol/L上下有三年了,一直沒吃降糖藥,這樣下去會有啥后果?
類似這樣的問題經常有人會問到,首先與大家交流一個最基本的常識,說到血糖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兩個數值,一是空腹狀態下測量的血糖,一個是餐后2小時測量的血糖,僅憑其中的一個是無法對血糖正常與否做出準確判斷的,因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
上述標準中的兩個血糖值是“或者”的關系,且餐后2小時血糖更為重要,它不僅能反應出血糖波動的幅度,而且還能對自身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做出評判,對血糖升高及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平常應當多檢測的一個指標。
從這位朋友的問題看,7.2mmol/L應當是指空腹血糖,這個數值與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很接近,即便診斷為糖尿病,也屬于糖尿病早期或是處于病情相對較輕的階段,關鍵是要看餐后2小時血糖的高低了,有兩種情況:
如果餐后2小時血糖大大高于11.1mmol/L,比如超過了15mmol/L,則應當及時服用降糖藥,研究證實:不經治療的糖尿病人5年后即會有并發癥的發生。
如果餐后2小時血糖始終是在11.1mmol/L上下,對五十多歲及以上的中老年來說并非不能接受,可以嘗試暫時不用降糖藥,通過飲食控制及運動鍛煉等生活方式干預的措施,盡可能降低血糖或基本維持目前血糖的現狀,但這樣做有兩個前提條件,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時,還是盡早服用降糖藥為宜。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對血管的損害,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為脂肪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創造條件,就像種樹一樣,高血糖相當于挖樹坑,而高血脂好比樹苗,只有坑沒有苗也成不了樹林,所以血糖高及糖尿病人控制好血脂非常重要。
特別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相當大,應當進行嚴格控制,至少應當控制在2.6mmol/L以下,最理想的控制目標是1.8mmol/L以下。
高血壓最大危害與高血糖一樣也是對血管的損害,但它比高血糖危害更大,是因為發生病變的血管受到高血壓的沖擊后,可能發生斑塊或血管的破裂,因此血糖高及糖尿病人對血壓要進行嚴格控制,至少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綜上所述,對血糖高的人及糖尿病早期患者來說,在關注血糖高低的同時,還應對血脂及血壓給予兩樣的關注,從而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危險降至最低,這才是糖尿病治療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