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向是一個比較奇葩的王朝,乞丐皇帝開國,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一國君主被人家抓去當俘虜,皇帝們奇葩,臣子們也個個兒不怕死,看不慣擾亂朝綱的太監,怎么辦?
一群五六十歲的小老頭在朝堂之上、大殿之內追著逮著,滿皇宮的攆著就要打。這樣奇葩的王朝,卻是歷來極受世人喜愛的一個王朝,許是因為它的開明活潑,許是因為它是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王朝。史學界關于它的滅亡,一直有著一種說法,認為明朝的滅亡,不是亡于崇禎失德,而是亡于萬歷的怠惰。
在《明史》之中也明白的記載著,明朝的滅亡,其實亡在神宗手里。萬歷皇帝,他曾長達三十年不曾上朝。就像每個新的王朝開始之前那個“天選之人”一定會受到所謂上天的感召,每個朝代滅亡之前也一定有著征兆,明朝的亡國之路,始于奇災,早從萬歷年間開始,明朝各地天災不斷,干旱、鼠疫各種病癥數不勝數。
萬歷八年,山西爆發的大范圍的鼠疫,十戶九病,傳染速度之快,范圍之廣,令人驚心動魄。
崇禎登基后,鼠疫更加嚴重的爆發,較之于前有過無不及,“夏秋大疫,數刻立死”“至春間又有嘔血者,亦半日死”寥寥數字,卻看來令人膽顫心驚。
除了鼠疫之外,相關史料里還記載了一件離奇的故事,說明朝滅亡之前,崇禎那時經常做同一個夢,夢里的內容也大同小異,他經常夢見一個神仙般的人物,那神人的手掌之中寫著一個“有”字,這個夢讓崇禎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想不通,就只好召集群臣來談論一番。
要給皇帝解夢,自然沒有人敢說一句不好的話,紛紛恭維,說這是皇帝圣明,天派使者來告訴世人,這是賊人即將平息的征兆。
大臣們忙著拍馬屁保全自己,太監王承恩卻憂心忡忡愁眉苦臉,向皇帝道,在奴看來,這不是什么好征兆,神人是為了告訴陛下,大明的江山將失過半。這是不祥之兆。
皇帝好奇,要他繼續解釋,王承恩當即跪倒在地,一字一句的解釋,“蓋有字,上半截是個大字,少了一捺;下半截是個明字,少了一個日,合在一起來看,大不成大字,明不成明字,可不就是大明缺了一般的意思,這神人分明是暗示大明已被賊人窺探危在旦夕。”
當時的崇禎并未信服王承恩的解釋,后來又尋了術士解說,結果竟與承恩所說相差無幾。
最終大明滅亡之時,崇禎極為寵愛的太監曹化淳、杜勛等人大開城門迎接李自成,當他懷著滿腔的悲憤和無助在絕望之中自縊于皇亭附近的一顆老槐樹上,陪伴他的只有當年為他憂心忡忡為他解夢的王承恩,隨他義無反顧吊死在槐樹旁的一棵海棠上,承恩至死,都陪伴在他的崇禎皇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