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孩子往往不管不顧,甚至提前進入叛逆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結局呢?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孩子,只有不會處理錯誤的家長。
其實犯錯誤的孩子最需要理解,需要支持和幫助。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就是家庭教育的黃金時期,處理好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處理的不好,那就會與理想中的孩子背道而馳。
我們中國傳統的思想是在孩子犯錯誤絕對不能心慈手軟,不能妥協退讓,不然孩子會更加肆無忌憚越來越不像話。所以家長對孩子犯錯誤時會不留情面的教訓,批評。甚至有時會小題大做,懲罰孩子。但是孩子卻更不如前,犯錯誤的次數反而增加,同時也會造成家長與孩子對立的局面。
難道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就沒有能讓孩子接受教育,又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嗎?
其實生硬的說教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循循善誘才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學習,成長。家長必須要“從心里接受孩子的缺點”,當我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時,我們就會知道孩子犯錯誤的真正原因了。
如果我們能夠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錯誤,呵護孩子的自尊心,理解孩子,不留余力的關心孩子,用情感感化孩子,父母能做到這些,孩子一定會感激父母,接受錯誤的教訓,孩子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