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財產轉讓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將個人轉讓股權取得的所得界定為“財產轉讓所得”中的一種,應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三條確定了股權轉讓的定義及具體情形并進一步完善了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問題。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定義了股權轉讓,'股權轉讓是指個人將股權轉讓給其他個人或法人的行為',包括出售、公司回購、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強制過戶、對外投資或其他非貨幣性交易、以股抵債等股權轉移行為。股權轉讓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轉讓收入-(股權原值+合理費用)。股權轉讓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一、股權轉讓收入的確認
股權轉讓收入是股權轉讓獲得的各種形式的經濟利益,《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吸納了相關規定(《關于個人轉讓股票所得繼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函〔2006〕866號和《關于個人終止投資經營收回款項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1號)中的內容,對股權轉讓涵蓋的各類款項做了具體規定。67號文規定,股權轉讓收入應當按照公平交易原則確定,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或者股權轉讓收入無法確定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核定股權轉讓收入或應納稅額。換言之,稅收行政機關在特殊情形下,可按照67號文規定的核定征收方法調整股權轉讓收入,具體情形如下表:
二、股權原值的確認
根據《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的規定,股權轉讓原值確定方法如下:
三、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征管
01、主管稅務機關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確定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因此,個人的股權轉讓,所得人為轉讓股權的個人,扣繳義務人為股權轉讓的受讓方,不論該受讓方是否為個人。
根據67號文的規定,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02、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的規定,納稅人收到股權轉讓價款即取得所得作為納稅義務發生的前提,但《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作出了下述特殊規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應當依法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一)受讓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
(二)股權轉讓協議已簽訂生效的;
(三)受讓方已經實際履行股東職責或者享受股東權益的;
(四)國家有關部門判決、登記或公告生效的;
(五)本辦法第三條第四至第七項行為已完成的;
(六)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有證據表明股權已發生轉移的情形。
故應特別注意個人股權轉讓時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以避免因未按期納稅產生相應的滯納金。
03、主納稅信息資料報送義務的確定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在辦理納稅(扣繳)申報時履行相應的報送資料義務。即應報送以下資料:
股權轉讓合同;
股權轉讓雙方身份證明;
按規定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需提供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凈資產或土地房產等資產價值評估報告;
計稅依據明顯偏低但有正當理由的證明材料;
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材料。
但需注意的是:除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報送資料義務外,被投資企業也負有報送資料的義務。即:
(1)被投資企業應在董事會或股東會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與股權變動事項相關的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會議紀要等資料;
(2)被投資企業發生個人股東變動或者個人股東所持股權變動的,被投資企業應當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A表)》及股東變更情況說明。
盡管被投資企業不是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義務人,但《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仍規定了被投資企業的報送資料義務,并規定了“如未按規定期限辦理相關資料報送的,被投資企業將被依照《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處理”,因此被投資企業發生個人股東變動事項時應及時報送相關資料,做好稅務合規工作。
(二)
股權轉讓是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企業控制權結構調整、實現個人財富增加的重要手段,其在商業實踐中也不斷涌現出新形式。股權轉讓所涉稅務問題亦是稅務稽查慣常性的工作重點,但因股權轉讓的稅收政策散見于稅法及國家稅務總局的公告、函、通知、批復等文件中,對市場主體尤其是個人來講,很難厘清個中關系。
因此,股權轉讓稅收系列文章旨在梳理股權轉讓稅收政策,厘清股權轉讓涉稅的那些事兒。第一篇已整理了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的一般規定,本篇旨在梳理轉讓上市公司股票、新三板股票、限售股的個人所得稅問題。
Q1: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的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A:不需要!
