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核心素養”作為培養目標的新一輪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需要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有必要基于“核心素養”理解開展高中化學教師培訓。闡述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構建了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該培訓模式的應用,最后對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進行反思。
隨著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下文簡稱“核心素養”)成為這兩年來新聞媒體和教育報刊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廣大化學教育研究者和一線高中化學教師不管對“核心素養”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來“核心素養”都將成為指導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為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教師,面對“核心素養”,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核心素養”是什么;二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水平怎么樣;四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四個問題的基礎就是“核心素養”是什么,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養”培養作為目標的高中化學課程改革正式推開之前,作為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教師,我們認為有必要提前通過培訓的方式促進高中化學教師認識、理解和認同“核心素養”,在此基礎上評價自身“核心素養”水平的高低,并探尋實踐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
一、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模式構建
(一)對于“核心素養”的理解
本文的“核心素養”涉及兩個概念,即“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總目標,要實現這一總目標有賴于各個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子目標的落實。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牽頭,聯合國內高校近百位專家,歷時3年完成《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的是所有學生為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須擁有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指向的是培養什么樣的未來公民的問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整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大的方面,細化為文化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六大素養又可以用18個基本要點加以分解。高中化學學科教育教學所形成的體現化學學科特質的素養就稱為“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部組織專家對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了研制,專家們提出用“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來概括和表述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1]簡單來說,“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回答的是一個公民有沒有學過化學對于他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區別,化學學科具有什么樣的學科特質和學科價值的問題。
(二)高中化學教師培訓模式構建
為了促進高中化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我們采用近幾年一直在研究和實踐并取得較好成效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2][3],并對這種模式在該培訓項目中進行改進和創新,構建出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以“文獻閱讀”作為培訓環節的起點,并圍繞“文獻閱讀”延伸出“反思教學”“整理、匯編文獻”“當堂討論,專家引領”“在崗實踐”,而“當堂討論,專家引領”“整理、匯編文獻”的結果也進一步引領參訓教師“反思教學”。圍繞“文獻閱讀”對“核心素養”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參訓教師返回各自工作崗位,開展“在崗實踐”,在“在崗實踐”中把集中培訓期間所學習、認識和理解的“核心素養”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進行實踐,并探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經過若干個月的在崗實踐和研究,通過網絡研修平臺,并組織參訓教師進行集中匯報,主要采取“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的方式進行,參訓教師將自己之前所學的“核心素養”相關文獻結合自己的實踐研究,展示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專家進行點評、糾偏。在此基礎上,參訓教師把前期文獻閱讀、班級研討、教學反思、在崗實踐、學員展示等環節形成的認識和思考撰寫成論文,并向期刊投稿發表,把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和其他同行分享,并將形成的成果進一步應用于自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
二、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實踐案例剖析
下面以我們承辦的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綜合改革示范項目——“國培計劃(2016)”跨年度遞進式培訓項目高中化學骨干教師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為例,探討在該項目中如何實施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該培訓項目采取跨年度、分階段、混合式的形式開展,在第一年的集中培訓和網絡培訓中,本項目的定位在于通過“課題研究”促進高中化學骨干教師認識、理解和認同“核心素養”,并形成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表,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
(一)文獻閱讀→反思教學
