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龍王是中國民間所敬之神。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之總稱。龍王信仰起源較早,后漸遍及中土。早期的龍神,雖有降雨等神性,卻無守土之責。如漢代祈雨時則祭土龍。
龍王是管理海洋及人間氣候風雨的龍神,龍王為上古之神,屈原【楚辭】【九歌】當中對其有描述記載。
龍由九種動物融合而成,能上天下海,呼風喚雨。所以龍為靈獸之首,又是炎黃華夏歸一的見證。被歷代帝王視為君者象征,故古代帝王多次下詔封龍為王,以求社稷風調雨順。
由于四海龍王是海洋之神,遠離天界,在神靈中身份比較特殊,保持著較大的自治性,天宮對其海洋之事,一般任其自治。龍王育有龍子龍孫,安居下界。
在道教典籍中:
天龍神輔佐勾陳上宮天皇大帝、雷部眾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等天神行云施雨,阻擋能損害、毀滅太極的元素與災害。
地龍神輔佐后土皇地祗、南極長生大帝、五岳大帝等蘊育、管理大地上各區域的陰陽、物產,管理山陵、江河、平原高地等,以及神仙、陰冥眾生。
海龍神輔佐媽祖管理海洋生靈、是漁民的保護神。
四海龍王是道教神,最先由道教提出,最早出現在道教的《太上元始天尊說大雨龍王經》。是中國古代龍神崇拜,海神信仰再結合佛經中的龍王的產物。
雖然四海龍王由道教提出,但真正開始流行崇拜是始于唐宋時期帝王封龍神為王。
四海龍王只是套用佛教的龍王稱呼,與其并無太大關聯,四海龍王真正起源于中國本土龍文化,是始于戰國時期的五龍神崇拜,
可以說,道教的純中國血統的四海龍王及五帝龍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龍神而來的,由中國本土龍神演變的龍王,才是后來神魔小說中四海龍王的直系宗主。
四海龍王是管理九州四大海洋的四位龍神:
東海廣德王敖廣
南海廣利王敖欽
西海廣順王敖閏
北海廣澤王敖順
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敖廣在中國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所以東海龍王排第一也就理所應當的了,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
東海龍王為青龍
控制雨水、雷鳴、洪災、海潮等等。
是絕對的司雨之神,陷沉東京、水淹陳塘關就是一個見證。
敖廣子女:
三太子敖丙(被哪吒打死)五太子敖孿
小女兒善財龍女(侍奉觀音)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敖欽,四海龍王的第二位龍王,其海屬南方,南方屬火,火為赤色。
故南海龍王為赤龍。
控制火災、人間二昧真火、閃電等等。
西海龍王
西海廣澤王敖閏,四海龍王中的第三位,居于西海,為烏龍。
西海龍王操縱風源對流 司掌氣候陰涼 天氣變遷
敖閏子女:
【西游記】一書提到:
大太子敖摩昂-------- 黑水河擒拿小鼈龍
三太子玉龍---------- 小白龍大家都很熟悉 白龍馬
西海龍女---------------鼉龍一回中有龍女來捧茶
北海龍王
北海龍王敖順,四海龍王里最小的一個,居于北海,為白龍。
在【西游記】里,北海龍王召喚冰龍幫助孫悟空為蒸唐僧的蒸籠降溫,保住師徒三人性命。
由于身處遙寒的北海之地 北海龍王掌管著雪 冰雹 冷凍 冰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