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的生命來說,最重要的是時間。
時間,這是一個大的話題,有多大呢?讀過霍金《時間簡史》的應該有所了解。
霍金思考的是什么呢?是時間從什么時候開始,又到什么時候結束。他認為:整個宇宙從一個“奇點”大爆炸后,產生了時間和空間,一直到將來某一刻,整個宇宙再以恒星坍縮成“黑洞”的方式而消亡。
這究竟需要多長時間呢??
哈哈!這太太太深奧了,非常人所能理解,其實小編也不懂,咱也不扯那么遠。霍金是天才,他的大腦有可能是在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后的人在交流!
好好好!咱說人話。
咱們簡單聊聊時間對我們個人短暫的一生的意義。
從一個人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時間就開始對他產生意義了。之后,這個人一天天長大、成熟、變老,等到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刻,相對于他個人來說,時間也就不存在了,沒意義了,用宇宙術語來形容,就是“消亡”了。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時間等于生命。
一
理論上,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你可以說:“就那幾十年”!你也可以說:“長達幾十年”!究竟這幾十年是長還是短呢?因人而異。這么形容吧:如果你的人生活的很精彩,或者說,很舒服、很有錢、很享受,總之你太熱愛你的生活了!這個時候你就舍不得失去你的時間,你總會覺得自己時間太短,你就會想盡辦法,去延長自己的生命。
有部電影叫《時間商人》。說的是一個時間商人,儲存了幾百年的時間,向人出售。很多人都有“購買”時間的需求,有的人需要時間解決沒來得及解決的問題,有的人需要享受沒來得及享受的生活。他們與時間商人簽訂生死契約獲得短暫的一段時間。然而,契約到期,每個人都要反悔,因為活著太好了!都愿意傾其所有來換取更多的時間??上?,時間商人的原則是“契約已成,無人能悔”(電影臺詞),必須收回時間。
有些人總是嫌棄自己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不足、各種各樣的矛盾、各種各樣的煩惱,總感覺生活之艱苦,常常愁眉苦臉,郁郁度日,甚至有的人最終沒有想開,在某一次的不順心面前,決定拋棄自己的時間,自己結束生命。
為什么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時間,結果卻有的人嫌多而有的人嫌少呢?
其實這是一個心理問題:當你的時間過得越有意義,你就越享樂其中,而忘記了時間的流逝,顯得時間過得快了,感知上就是覺得時間少了。而當你的時間沒有經營好,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當中,你一直沒有找到有意義的事,比如,沒有掙到錢、沒有學到東西、相對于他人沒有進步、沒有能滿足精神需求的興趣愛好,這樣,你就會深感生命很無聊,時間很廉價,總覺得時間太長,度日如年,長此以往,陷入惡性循環,產生消極情緒。
二
說實在的,生活中很少能有人充分地利用好自己的時間,特別是年輕的時候,浪費的時間太多了。但是,時間又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對于每個人來說,好像總有那么一段時間是專門用來浪費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人,一代一代,都需要要從小到老慢慢走完一生。前人的經驗不可“復制粘貼”,生活的滋味需要一口一口嘗,前方的道路需要一步一步走。
所以,年輕時候的這段時間,對于天資不是太高的我們來說,可以當成人生的“演草紙”,走些彎路浪費些時間,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作為成年人,如果沒有妥善利用時間,比如說沒有賺到錢、沒有找到生活樂趣、沒有為家庭和社會創造價值,甚至還做些壞事,那就是在浪費時間,就是自己人生的罪人,甚至是社會的罪人,到老難免受到心靈的審判和懲罰。
三
經常聽到有人說“打發時間”、“消磨時間而已”。很多年了,我都理解不了,為什么他們有這么多的時間來“打發”、“消磨”呢?我怎么沒有呢?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時間看得賤了,做的無意義的事太多了。
有個朋友,路怒型的。平時挺好的,只要一開車上路,看哪個車都不順眼,一路上不停的罵,一會罵這個超車不講究、一會罵那個半路掉頭,在他眼里整個路上就沒有幾個守交規的人。有什么用呢?你罵的人家一句也聽不見,都被你自己聽見了,枉自煩惱,浪費時間精力。
小編還經常看到馬路上,兩個車蹭著了一點,根本啥事兒,二車主卻下車爭吵個沒完。兩個破車橫在馬路中間,全然不管別人。汽車事故本來就很危險,只要人沒事就是值得慶幸的事。這些人卻忘記了自己的生命受到驚嚇,忘了自己還有有意義的事要辦,為了能訛對方點錢,不惜犧牲寶貴的時間,當街露出丑態。
還有些人,家里長期不得安寧。我有個鄰居,家里人不是你和我就是我和他,整天就是叮叮當當的吵嘴,四鄰八舍都是他們的聽眾。
干嘛呀這些人?為啥非把時間浪費在這些讓自己和別人都不愉快的事情上呢!既然同樣是一輩子,為什么不能以快樂的方式度過呢?有句話說得好:“人都在向墳墓走去,一路上卻爭吵個不?!?。
雖然我們都是普通人,也應該把時間看重些,合理安排,妥善利用。只要看重自己的時間,這些人就不會把珍貴的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有了看重時間的意識,即便有時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也會很快從中解脫。長期生活在快樂的時光里,才會感到生命的意義。
四
應該珍惜時間。
時間還是有魔力的東西,它可以塑造出許多不同的生命,這些生命在時間的坐標上還可以互相轉化。民諺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就是說時間可以讓窮人變富,也可以讓富人變窮;可以讓平淡變輝煌,也可以讓輝煌變平淡。如果時間再長些,它還可以讓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
我們應該怎么利用這充滿魔力的一生呢?
美國有兩個老頭兒:沃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一對好朋友、好搭檔、好的合伙人。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幸運,他們兩個一生的時間都很多,八十多了,還活躍在資本市場里,干著許多有意義的事。
他們賺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資產排名在全球名列前茅。雖然是資本家,但是與其他資本家天壤之別。因為他們賺錢完全憑的是自己的智慧和知識,而不是靠壓榨欺騙、巧取豪奪;他們賺來的錢也不是用來糟踐物質、揮霍炫耀、欺壓貧困,而是大部分捐給了比爾.蓋茨夫人的慈善機構,讓他們重新“合理”分配這些資產。他們的一生就像中國古代的巨富范蠡:“富而好行其德者也”!
他們是很會利用時間的人、是要被歷史牢記的人、也注定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人!
如何利用好一生(其實說下半生最合適)的時間呢?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文/張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