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出自古典名著《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冒用'江湖上有名目,提起好漢大名,神鬼也怕'的黑旋風李逵名號,攔路搶劫。后遇到李逵,被殺?,F在特指故意冒充他人、混淆視聽的人,也可以指假冒商品等。翡翠是玉石瑰寶,因為數目較少且質量細潤,所以翡翠的價值價不低。這就造成很多與翡翠有點相像的泡沸石被商家利用,冠以翡翠之名,哄弄消費者,現現在市場上就有聞名的翡翠四鬼。
翡翠市場中的“四大李鬼”就是業界所稱的“水沫子”、“不倒翁”、“昆究”和“沫之漬”。 “四大李鬼”幾乎不需要經過化學或物理的修飾,從外觀、色澤、水頭等觀察幾乎與高品級翡翠無差,就連一些資深藏家也曾打過眼。但從礦物元素構成來說,幾乎連玉都算不上,收藏者一旦上當,損失巨大。
1、水沫子
“四大李鬼”的第一名頒給了市場上最常見的“水沫子”“水沫子”實際是以鈉長石為主要礦物組成的鈉長石巖,外觀很像水頭好的冰種翡翠,內部含有較多的石腦或白棉,好像水中泛起很多泡沫來,但在放大鏡下觀察不顯翠性?!八印卑l聲沉悶、顯脆性、韌度不夠等,因此不能被稱為玉。
水沫子與翡翠的區分:
1、外觀
水沫子的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色帶較少且分布不均可見到一些大大小小不規則和不透明的白色斑塊,俗稱“白腦”,稀散時則稱為“棉”,在藍綠色底子的映襯下,酷似水中翻起的泡沫,這也是“水沫子”得名的原因。
2、礦物特性
水沫子硬度、比重、折射率等礦物學特性與翡翠均不相同。如果你可以用專業儀器測定,一測便知了。
3、有飄花看飄花
水沫子的藍飄花不如翡翠藍飄花自然,就像是故意嵌進去的。
水沫子飄藍花手鐲
飄花翡翠鐲
2、不倒翁
水鈣鋁榴石“不倒翁”被一些學者稱為“水鈣鋁榴石玉”,主產中國青海地區的“青海翠”以及南非的“德蘭西瓦玉”都是這種成分,它們常被冒充翡翠銷售。另一種玉髓或蛋白石“不倒翁”則被一些學者稱為“玉髓蛋白石玉”,緬甸產的綠色玉髓以及云南龍陵地區的綠色黃龍玉也是這種成分,也常被一些不法商人冒充翡翠入市。
但實際上,無論市面上流行的“不倒翁”成分是水鈣鋁榴石還是玉髓或者蛋白石,都不符合古代玉的描述,當然都不能被命名為“玉”。
不倒翁與翡翠的區分:
1光澤
不倒翁的光澤度比翡翠的看上去亮不少,因為它折光率比翡翠高,水鈣鋁榴石是玻璃光澤,翡翠是油脂光澤。
2結構
放大鏡觀察,翡翠是纖維交織結構的,而水鈣鋁榴石是呈粒狀結構。綠色水鈣鋁榴石里面的黑點包裹體,顯微鏡下,水鈣鋁榴石中黑色細小團塊狀包體。
3外觀
水鈣鋁榴石里面的黑點包裹體,其實是黑色的鉻鐵礦,這種斑點也是鑒定水鈣鋁榴石(不倒翁)的重要特征。
3、昆究
“昆究”礦石外觀看似水石,多呈灰綠色,水頭好,剖開時則顯示青色的條帶花紋,含較多的雜質?!袄ゾ俊北灰恍W者稱為“軟玉”,其市場價值遠低于翡翠。事實上,按照其主要組成礦物成分來說,“昆究”屬于閃石玉,是可以歸入廣義的軟玉類的。
昆究與翡翠的區分:
“昆究”主要由微晶的閃石類礦物組成,也有微量的磁鐵礦和褐鐵礦等。其閃石成分復雜,主要為堿性閃石,也有透閃石和陽起石,礦物粒度細小,一般多呈纖維狀、針狀和片狀,構成典型的毛氈狀結構;并且在莫氏硬度、比重、折射率上,與翡翠均有差異,用專業儀器也可區分開。昆究多呈灰綠色,水頭好,剖開時則顯示青色的條帶花紋,含較多的雜質。
4、“沫之漬”
“沫之漬”也稱“莫子石”,是翡翠江湖排名第四的翡翠界“李鬼”。沫之漬產于緬甸,在云南邊境常見,是一種灰綠色、水頭差的礦石。因顏色深濃,“沫之漬”常被做成薄片飾品,以增加透光性。從“沫之漬”被珠寶行業稱為“莫子石”可以看出,多半“沫之漬”還達不到玉石級,當然不能被稱為“翡翠”。但是,“莫子石”中也有少許優質品種水頭較好,達到了玉的標準,可以被稱為“翡翠”,或者稱為“鈉鉻輝石玉”。而當“沫之漬”的水頭和玉性達到玉的標準以至于能被稱為“翡翠”或“鈉鉻輝石玉”時,就冒充人們俗稱的“干青種”翡翠。
