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和體征為「三多一少」,包括多尿、多飲、多食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但如果患者有多飲、多尿、煩渴、尿糖陽性等情況,尚需進一步鑒別診斷,請看下面的病例介紹。
病史摘要:
病史特點:患者為中年男性,主訴:多尿、多飲、煩渴 1 年余。患者 1 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多尿、多飲、煩渴等癥狀,喜食冷飲,日飲水 5-6 L,晝夜小便數十次,尿量約 3.5 L,門診查尿糖(+),尿蛋白(+),無酮體,未予藥物治療。病程中,患者無怕熱、心慌,無乏力、肢體疲軟,無手足抽搐,無頭痛、頭暈,無胸悶、心悸,無腹痛、腹脹,大便正常。患者有慢性間質性腎炎病史 5 年,無規律藥物治療。家族史無殊。患者近期體重無明顯變化。
體格檢查:T 36.8℃,P85 次 / 分,R20 次 / 分,BP 150/90 mmHg。神清,精神軟,發育正常,營養良好,步入病房,自主體位,對答切題。全身皮膚無蒼白、黃染,略干燥,無肝掌、蜘蛛痣。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頭顱無殊,眼瞼無浮腫,視力、視野無異常,聽力正常,鼻唇溝正常。頸軟,甲狀腺未及腫大。胸廓無畸形,兩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濕羅音。心前區無隆起,未及病理性雜音。腹部無壓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腎區叩擊痛陰性。脊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無水腫。腰圍 92 cm,BMI 28.5 kg/m2。
初步分析:
①此病例的第一印象為糖尿病:中年男性,腹型肥胖,有多尿、多飲、煩渴,尿糖(+),尿蛋白(+)等,但注意:患者血糖是否正常未知。因此,不能輕易地預判為糖尿病。
②「多尿、多飲、煩渴」癥狀對應常見疾病的鑒別診斷:
(1)糖尿病:典型癥狀和體征為「三多一少」,包括多尿、口干多飲、多食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OGTT 試驗可以明確診斷,尿糖陽性不作為診斷指標。
(2)精神性煩渴多飲綜合征:女性多見,多飲、多尿與情緒相關并伴隨情緒波動,夜尿不顯著,呈間歇性,實驗室檢查等均在正常值范圍內,伴有其他神經官能癥狀。
(3)中樞性尿崩癥:為下丘腦或神經垂體病變引起精氨酸 / 血管加壓素(AVP)不同程度的缺乏,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癥狀為持續性多尿,每日可超過 5-10 L,夜尿亦增多,伴頭痛、嘔吐、視野缺損等。
(4)腎性尿崩癥:由于多種病因引起的腎小管對 AVP 抵抗或反應性降低,導致水的重吸收障礙。多尿每日 4-5L,注射 AVP 后仍然多尿,尿比重不上升。
(5)其他可能的原因:甲狀腺機能亢進癥,高鈣血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低鉀血癥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
③該病例的突出特點為「多尿」,以此為出發點分析:
多尿的定義:24 小時尿量超過 2500 ml,尿崩癥時一般超過 3500 ml。生理性多尿見于過多飲水,病理性多尿總的可以分為水利尿(主要包括中樞性尿崩癥和腎性尿崩癥)和溶質性利尿(滲透性利尿),如表 1 中所示。
表 1 水利尿與溶質性利尿的病因。
水利尿 | 溶質性利尿 |
中樞性尿崩癥 | 高血糖 如糖尿病,靜脈輸注葡萄糖 |
腎性尿崩癥 | 高尿素血癥 如急慢性腎炎,尿路梗阻,高蛋白飲食 |
功能性/暫時性 AVP 分泌減少 | 電解質紊亂 如利尿劑使用,醛固酮缺乏,高鈉飲食 |
特殊疾病伴隨癥狀 如低鉀、高鈣、高腎素 | 輸注甘露醇/山梨醇/氨基酸等 |
精神性煩渴多飲綜合征 |
診療經過:
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
入院后查尿糖(+),尿蛋白(+),24 h 尿量 3700 ml,尿滲透壓 240 mOsm/kg·H2O,尿比重 1.010。血滲透壓 295 mOsm/kg·H20,血鈉 140 mmol/L,血鉀 4.1 mmol/L,血鈣 2.55 mmol/L,尿素氮 5.2 mmol/L,谷丙轉氨酶 59.4 U/L,甘油三酯 1.37 mmol/L。OGTT 試驗,提示空腹血糖為 5.5 mmol/L,餐后 2 小時為 7.1 mmol/L。甲狀腺功能、甲狀旁腺功能、性激素六項、血皮質醇、ACTH 等均正常。
