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做不好,所以不敢挑戰有難度的工作;我怕有損失風險,所以不敢嘗試去創業;我怕婚姻如同墳墓,所以不敢選擇人生伴侶。
害怕是人的天性,但為什么有的人卻能打破平庸的生活,走向人生巔峰呢?
在一個20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高管調研中發現:日本最受尊敬的公司既不是索尼、本田、松下,也不是豐田、三菱集團,而是僅有30年歷史的京瓷公司。
京瓷公司的創始人就是這本書《斗魂》的作者稻盛和夫。之所以,他的公司能在眾多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老字號的企業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稻盛和夫為人處世的哲學智慧。
稻盛和夫曾經幫助過負債兩萬多億日元的日航扭虧為盈,終于,日航在宣布破產后的2年零8個月又奇跡般地重新上市。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稻盛和夫的啟迪下,渡過了經營上的難關。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經三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學習他的管理之道。
1.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對于我們這些能力平凡的人來說,到底有沒有什么成功的方法可尋呢?
有,稻盛和夫就給了我們一個成功方程式:
人生的結果=能力x熱情x思維方式
能力包括人的健康、才能、適應性,這些大多屬于先天的資質。而熱情、和思維方式則是靠我們的自由意志決定的。
方程式中為什么是“乘號”不是“加號”呢?
稻盛和夫解釋說:如果是加號,一個人先天就具備了超乎常人的能力,那無論普通人怎么努力都無法超越他。不用“加號”用“乘號”,這樣充分地證明了,人都能靠后天的努力,擁有精彩的一生。
而且,即便一個人天資聰穎,但他后天不肯努力的話,也只能在原地踏步,干不出什么大事。
稻盛和夫說:“具備燃燒般的滿腔熱情,持續不懈拼命努力,那么今天看來不可能的事情,明天就能實現 ?!?/p>
在工作遇到困難時,很多人都會找理由,因為沒有這個,沒有那個,所以這個事情沒有辦成。
其實三國赤壁之戰的借東風能夠成功,也不是因為萬事俱備,畢竟誰也不敢保證東風一定會來。如果當時周瑜沒有戰必勝的熱情,沒有勢必贏的決心,擔心東風不會來而打了退堂鼓,那么赤壁之戰可能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任何一個功成名就的故事,都始于主人公堅定不移的熱情。
我們常常抱怨公司制度不完善、福利待遇不好、經常加班,那個“原地辭職”的念頭不知道多少次涌上心頭。我們一邊抱怨著工作,一邊還要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
即使像稻盛和夫這樣成功的人,就是到現在,也會像我們一樣有同樣的心境。
稻盛和夫說:真的辭職了,生活也并不會變得五彩斑斕。如果辭職了,不出三天,我就會急于回去工作。雖然工作讓我心力憔悴,但我仍然熱愛我的工作。
人們總是喜歡用“工作使我快樂”來反諷工作的辛苦。
對于稻盛和夫而言,工作確實能夠讓他快樂,也正是因為他癡迷于工作、樂此不疲,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成功方程式中,稻盛和夫認為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
因為它決定著我們用怎樣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
如果一個人容易受負面情緒干擾,比如嫉妒、憎惡、記恨,那么他的人生得分也只能是負數;如果一個人正直、積極、樂觀,則會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生也會更加美好。
稻盛和夫在書中講述了:他大學畢業時,就業非常困難,沒有一家公司肯錄用他。焦急之下,他竟然想去當一個劫富濟貧的“羅賓漢”。
在當時,他具備能力、和期待成功的熱情。但如果真的按他之前的思維方式發展下去,估計他現在已經是黑道上有名的人物了。
所以,如果一開始的思維就是負數,那就會導致人生的結果必然是負面的。
2.可以有很多想法,但要精于一業
人的思維總是很活躍,同時又擁有一顆想要暴富的心,所以,很容易受到蠱惑。
比如說當年紅極一時的微商,很多人聽到如果你錯過了5年前的淘寶,那么千萬不能錯過今天的微商,于是,大家就蜂擁而上,在朋友圈里開始賣起了東西。
