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功績有很多,他做出的貢獻稱之為“千古一帝”是當之無愧的,而他最著名的一項決策就是廢分封、立郡縣廢除分封制,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縣制和官僚制。秦朝選用地方官應該跟西漢初差不多,是依靠郎官體系培養行政人員。
郎官就是待選的儲備官員,平時陪行在皇帝身邊,負責處理行政事務作為考核,數量多達千人,這些郎官的來源多是官家子弟、讀書人。可能也有一些郡中舉薦的人才,這一點在秦朝不是很確定。當時秦朝還沒完全從貴族制度轉型為官僚制度,貴族子弟仍舊是任命官員的主流人選。
那么為什么要廢除分封制呢?首先西周分封諸國導致春秋戰國的出現,最終導致周朝亡國已經說明這種制度的弊端,而且把土地分給其他人,秦始皇想的是秦朝能千秋萬代傳承下去,這樣的制度自然不妥當。
而郡縣制的優勢則有很多,秦國本身已經證明了這種體制有利于抵御外部侵略,這是好處之一,好處之二是郡縣制長官由皇帝委派,便于皇帝管理。這樣一對比,還是郡縣制更合適。
而與此同時,此后的朝代也一直沿用這個郡縣制度,使其更適合更方便中央管理。可以看到的是,中國是從秦朝開始,建立了真正的封建王朝制度。并且,以后的每個朝代都是在加強和完善這個制度,這是需要大一統、需要穩定的表現。
所以人們在不斷的統治中探索出了這條道路,雖然也有其他的朝代,在某些時間段里面有反中央集權的時候,但是也的確沒有辦法推行太久。其實,所謂的歷史必然,就是能順利統治國家的方法。
而這條路也的確因為種種原因成功了,并且國家因此得到了良好的統治,所以,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直到現在,這個決策都還在使用,雖然已經改變了很多,但其實是它的衍生。而這一點被世界各國所學習,這是值得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