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對中華思想文化的一次屠殺。這一點必須被認定。即便你崇尚儒家,也不能例外。很簡單的理由: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肯定,哪必然被遵從。當今社會最主流的思想就是非儒家思想,若獨尊一個、罷黜其他,儒家思想必然被罷黜。所以,你還敢肯定嘛?
一、什么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書-董仲舒傳》記載:【《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其中,【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六藝之科”的“六藝”指的是儒家六藝,這句話被簡稱為“儒”;“孔子之術”被簡稱為“術”。這句話被后世稱之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舉措,就是對非儒家思想“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二、思想上層建筑
百家是什么,需要知道兩個基本問題。
1、《先秦學術概論》:“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于明一節之用,道家則總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儒法墨楊朱莊子荀子等等百家的主張,都是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往高一點層次說,叫畢業答辯。
2、國家有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有分為思想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以秦朝論。中央集權郡縣制是國體,中央集權集中的是軍權、治權、稅權(在現代,這三者都屬于國家主權的范疇,由此可見其合理性和共識性)。思想上層建筑為商鞅變法的以法治國。那么,非法家的其他學派,比如儒墨楊朱莊子荀子等算什么呢?家!用今天的話說,就叫著思想流派。法家也是思想流派之一,但法家被秦朝所采用,并接受了法家思想創立的中央集權郡縣制的政治制度,這時候的法家就成為了思想上層建筑。
二、家與思想上層建筑
眾所周知,秦朝時的法家是上升為思想上層建筑,明確無誤的高于其他百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落下思想上層建筑的其他百家就“敗者為寇”。墨子過世后墨家分裂成幾派,其中一派活躍在秦國,史稱秦墨。
儒家主張“發不可知、為不可測”,而法家主張法律公開,“徙木立信”、“《墾草令》”等等,都是以公開的作為出場的形式。儒家主張隱匿、法家主張公開;儒家主張性本善、法家主張性惡論,儒法兩家可謂冰炭不同爐,互為天敵。但是,即便如此,咸陽有大量儒家擔任博士,甚至其中兩位被封爵(同時被封爵的總共18位),儒家所受到的禮遇由此可見一般。事實證明,思想上層建筑是唯一的,但思想上層建筑卻不是排他的。即便被儒家抹黑為暴政、苛政猛于虎的秦朝,百家依然可以各自作為一個學派自由的存在。家與思想上層建筑,并不矛盾。
三、哪焚書坑儒怎么算?
1、焚書令本身,是禁止民間傳播,并對私下傳播的處以死刑。但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秦朝設立有博士宮,宮內有很多博士是儒家弟子,他們依然可以研究儒家理論。
2、第一,史記記載的叫“坑術士”而不是坑儒,坑儒是后世的以訛傳訛。第二,史記記載的是殺“諸生”,也就是不分學派,都有被殺的。第三,史記記載的還有一句話,叫“諸生競相告發”。以此推論,有審判才有告發,所以有審判。有審判環節的殺人,就是依法判處死刑。殺的是違反秦法的罪犯。在此同時,齊國的稷下學宮,學術爭論依然火熱。其中儒生依然以數量眾多的存在著。
總不能說,從事政治思想職業的,殺人放火、貪污腐敗等等,無論怎么犯罪都不能判處死刑吧?
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上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歷史的必然,或者說,是儒家學派屬性的必然。
1、儒家是一個弱智的學派,是一只不會下蛋的雞。表嫌這句話說的難聽,是事實如此。否則,你怎么理解儒家執掌中華文化2000年,當了2000年的思想上層建筑,卻沒有創造出一個政治上層建筑?
2、甭哪什么統治者利用、外儒內法之類的鬼話說事。統治者想利用是必然的,但被統治者利用卻不是必然。如墨家這樣藐視統治者的學派就不說了,即便是儒家自己,也有孟子周游列國,不接受仁政思想就絕不接受官爵俸祿的客觀存在。所以,根本上說,即便是儒家被利用,根本原因還是儒家只有一個孟子有骨氣、有理想信念。前如孔子、后如董仲舒以下,都是軟骨頭。
3、弱智、沒骨氣且無恥的儒家,卻奢望成為思想上層建筑,屠殺百家就成為儒家的唯一選擇。弱智+奢望,導致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不是臆斷,有事實為證。
儒家自稱儒釋道三教。作為儒教,卻始終混跡于紅塵中,迷戀權力、金錢、美色,肉欲橫流。道教佛教是明確遠離紅塵的,比如佛教,就公開自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戒、那戒,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儒家自稱儒釋道三教,實際上是對宗教的褻瀆和玷污。如朱熹、如辜鴻銘,一個玩弄女性連尼姑都不放過,一個拿嫖娼宿妓炫耀,并無恥的發明了“杯壺論”:“這茶壺和茶杯就好像男人和女人,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則是萬萬不可的。”
儒家,敢說這樣的朱熹、辜鴻銘不無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