沫之漬與翡翠的區分:
1、外觀
沫之漬的顏色艷綠,通常會在綠色中間看到黑色結構,且結構粗糙。
2、硬度
沫之漬的莫氏硬度遠低于翡翠。
除了翡翠界出名的“四大李鬼”,用于冒充翡翠的東西還有很多。
一、相似玉仿翡翠
1、獨山玉
獨山玉是我國傳統名玉之一,產地河南省南陽市城郊的獨山,因其品種豐富、顏色多樣,有南陽翡翠之稱。有些品種的獨山玉在外觀上與翡翠相似,20世紀50年代蘇聯地質學家就曾誤將獨山玉歸屬于翡翠類型的礦床。但實際上,獨山玉與翡翠有著完全不同的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是兩種不同的玉石。獨山玉可以有與翡翠相近的黃色、褐色、青綠色乃至翠綠色。當獨山玉擁有翠綠色時,其本身便是較高品質的獨山玉了,但若要與同等翠綠色的翡翠相比,價值則相去甚遠,這時若將獨山玉誤作翡翠購買則會支付較高的費用。
2、東陵石
也稱東陵玉,是一種含綠色云母的石英巖,綠色云母使其顏色整體呈現綠色,與綠色翡翠相像。對它的辨識,同樣從其自身的云母片入手,片狀云母定向排列,會出現所謂的“砂金石效應”,即云母片對入射光的定向反射,遇到此類注意辨別。
3、綠玉髓
綠玉髓又稱澳洲玉,顏色為黃綠—綠色,與翡翠較為相似。它的辨識,主要觀其結構,與翡翠內部的纖維交織結構不同,綠玉髓為隱晶質結構(內部極為均勻)。同時,色澤上與翡翠的水透不同,綠玉髓的色澤為膠質色澤,應當注意同翡翠加以區分,免受損失。
二、相似玉處理品仿翡翠(非天然玉石,經過藥水、染料浸泡,對人體健康有危害)
1、染色石英巖:用染色石英巖冒充翡翠,曾大量出現在玉市及地攤小販,并稱為“馬來玉”“韓國玉”等混淆視聽的名稱,最常見為戒面,次為玉扣和項鏈。石英巖會被染成各種顏色,來仿各色翡翠,如綠色、紫色、紅色、黃色、灰綠色等。對其的辨識方法,主要從石英巖的結構及其所染顏色的分布特點入手。分別是絲瓜囊狀結構及顏色分布于顆粒間隙。
2、染色瑪瑙:對瑪瑙的染色分有機染料直接浸泡致色和無機染料滲入、反應沉淀致色等。經染色處理的瑪瑙表現為及其鮮艷均勻的紅色、綠色、藍色等。這一點與翡翠的顏色分布明顯不同,仔細觀察可分辨。
3、染色岫玉:岫玉為我國四大名玉之一,但因產量巨大,世界多地皆有產出,致使其價值并不高。同時,由于其質地較軟,易于被染色,市場上普遍可見。其光澤較弱,以蠟狀光澤為主,同時密度較輕,拿在手上明顯輕于同等大小的翡翠。
三、人造“玉”仿翡翠
1、“冰翠”:部分不法商家將“冰翠”或“祖母綠色玻璃玉”的飾品描述成緬甸或其他地方的新玉種,但實質是玻璃。買到這種手鐲,經濟損失的同時,還存在安全隱患,一定要注意。其內部可見玻璃的各項特征。
2、“壓制翡翠”:早期出現,是由玉石粉末(翡翠粉或其他石料粉)加染料壓制而成,材料極易染色。這種人造仿制品不具有翡翠結構,放大觀察可見顆粒狀結構,顏色極為均勻一致。
3、合成翡翠:合成翡翠是用粉末狀鈉、鋁和二氧化硅加熱至2700℃高溫熔融,然后將溶體冷卻,固結成一種玻璃狀物體。合成翡翠在成分、硬度、密度等方面與天然翡翠大體一致。但是合成翡翠透明度差,發干;顏色不正,比較呆板;不具有天然翡翠的纖維交織結構,無“翠性”。
四、給予愛玉人士的建議
對于翡翠仿制品,從認識到能夠辨別,是一個不斷學習提升的過程。建議多看實物,切實對比各項細節,方能不斷提升辨識的準確性。對于玉石的購買,建議量力而行,不一定要很高品質,適合自己的就好。同時購玉寧精無濫,自己佩戴,有兩千寧可買一塊不買十塊,有一萬亦寧可買一塊不買五十塊。因為低品質的玉,產量很大,升值潛力小乃至于沒有。相信多數愛玉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美玉,其價值能與自身的內涵素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