我也是其中一員,賺了點小錢后,發現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自己也沒什么心思經營了。然后又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迫不及待地又開始往股市里砸錢,雖然沒有虧錢,但也沒有賺到什么錢。
折騰來折騰去,一直也都是碌碌無為。
當讀到《斗魂》——精于一業時,我突然深受啟發。
年輕時,我們總是沒有耐心,還要經常質疑自己做的工作是否有意義,無論干什么,我們都會覺得很不滿意,似乎什么都懂,但做起事來,才發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稻盛和夫說:“把精力傾注在一個領域,鉆深鉆透,就能明白人生的真理,理解大千世界、森羅萬象?!?/p>
比如,一個工匠潛心研究并且能掌握卓越的技術,就能談論人生,有精辟的見解;一個僧人,刻苦修道、磨練高尚的人格,即使涉足其他領域,也能說出深刻的道理;像是繪畫、寫作等等,只要能夠精通其中一種,就能達到相同的境界。
其實,在一切事物的深處,都隱藏著普遍的真理,只要你做一件事,做的久,做的精了,自然就能看清世間萬物的本質。
但是在一個領域做的時間長了,難免會遇到瓶頸,這也是很多人沒辦法精于一業的原因。
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日本掀起了炒地熱,很多企業競相購入了土地,期待地價能夠飛漲。當時銀行人員來勸稻盛和夫,把京瓷盈利所得的利潤投資于不動產,這樣可以大賺一筆。
稻盛和夫鄭重地回絕了他們:我們是制造業,是通過產品的附加值取得利潤,今后也打算只采用這一種方式。
當石油危機到來時,很多企業資金都被地產套牢了,而京瓷卻有足夠的現金流繼續運轉,因此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評價。
人們都夸稻盛和夫有“先見之明”,實際上,哪里是他預見未來的能力,而是他精于一業的辦事原則,才讓他沒有隨大流去搞投機的業務。
在炒股界有一句至理名言:“你只能賺到能力圈范圍以內的錢?!?/p>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一直都是做地產生意,可他偏偏要向馬云挑戰,自建了一個電商平臺——非凡網,結果,幾年下來虧損幾十億。
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王健林竟然也做過電商。
精于一業,業精于勤,人人都能成為自己所屬領域里的成功者。
3.成功者其實就是個“無賴”
當然,《斗魂》中所說的“無賴”不是指那些沒有教養,背信棄義的社會爛人。
稻盛和夫說:“'無賴’是指無須依賴他人,具備獨立精神,不肯隨便妥協,不會不懂裝懂騙自己?!?/p>
只有不依賴他人,依靠靠自己,我們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
最近高考結束了,很多媒體記者問考生最多的問題就是:“考試結束,你想做什么?”
有的同學說:“我想染頭發?!庇械耐瑢W說:“除了法律什么都管不了我?!庇械耐瑢W竟然在告別班會上,當著老師面和自己喜歡的女孩子表白。
所以,人一旦擁有了自由,想法都跟著大膽起來了,甚至是前所未有。
同樣,做企業、科學或者藝術領域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沒有自由的精神,就不會有創新,從而也就無法期待成功。
稻盛和夫從創業開始,就不斷的想出一些獨特的創意,從汽車零件到陶瓷菜刀。
他們最成功的的案例就是鑲入集成電器的陶瓷封裝,雖然,當時專家們都認為這不可能成功,但這一產品到1994年時銷售額達到了10億美元。
京瓷又研發出來的陶瓷發熱片也成為了具有獨創性的卓越產品,1994年的銷售額已達約5000萬美元。
不斷的創新,讓稻盛和夫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也遇到了和華為同樣的困境,美國借口日本卡西歐違背《反傾銷》法案,禁止向日本提供芯片,這讓日本遭到不小的打擊。
在當時,稻盛和夫說:“你不給我,我就本人做?!彼岢觥皩⒆灾餮邪l做到極致”的運營理念,最終擺脫了美國在芯片上的牽制,研制出了屬于自家的“芯”。
這也是為什么任正非特別敬重稻盛和夫的重要原因。
任正非曾說:“我讀過很多書,喜歡稻盛和夫的書,但不知哪本書影響了我,思想是怎么生成的,我腦袋里產生的想法,我也找不到源頭在哪里”
讀完《斗魂》這本書之后,確實會讓人有種說不出來具體哪里好,但卻能讓人有種充滿斗志、滿血復活的感覺。
不管在人生上還是工作上,當你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過不去的坎時,一定要讀讀這本書,你會從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