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亞洲東南部國家,位于海南島東南部1500公里加里曼丹島北部,北面臨海,剩余三面被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砂拉越州包圍,其國家主體被分隔成不相連兩部分,面積5765平方公里,相當于5個香港大小,人口約42萬。
文萊最初是英國在東南亞額,二戰期間曾短暫被日本占領。日本戰敗之后,文萊再次成為英國保護國。這一次英控制期間,文萊享有很大程度上的自治,除了外交、國防、治安,剩余事務均掌握在文萊手中。
英控制期間,曾試圖將文萊并入馬來西亞,遭到文萊的武裝反抗。最然文萊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在這次事件之后,文萊獲得了更多的自治權,并且和英國之間達成獨立約定。
文萊是個臨海國家,自然資源豐富,雖然是個小國,卻擁有數量不少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備量在東南亞排名第2位,僅次于印尼。除此之外,這里環境優美,吸引了眾多游客來這里旅游。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讓文萊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6年的時候,人均GDP高達26939美元,位居亞洲地區首位。
作為中國的海上鄰國,文萊和中國之間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早在南北朝時期,文萊皇帝就派使臣訪問中國,鄭和下西洋時期也曾經訪問過文萊。文萊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文萊更是將中國人黃森屏視為開國始祖。
黃森屏,元末明初將領,因其抗倭有功,明太祖朱元璋特為其賜名并派他出使婆羅洲(加里曼丹島)。黃森屏從軍出身,驍勇善戰,很快就在婆羅洲建立起獨立的華人政權,聲名在外。
當時的文萊被稱為渤泥國,是個國力微弱的小國。為了讓國家強大不受外辱,渤泥國蘇丹特將女兒嫁給黃森屏,以尋求華人力量的幫助。在黃森屏的帶領下新的文萊國建立,而他也因此成為文萊國家創始人之一,受到文萊皇室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