根據《關于個人轉讓股票所得繼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字〔1998〕61號)和《關于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67號),對個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轉讓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繼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對此收入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是特定背景下為鼓勵證券市場的發展作出的考量。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也詳細解答了“為什么要對個人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轉讓所得繼續實施免稅政策問題”。
因為總體來講,我國資本市場仍然屬于新興市場,發展還不成熟,波動比較大。不斷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確保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是必須長期堅持的政策目標,這對于推動我國經濟體制變革、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因此,政策的調整應致力于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和穩定,構建有利于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政策機制。實踐證明,對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股票轉讓所得免稅的政策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今后還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對個人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股票的所得繼續免征個人所得稅,保持政策的穩定。
另,實踐中有客戶咨詢外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的所得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在對非居民個人沒有特殊規定的情形下,非居民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亦適用上述文件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Q2:個人轉讓新三板公司股票的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A:需區分所轉讓的新三板公司股票是否為原始股。
原始股是指個人在新三板掛牌公司掛牌前取得的股票,以及在該公司掛牌前和掛牌后由上述股票孳生的送、轉股;非原始股是指個人在新三板掛牌公司掛牌后取得的股票,以及由上述股票孳生的送、轉股。
根據《關于個人轉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37號)文的規定:
自2018年11月1日(含)起,對個人轉讓新三板掛牌公司非原始股取得的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轉讓新三板掛牌公司原始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轉讓新三板公司非原始股暫免征收個稅,轉讓新三板公司原始股按財產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這也與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及限售股的個人所得稅政策協調一致。
另請注意自2019年9月1日(含)起,個人轉讓新三板掛牌公司原始股的個人所得稅,以股票托管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由股票托管的證券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
Q3: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A:需要。
轉讓上市公司股票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故有人對轉讓限售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不解。如前所述,轉讓上市公司股票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是特定背景下為鼓勵證券市場的發展作出的考量,而限售股本身不等同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成本較低,數量較大,如企業不上市,該限售股本身流通性很弱,上市使其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而產生了大幅增值,如與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購買的上市公司股票轉讓所得一樣享受個人所得稅免稅待遇,會加劇收入分配不公,因此對限售股的征稅個人所得稅符合稅收公平原則。
另外,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個人轉讓非上市公司股權所得、企業轉讓限售股所得都征收所得稅,如對個人轉讓限售股不征收個人所得稅會使相同性質交易的稅收政策不平衡。
根據《關于個人轉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37號)、《關于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0〕70號)文的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即轉讓限售股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 【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20%
(一)個人所得稅中的限售股
《關于個人轉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37號)、《關于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0〕70號)文中正列舉了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限售股,包括股改限售股、新股限售股、個人從機構或其他個人受讓的未解禁限售股、個人通過繼承或家庭財產分割取得的限售股、個人持有的從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轉到主板市場(或中小板、創業板市場)的限售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中,個人持有的原被合并方公司限售股所轉換的合并方公司股份、上市公司分立中,個人持有的被分立方公司限售股所轉換的分立后公司股份以及其他限售股。