在本項目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訓前,項目團隊在QQ群共享文件中提供了一系列有關“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已公開發表的論文和相關的宣傳報道文章。要求每一位參訓教師都要在培訓前認真閱讀項目團隊所提供的文獻。通過在班級QQ群里與參訓教師進行交流,發現絕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并不熟悉,對此有系列學習和深入認識及理解的教師屈指可數。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參訓教師在培訓前就可以開始反思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與基于“三維目標”培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究竟有什么樣的差別與聯系。很多參訓教師在閱讀文獻以后,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陌生、困惑甚至抵觸轉變為初步認識和逐漸接受。他們認識到核心素養其實就是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并不是完全的另起爐灶、推倒重來。
(二)文獻閱讀→整理、匯編文獻→反思教學
培訓班開班以后,為了幫助參訓教師更為自主地收集有關“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最新文獻進行閱讀和學習,項目團隊安排專家開設了《文獻檢索與應用》相關課程,幫助參訓教師掌握文獻檢索的一般方法和文獻閱讀、分析的一般思路。為了促進參訓教師形成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項目團隊還邀請中國知網講師為參訓教師介紹中國知網“大成編客”平臺的使用方法。項目團隊要求每一位參訓教師要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整理、匯編一本關于“核心素養”的文獻集。讓參訓教師利用“大成編客”整理、匯編文獻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參訓教師應用所學文獻檢索的技術,閱讀、下載相關的文獻,并在閱讀、梳理的基礎上對文獻進行歸納、分類。比如: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國外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和國內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國外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和高中各學科核心素養研究;還有參訓教師將文獻分為核心素養的概念研究、核心素養的內涵研究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等等。在整理、匯編文獻的基礎上,參訓教師自然而然地會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是立足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核心素養”的培養任務,自己在未來的教學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三)文獻閱讀→當堂討論,專家引領→反思教學
培訓前的文獻閱讀材料主要由項目團隊提供,培訓開始后的文獻整理、匯編文獻閱讀材料主要由參訓教師利用中文數據庫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理解下載。這個環節中的文獻閱讀主要采用的是文獻精讀和文獻共讀的方式。項目團隊對培訓課程內容和形式做了一個創新。通過與授課專家進行商量,改變過去專家“傳經送道”式的專題講座形式,采用文獻閱讀、當堂討論、專家引領的方式進行。在該課程開始前兩天,印發了三篇最新發表的有關核心素養的研究論文給全體的參訓教師。這三篇論文分別是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楊向東教授撰寫的《核心素養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系》[4],原國家督學、著名教育專家成尚榮先生撰寫的《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5],以及教育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特級教師王云生老師撰寫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學科教育的靈魂》[6]。要求全體參訓教師認真研讀這三篇論文,并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標注、寫體會,在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做標注、提出自己的困惑。班級研討由教育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特級教師王云生老師主持。主持專家圍繞三篇論文提出了以下問題作為參訓教師當堂討論的方向:“21世紀的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理解‘核心素養’是個體在社會中生存與生活,有能力為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做貢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養?我國的基礎教育要為我國未來的公民奠定怎樣的基礎?怎樣理解《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各個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是什么關系?怎樣理解和評價我國提出的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什么說,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課堂轉型?化學學科的課堂轉型,要轉變什么,該怎樣轉變?”為了使整個班級研討氛圍更加熱烈,項目團隊在研討開始就將班級按照“世界咖啡”的形式,將桌椅按10個人一圓桌的形式進行了重新布置,全班共分為5個小組。得益于組織形式的改變以及參訓教師大多課前就認真反復地閱讀和學習了三篇論文,加上主持專家列出了相當明確的研討問題,整個班級研討相當熱烈,參訓教師們圍繞提出的問題,參考三篇論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暢所欲言,既談看法、觀點,也談自己的困惑以及對未來教學的思考。針對參訓教師的發言,主持專家做了深入的點評,針對參訓教師的困惑和提問,主持專家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四)文獻閱讀→在崗實踐→學員展示,專家點評
在多種形式深入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在第一次集中培訓結束后,進入了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訓和第二次集中培訓間的在崗實踐研修期,該階段有若干個月的時間。在崗實踐研修期間,項目團隊要求參訓教師要積極地將第一次集中培訓期間對“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和反思。在崗研修期間,參訓教師可以進一步完成“大成編客”的文獻整理、匯編任務。也可以通過項目團隊建立的“國培計劃”專題網絡研修平臺發布有關“核心素養”的在崗研修心得體會,其他參訓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研修平臺對心得體會進行回復和點評,項目團隊聘請的專家也可以對心得體會進行點評、糾偏。在第二次集中培訓期間,項目團隊將以“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的形式為主開展總結提升活動,收集匯編參訓教師關于“核心素養”的研修成果,并印發給全體參訓教師。安排時間讓參訓教師互相交流研討在崗研修成果,同時遴選出若干參訓教師作為代表,請他們在全班進行展示匯報,并請專家對參訓教師的研修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既肯定參訓教師認識和理解到位的地方,也指出參訓教師認識和理解上的誤區,起到固化成果和認識糾偏的作用。