頭顱 MRI:未見明顯異常。
輔助檢查分析:
①多尿類型鑒別:
患者有多尿(尿崩)存在,OGTT 試驗提示血糖未升高,其他溶質如電解質、尿素氮等也在正常值范圍,患者無特殊用藥,可基本排除溶質增加引起的滲透性利尿。
②血糖與尿糖:
該患者 OGTT 試驗,血糖正常,排除糖尿病,尿糖陽性,考慮為「腎性糖尿」,加上患者血壓偏高,尿蛋白(+)等,這些可由其慢性間質性腎炎病史解釋。
③實驗室檢查結果可基本排除低鉀血癥(如原醛)、高鈣血癥(如甲旁亢)、甲亢等疾病。
④該患者初步診斷為尿崩癥,需要進一步明確病因為中樞性還是腎性尿崩癥。有條件的醫院可直接檢測血 AVP 水平,正常成人參考值 2.87±1.84 ng/L,無部位間濃度差異,腎性尿崩癥 AVP 正常,中樞性尿崩癥 AVP 不同程度降低。
此外,可以通過行禁水 - 加壓素試驗來鑒別,該患者結果及解讀見表 2-4:
表 2 禁水后尿滲透壓、尿比重變化
8 h | 10 h | 12 h | 14 h | |
尿滲透壓 mOsm/kg·H20 | 355 | 396 | 437 | 450 |
尿比重 | 1.011 | 1.012 | 1.013 | 1.013 |
表 3 注射 AVP(神經垂體素)5U,尿滲透壓、尿比重變化
1 h | 2 h | |
尿滲透壓 mOsm/kg·H20 | 585 | 618 |
尿比重 | 1.020 | 1.020 |
表 4 禁水 - 加壓素試驗結果解讀:
尿滲透壓(mOsm/kg·H20) | 診斷 | |
禁水后 | 注射血管加壓素后 | |
>750 | >750 | 正常或精神性煩渴多飲 |
<300 | >750 | 中樞性尿崩癥 |
<300 | <300 | 腎性尿崩癥 |
300~750 | <750 | 部分性尿崩癥或精神性煩渴多飲 |
正常人及精神性煩渴多飲綜合征患者禁水后尿量減少,尿滲透壓升高,尿比重增加,而體重、脈率、血壓及血漿滲透壓變化不大。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反應遲鈍,尿量不明顯減少,尿比重、尿滲透壓不升高,體重下降可大于 3%,嚴重者可有脈率加快,血壓下降,煩躁不安等癥狀。
中樞性尿崩癥患者在補充 AVP 后尿量減少,尿滲透壓、尿比重增加。中樞性尿崩癥根據病情輕重分為部分性尿崩癥和完全性尿崩癥,部分性尿崩癥患者血滲透壓最高值小于 300 mOsm/kg· H20,注射 AVP 后,尿滲透壓可繼續上升(10%-50%)。完全性尿崩癥患者血滲透壓大于 300 mOsm/kg·H20,尿滲透壓低于血滲透壓,注射 AVP 后,尿滲透壓可上升大于 50%,可至 750 mOsm/kg·H20。
腎性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液不能濃縮,注射 AVP 后無反應。需注意的是,精神性煩渴多飲綜合征患者由于長期多飲、多尿,腎臟對 AVP 的感受性亦可下降,禁水后尿滲透壓不能升至正常,囑患者適量限水 2-4 周后重復試驗。
診斷及治療:
該患者行禁水 - 加壓素試驗后,尿滲透壓超過血滲透壓,注射 AVP 后尿滲透壓上升 30% 左右;加之頭顱 MRI 提示未見明顯異常,此時考慮為特發性部分性中樞性尿崩癥。
治療上,完全性中樞性尿崩癥需要 AVP 替代治療,常用藥物如醋酸去氨加壓素片(商品名:彌凝),為中樞性尿崩癥首選藥物。其他有醋酸去氨加壓素注射液(商品名:彌檸);神經垂體素,又稱垂體后葉素,孕婦禁用;水劑 AVP;油劑鞣酸 AVP:又稱尿崩停等。
本例為部分性尿崩癥可使用非 AVP 類口服藥,一般為噻嗪類利尿藥:氫氯噻嗪,常用量 25 mg tid,機制可能為氫氯噻嗪利鈉作用大于利水,血容量減少而刺激 AVP 分泌與釋放,腎小球濾過率減少,適用于輕型或部分性尿崩癥及腎性尿崩癥,長期服用可損害腎小管濃縮功能,需注意補鉀。另外,常用藥物還有卡馬西平,作用機制為刺激 AVP 釋放,加強水分在遠端腎小管的重吸收,常用量 0.1 g tid。
總結:
以「多飲、多尿」為特點的內分泌系統疾病是比較多的,需要開闊思路,注意鑒別,不要只想到糖尿病。
參考書籍:
《廖二元內分泌學》、《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癥狀鑒別診斷學》
編輯: 董玥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