在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關于印發<限售股個人所得稅政策解讀稿>的通知》(所便函〔2010〕5號)文件中,也明確了要征稅的限售股不包括股改復牌后和新股上市后限售股的配股、新股發行時的配售股、上市公司為引入戰略投資者而定向增發形成的限售股。另外,對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給予員工的股權激勵限售股,現行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其屬于“工資、薪金所得”,并明確規定了征稅辦法,因此,此處討論的限售股也不包括股權激勵的限售股。
雖然有“其他限售股”的概括性兜底,但從原理解讀,該概括性兜底其實也要符合“上市使其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一條件。
(二)限售股轉讓收入的確定
限售股轉讓收入,是指轉讓限售股股票實際取得的收入。由于限售股轉讓情形繁多且復雜,因此要根據不同情形確定限售股的轉讓收入:
(三)限售股原值的確定
相較于限售股轉讓收入確定的復雜,限售股原值的確定較為簡單:
限售股轉讓中的合理稅費,是指轉讓限售股過程中發生的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與交易相關的稅費。
另外,還需注意轉讓限售股中,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主管稅務機關、征收方式的確定等問題。
因轉讓限售股所涉情形較為復雜,在不同的情形下,征收方式不同。有些情形下采取證券機構預扣預繳、納稅人自行申報清算和證券機構直接扣繳相結合的方式征收,有些情形下采取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的方式征收。納稅人應注意做好自行申報、自行清算;證券機構也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注意依法履行扣繳稅款義務、及時通知、報告等義務,避免因未依法履行相關義務帶來的合規風險。
(三)
股權轉讓是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企業控制權結構調整、實現個人財富增加的重要手段,其在商業實踐中也不斷涌現出新形式。股權轉讓所涉個人所得稅問題亦是稅務稽查慣常性的工作重點,但因股權轉讓的稅收政策散見于稅法及國家稅務總局的公告、函、通知、批復等文件中,對市場主體尤其是個人來講,很難厘清個中關系。
因此,股權轉讓稅收系列文章旨在梳理股權轉讓稅收政策,厘清股權轉讓涉稅的那些事兒。第一篇已整理了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的一般規定,第二篇梳理了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新三板股票、限售股的個人所得稅問題,本篇旨在分析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中的一些特殊問題,如天使投資個人和創投企業合伙個人股權轉讓的個人所得稅問題、以轉讓公司全部資產方式進行股權轉讓的個稅應納稅所得額認定問題及個人股權轉讓稅收征管中的新趨勢等變化。
一、天使投資個人股權轉讓的個人所得稅
天使投資個人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期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取得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結轉抵扣。
天使投資個人投資多個初創科技型企業的,對其中辦理注銷清算的初創科技型企業,天使投資個人對其投資額的70%尚未抵扣完的,可自注銷清算之日起36個月內抵扣天使投資個人轉讓其他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
其中,初創科技型企業需符合《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5號)中的條件才能適用上述優惠政策。
因天使投資過程中具有高風險性的特點,因而為了促進天使投資以推動企業成長,同時也為了充分保障天使投資人,出臺了上述對天使投資人的稅收優惠,但此稅收優惠僅限于通過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而不包括受讓初創科技型企業其他股東的存量股權的情形。
二、創投企業合伙個人轉讓股權個稅
《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個人合伙人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9〕8號)文中所稱的創投企業,是指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基金)的有關規定,并按照上述規定完成備案且規范運作的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基金)。
《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中對創業投資企業進行了定義,創業投資企業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設立的主要從事創業投資的企業組織;《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中所稱對創業投資基金 ,是指主要投資于未上市創業企業普通股或者依法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 、可轉換債券等權益的股權投資基金。
創投企業的個人合伙人從創投企業取得的所得可以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或者按創投企業年度所得整體核算兩種方式之一繳納個人所得稅。該選擇作出后,3年內不能變更。
如創投企業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單個投資項目的股權轉讓所得,按年度股權轉讓收入扣除對應股權原值和轉讓環節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單一投資基金的股權轉讓所得,按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同投資項目的所得和損失相互抵減后的余額計算,余額大于或等于零的,即確認為該基金的年度股權轉讓所得;余額小于零的,該基金年度股權轉讓所得按零計算且不能跨年結轉。
個人合伙人按照其應從基金年度股權轉讓所得中分得的份額計算其應納稅額,按照“財產轉讓”、20%的稅率計算并由創投企業在次年3月31日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符合規定條件的,創投企業個人合伙人可以按照被轉讓項目對應投資額的70%抵扣其應從基金年度股權轉讓所得中分得的份額后再計算其應納稅額,當期不足抵扣的,不得向以后年度結轉。
但如創投企業選擇按年度所得整體核算的,其個人合伙人應從創投企業取得的所得,包括股權轉讓獲得的收入,都要按照“經營所得”項目、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上述天使投資個人和創投企業合伙人還需關注相關的備案及后續管理以符合相關稅收優惠的征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