(五)文獻閱讀、班級研討、反思教學、在崗實踐→成果發表,總結提升
在文獻閱讀、班級研討、反思教學、在崗實踐、學員展示、專家點評等的基礎上,參訓教師對于“核心素養”應該有了一個“多維立體”的認識和理解。這說明,參訓教師關于“核心素養”的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個時候,相當關鍵的是要及時地督促參訓教師將自己的閱讀、反思、實踐和研究的成果撰寫成論文,并指導參訓教師對論文進行反復修改,在此基礎上向國內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并爭取發表。論文的發表本身并不是課題研究的目的,而是為了及時總結提升研究的成果,為了使思考和研究更加系統和深入。論文發表以后,可以通過班級QQ群和網絡研修平臺發布論文成果,讓其他參訓教師也可以共享研究的成果,增進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理解和認同。同時,要將研究成果進一步應用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
三、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高中化學教師培訓反思
我們構建了基于“核心素養”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并就此進行了實踐探索,我們認為要取得較好的成效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文獻閱讀在“核心素養”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獻閱讀對于課題研究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文獻閱讀是課題研究的起點,也是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基于“核心素養”理解的“課題研究”培訓模式中,文獻閱讀是整個培訓模式的起點,通過文獻閱讀,可以引發參訓教師反思教學;可以布置整理、匯編文獻集的任務供參訓教師檢索、下載、閱讀、梳理、分類、歸納文獻;也可以對指定的文獻進行精讀,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還可以在文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在崗實踐。當然,在崗實踐研修過程中,遇到相關疑難問題也可以進一步查閱文獻,解決疑難問題。因此,文獻閱讀在“核心素養”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參訓教師在“核心素養”理解中要發揮主動性
在整個教師培訓過程中,參訓教師是培訓的主體,作為主體,要激活自身參與培訓的動力和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中來,通過文獻閱讀、反思教學、整理和匯編文獻、班級研討、學員展示、專家引領等多種形式,不斷提升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同時,作為培訓主體,不能對“核心素養”的學習持排斥的態度,而要積極主動地接納“核心素養”;并積極地反思“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的關系,主動地在實踐中探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當然,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較高水平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對照“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通過自學、培訓、實踐、反思等方式查缺補漏,提升自身“核心素養”水平。
(三)參訓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是動態發展的
在閱讀國內教育專家對“核心素養”的相關研究論文的時候,很多參訓教師都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專家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理解和闡述在發生著變化。這其實也很正常,“核心素養”對于國內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來說,都是新生事物。不管是專家還是一線教師對于“核心素養”的理解都是動態發展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培訓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參訓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一直在動態發展著。很多參訓教師由原來對“核心素養”的陌生、困惑甚至排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研究,他們開始轉變自己對“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認識到“核心素養”確實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從教書走向育人指明了踐行的方向,他們也更加積極主動地、自覺地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作者: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汪阿戀單位: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
參考文獻:
[1]王云生.基礎教育階段學科核心素養及其確定——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2):7-9.
[2]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等.基于課題研究發展高中化學骨干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5):13-16.
[3]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等.基于“課題研究”模式的化學教師培訓改革[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0):15-18.
[4]楊向東.核心素養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系[J].人民教育,2016(19):19-22.
[5]成尚榮.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N].中國教育報,2016-09-19(3).
[6]王云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學科教育的靈魂[J].基礎教育課程,2016(19):15-19.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