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拿大和中國的科學家已經找到證據,證明神經系統疾病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是在大腦之外開始的。他們的研究已經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雜志上。
阿爾茨海默癥是在大腦中關鍵神經元的崩潰之后發展起來的。這種神經元的死亡與一種蛋白質(β-淀粉樣蛋白)和另一種蛋白質的變形有關。β-淀粉樣蛋白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產生,并且能夠滲透到血管和大腦灰質之間。這些特征讓研究人員想知道,這些蛋白質是否可能來自大腦以外的某個地方。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了一項稱為異種共生的手術。在他們的研究中,有一半的老鼠經過基因改造,它們含有一種能觸發大量 β-淀粉樣蛋白生成的突變基因,而另一半則沒有。每組小鼠都通過手術結合在一起,一年后,這些非轉基因小鼠都出現了類似阿爾茨海默癥的癥狀。
大多數老年癡呆癥的治療都集中在大腦上,這是一個復雜且極其精細的目標。通過揭示老年癡呆癥是在大腦之外開始的,這項研究可能會為老年癡呆癥提供更有效的治療。例如,這些未來的藥物療法可以針對腎臟或肝臟,在到達大腦之前就消除這些有毒的蛋白質。
這種療法的可能性為全世界超過 4400 萬人帶來了希望,這些人都受到阿爾茨海默癥或相關癡呆的影響。2016 年,治療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費用僅在美國就達到了 2360 億美元,如果這種治療方法得到廣泛使用的話,這一成本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