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部分我寫了幾句感想。
轉載 | 做家長的要拓展自己(@zack西西爸)
今天看到了《少年說》,看到有孩子吐槽自己的父母,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而臺下的媽媽卻死不悔改的態(tài)勢。
我的感受是,正是因為這個媽媽完全不了如何養(yǎng)育孩子的細節(jié),所以才會抱著這些指標性的內容不放。在她的視野里面,看不到孩子作為人的內在成長。(是這樣的,很多父母真的對孩子的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自我認知,不關心。其實,一個人,真正要走得遠,走得穩(wěn),對自我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她只能關注到那些非常顯性的信號。比如:成績,獎狀,排名。這樣的父母不是她這樣一兩個,而是我們身邊大量存在著。
我記得我一個做管理的朋友和我說過一句話,當一個管理者沒有能力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沒有充分的管理知識和技巧的時候。他會做的就是非常嚴格的記考勤,卡績效。
這些家長也是如此。這些方法不是沒有效果,但是是眾多方式中最為低效的。而且視頻中的幾個孩子都還是相當不錯的,會給父母以孩子還能提高的錯覺,而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孩子發(fā)展中的瓶頸不是別人,而正是他們自己。
事實上,有這個表達和思考能力的孩子,應該可以更好的,但是沒有充分的情感支持,使得他們不能很好的發(fā)展自我。而幫助孩子發(fā)展自我可以說是青春期教育的主旋律,這個如果沒做好,就會有很多風險在未來的成長中爆發(fā)出來。
我相信,在未來,這個媽媽非常大的概率會感受到孩子越來越難帶,情感的距離離得越來越遠。而這樣的孩子的一大風險就是由于缺乏情感支持,高考或者人生關鍵點一旦出現失誤,回轉的可能非常低,因為父母沒有成為他們的安全網,而且人生可能一路走低。
在這里也要岔出去說一下,這里也是我們常說的挫折教育坑人的地方。我估計這類家長內心都有要讓孩子耐挫折的想法。但是,就算拳王打完比賽,還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休息和恢復的,而不是通過更多的擊打來修復傷口的。
家的首要作用是用來恢復,用來療傷回血的。訓練場不是家的功能,至少不是首要功能。而現在不少家長,把家里簡直變成了血斗場。一個無法正常恢復的心靈怎么得到鍛煉和成長?胡亂的錘煉才是可怕的。
(心有戚戚,我也說過,父母的愛是孩子的鎧甲!
點鏈接:父母的愛才是孩子的鎧甲)
好的教練應該在運動員挑戰(zhàn)失敗后去鼓勵選手,幫助他的身體,精神的恢復,必要的時候為了保護運動員未來的生涯而放棄比賽,這才是金牌教練。運動員已經在場上精疲力盡了,下場再挨教練一頓訓。再上場就能激發(fā)然后翻盤?我覺得,這是每個信奉挫折教育的家長需要去思考的。
(挫折教育不是打擊孩子,挫折教育的核心是父母全面支持孩子,和孩子一起面對挫折,最終陪著孩子走出困難。這是父母要做的,這是挫折教育的真正含義。
點鏈接:挫折教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文章)
再說回來,做為一個初中家長。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高考。我真的建議,了解一下青春期的孩子的相關心理學知識。不要腦子里面只有一個:這階段小孩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發(fā)展就不用說了,很明顯,一定要考慮到大腦的發(fā)育以及激素的改變對他們的影響。在認知上,社會化發(fā)展上也有他們的獨特的特點。推薦John Santroke的《青少年心理學》。不難讀,不看研究方法什么的,只看青少年的發(fā)展特點,大寶小寶也能讀懂。)
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的構成是非常復雜的。他們的亞成人文化去深入了解一下,孩子不單單有考試,還有他們很重要的社交;他在同學中的角色;他各種情感的萌芽;他認知和思維方式的特征和變化;他將要面對的身體的變化等等……當充分的知道這一切了以后,你會發(fā)現成績、班級名次、獎狀、考評等等,其實是孩子青春期階段中發(fā)展和成長的一部分。那些成績上不能顯現的,學校教學書上不會出現的內容,如果沒有被教,那就會有跑偏,跑錯的風險。
而這些事情上出了問題,最終是不可避免的影響到學業(yè)上來的。而作為父母,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預備,即使在學業(yè)上,把孩子往死里訓,由于沒有對癥下藥。是不可能通過所謂的挫折教育,把孩子拉回來的。
最后,我只能說,祝這些信奉挫折教育,認為自己教育很理性科學的爸媽,早日能夠意識到自己思想上的缺陷,這是孩子的幸福,也是他們自己的幸福。
p.s. 封面圖來自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