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星標,不錯過當日會計稅務新動態
認繳制作為一項全新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在實施后得到投資者們的普遍歡迎,涌入許多自然人(個人)創業者加入投資或創辦公司隊伍。但是關于認繳制的股權轉讓也會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于認繳制下,自然人(個人)轉讓“0”實繳股份,是不是就可以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案例:永尚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實繳為0,其中陳先生占股20%的股份,相對應認繳金額為100萬元的但實繳為0元,陳先生將占股20%的股份以0元轉讓給李小姐,股權轉讓時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00萬元,無其他相關費用。
股權轉讓收入
首先核定陳先生轉讓股權的收入,按照上述案例顯示其本次轉讓股權收入為0元,實繳資本也是0元,無轉讓所得,理應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根據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收入。
對于陳先生本次轉讓股權,應核定其轉讓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就本案而言,永尚有限公司《資產負債表》列報的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為200萬元,陳先生擁有該公司20%的股權,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為40萬元。陳先生以0元轉讓其所有的股權,明顯低于其所有的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這樣操作明顯不符合第(1)條的規定,轉讓收入低于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會被認定為股權轉讓價格明顯偏低。
股權原值
本案中陳先生為認繳現金出資100萬元取得相應股權,但因其出資額并未實際到位即實繳出資為0元,也即取得股權時實際支付的價款為0元,因此其所轉讓股權的原值(不考慮轉讓費用)為0元。
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
應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取得股權時的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轉讓所得)
應納個人所得稅=(200*20%-0-0(無其他合理費用))*20%=8萬元
故得出陳先生應向稅務機構繳納8萬元的個人所得稅。
總結
根據以上情況可以分析出,自然人(個人)在出售自己認繳制下占公司比例的股份時,如果以“0”轉讓收入轉讓,極大可能會被界定為股權轉讓價格明顯偏低,從而通過公司的資產信息核定自然人(個人)實際所占公司的凈資產,一旦核實為凈資產大于轉讓股權收入,就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
所以認繳制下的股權轉讓,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會涉及法律、財務、稅務等多方面的問題,大家要多加小心謹慎留意,避免稅收陷阱。